西西河

主题:【原创】浅谈铁路人力资源现状系列 -- 忘情

共:💬74 🌺14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没有
家园 在编制上需要很多人力吗?
家园 理论上不需要

但中国和外国国情不同,现在动车所超编严重,大家混嘛

家园 看到一个资料,葛洲坝水电站,装机不到300万千瓦,编制2000人

新建的三峡电站,装机大于2000万千瓦,编制150人。

家园 放心,以后会越编越多的

超编是必然的

家园 这很正常

葛洲坝是七十年代的设备,七十年代的编制,即使按现在的用人标准人数也要比三峡多得多。

家园 这就是人口压力带来的中国国情

一碗饭几个人吃。

家园 也不全是这样

利益驱使,以为有好处的地方,自然大家都走门路往那儿调。工务段极缺人手,可没人愿去,没办法,只好大量招民工

家园 【原创】浅谈铁路人力资源现状(6)学校、医院

铁路的学校、医院这一块现在已经正式和铁路脱钩了,但却还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剪不断,理还乱。

在学校、医院还属于铁路编制序列的时候,那可是香悖悖。许多人削尖了脑袋也要往那儿钻。

为啥?两头沾光呗。

比如说这铁路学校,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高、技校、中专、高职、卫校、师范、大学,那可是配套成龙,一应俱全。这些学校的老师们即是人民教师、辛勤的园丁,又都是铁路职工。所以寒假、暑假他们照常享受,教师节、教师的各种津贴照常享受。同时,铁路职工的通勤免票他们也享受,出差、探亲照样开免票。加工资时地方老师加了,他们也吵着要加,因为铁路教师不也是教师吗?铁路职工调工资,也少不了他们一分钱,因为铁路教师同时也是铁路职工呀。

医院?那也一样。

这种两头讨巧,稳定而又无需通勤,又是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的单位,自然有许多人抢着去。

既然抢着去,那大伙儿就得各显神通。按说这些地方都是专业性极强的,哪能想进就进呀?不,说难当然难,说容易那也容易,看各人本事高低了。

如此一来,这些铁路学校、铁路医院的职工来源可就复杂了。有学校毕业分配的,有顶职的,有从各单位抽调的,有走门路调去的。这么复杂的来源,难免素质良莠不齐。

咱铁路原来有自己的铁道师范、铁道医学院、铁路卫校,其学生自然大部分都是铁路子弟。毕业分配,路局接收。但具体往哪儿分,那就得看各人本事了。都知道大城市生活条件好,可沿线小县城也有铁路的学校、医院呀,总得有人去不是吗?大家就背后博奕吧。

顶职的现在是没有了,可在九十年代中期以前,那可是中国特色,尤其是在大型国企,那是相当普便。说白了就是子承父业,组织上解决职工子女就业问题。

这抽调,那可是组织行为。比如说文革刚结束那会儿,各方面拨乱反正,铁路学校也走上正轨。可是,极缺合格的教师。领导一声令下,下放在各站段劳动的大学生们,甭管你是学什么专业的,通通集中起来,就近抽调到各学校去。至于教什么专业,进学校以后再说,那点事儿难不倒大学生的。

这种抽调行为不太常发生,但直到本世纪初,却还时不时地会来这么一下。为什么呢?比如说又开通了新线,沿线得上马各种配套设施呀,学校,医院是后勤保障的重中之重。极缺人手怎么办?不是沿线站段有许多大学生吗?不是有些单位僧多粥少,大学生没办子安排吗?好呀,你们都来报名竞争,咱路局组织考试,择优录取一批。有人去吗?当然有,报名还相当踊跃。不用我说,这背后的竞争那也是相当的激烈。

至于走后门调动,那在咱中国是非常正常的事。没有才不正常呢。但是,铁路上比较离谱。

比如说,我爸单位上原来有一个木工,初中还没毕业,都年近四十了还找门路调到铁路技校。先是以技术骨干的名义调到校办工厂混,混了几天,这位大叔不知从哪儿变出张党校的函授文凭,居然就转为技校老师了。

某副局长千金职高毕业,直接安排进了铁小,教语文教不下来,教数学也不行,最后干脆改教体育。好在人家只是过渡,一有好位置立即就调走了,没怎么搁误祖国的花朵。

教师还好说,医务工作者手上可是人命关天,这么做就有点草奸人命的意思了。

咱铁路医院,有许多许多都是当年备战时给各单位培训的“赤脚医生”。进入八十年代,不知怎么的,这些赤脚医生们一个个蹦进了铁路医院,一个个拿到了中、高级职称,堂而皇之地成了“专家”。最离谱的是某单位有个锅炉工,文化没有,好吃懒做,走后门调到铁路医院停尸房看大门。看了几天停尸房,不知从哪儿变出一张文凭,居然穿上白大褂当起了医生,没几年居然混成了主治医师。

这些医院,学校职工的来源如此混乱,其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咱铁路职工都管自己的铁路医院叫“兽医院”,它最大的能耐就是能把没病的人治成有小病,有小病的人治成大病,把大病治成绝症,把活人给治死。

按说咱铁路一贯舍得对医院投资,铁路医院的硬件设备在当地都是一流水准,为什么会变成兽医院呢?因为那帮来自五湖四海的家伙根本不钻研技术,成天上班不是忙着打情骂俏,勾三搭四,就是忙着利用处方权拉关系、走后门,忙着建立各种可能利用得上的社会关系。误诊、错诊、漏诊,医疗事故层出不穷,而且因为是皇帝女儿不愁嫁,所以这服务态度还极端恶劣,其种种劣迹真正是罄竹难书。

值得一提的是,别说对外了,他们对自己本院职工也真正做到了“一视同仁”。有一年,铁路医院自己的医生感冒住院,一个小病,居然让自己同事误诊给活活治死了。现在闹得铁路医院的工会主席生病要动个小手术,都不敢在本院做。自己医院的女职工生孩子都不敢在本院生。非但如此,铁路医院的职工们私下里还劝自己的亲戚们有病千万别来铁路医院治,至于那医疗卡嘛,可以在外面看病,拿着处方到铁路医院抓药呀,一点不浪费。

如果不是因为大家的医疗卡只能在铁路医院定点使用,那我估计职工中没几个人愿意光顾这种兽医院。医院一划归地方,铁路医院的阿混们立时感到了巨大的生存危机。问题是他们的对策不是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素质,而是集体上访,把路局大院前后门全堵死,不许工作人员进出,全体绝食,要求和路局领导面对面谈判,要求路局在过渡期内给予大量补贴,要求路局出面和地方协商,尽量保住他们的利益。。。。。。

按说路局领导已经做得不错了,在他们要划归地方前,专门拨巨款给他们建新住院部,重新装修,更新先进医疗设备。用路局领导的话来说,就是女儿要出嫁了,咱娘家人得送一份丰厚的陪嫁。

切,做到这份上,已经够意思了。可这帮阿混们非但不领情,非但不反醒一下自己存在的问题,而是采取极端的手段无理取闹,干扰铁路运输生产秩序。

他们平日里的行为广大铁路职工已经深受其苦,怨声载道。如今发生这样的事,铁路职工没几个人同情他们。大家都巴望着过渡期满,职工医疗卡尽快与原铁路医院脱钩,最少要打破它的独家垄断局面,让大家多几个可以选择的医院。

医院这么混帐,学校要稍好些,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学好不容易,学坏快得很。平时铁路上就数老师最得便宜,铁路加工资时他们说自己是职工,所以一样都不能少。地方教育系统加工资时他们又吵着我们也是老师,要一视同仁。便宜两头沾,待遇比当地的地方老师要高得多。结果划给地方后当然只能执行同样的待遇标准,这帮吃甜了嘴的老师们就不干了,觉得自己吃大亏了,要“以实际行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宜”了。于是上课时丢下上千学生不管,集体跑到路局堵门请愿。企图挟孩子以令领导,我觉得这做得太过份了。 ( 此事我在相亲奇遇记(3)假海归 中已经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再复述)

家园 铁路医院管理那个差啊

我认识的mm的老爹就是死在铁路医院的

家园 我的铁路医院家属病历摞起来挺厚的

住院的时候还挺讨医生护士欢喜。那时候儿科病房有牛奶喝,有积木搭。

结果这个医院一代不如一代,不过也可怜,据说奖金一个月只有60块,还好现在转给当地最好的医院办分院了。

家园 所以我们自己人都管铁路医院叫兽医院
家园 【讨论】供电系统内也大体如此。

也分为几等。只如今外委工程越来越多,本身职工越来越不会做了。南方电网内部主业越来越瞧不起副业。副业的瞧不起外委的。今年冰灾,负责恢复的说是南方电网的还不如说全部外委。

家园 这就是国有大型企业的通病
家园 【原创】浅谈铁路人力资源现状(7)公、检、法

浅谈铁路人力资源现状(7)公、检、法

说起来铁路是企业,但却有自己独立的公安局、检查院、法院。

奇怪吧?呵呵,这就是“中国特色”。

铁路上是没有什么正规法律专业毕业的人才的。能进检查院、法院里的人都是家里有门路,从各单位调进去的,没什么科班出身。只要有门路,学历,身份全都不是问题。

咱铁路两院也曾经在铁路系统内公开招过人,不过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最后大家拼的就是门路。

这招进来的人五花八门,从前干什么的都有。进了铁路检查院、法院,一切从头开始,大家重新利用业余时间去混张法律文凭。以前的经历、职称、荣誉通通作废,在铁路两院重新从最基层的书记员做起。

可是甭管怎么说,这铁路两院的人员素质和地方两院根本没法相比。所以在谈判公、检、法移交地方时,人家就说了,移交可以,但人员都得重新参加资格考试,按我的标准不合格的通通清退。

清退?那哪成呀?都是有门路的爷,往哪儿退呀?难不能又重新退回铁路?那我们还得重新安排工作,麻烦大了,而且根本达不到剥离减员的目的。坚决不能干。

于是乎,铁路公、检、法移交地方,转公务员的事就这么一直拖到现在。

铁路公安局里的铁路警察们有三大来源。

第一是以前从各单位调进去的,当然得要有相当大的门路,且近十年来这种调动是越来越难,现在几乎比登天还难了。

第二个来源是系统内部招的。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局管内有新的铁路线投入运营,急需人手的时候。铁路公安局就会面向各站段青年职工,公开招收一批。简单培训后一般都分到乘警大队做乘警,把老乘警们替换下来往别处安排。等过些年,这些人也混老了,再各找门路往别处调。

第三个来源是警校生。这个所谓的警校主要指的是铁路自己的警校。生源都是从路局下属各站段的在职职工中招收。学习三年后算中专毕业,再行分配。相对来说,这批人在铁警内部最受欢迎。一来毕竟学习了三年,比那些调来的,短训的铁警业务素质要高得多。二来他们原来在各站段从事各种工作,什么工种都有,对铁路各单位情况非常熟悉,分到岗位后上手非常快,很快就能成为骨干。

地方正规警校的毕业生分到铁路上来的也有,但混得都不太好。一来他们直接从学校出来没有社会经验,二来对铁路业务一窍不通,三来铁路是一个非常排外的地方。你地方警校的大学生的确理论知识很丰富,但你到铁路公安局来立马就是异类,铁路上那种内部近亲繁殖、拐弯抹角都能扯上关系的氛围是他们一时半会儿很难适应得来的。

铁路近些年来剥离了许多单位,唯独死撑着不肯痛痛快快地把公检法移交给地方。而铁路公、检、法的人员巴不得划归地方,希望能转为公务员。地方政府也不大乐意,觉得铁路公、检、法里的人员素质太差,要接收那得我重新筛选,达不到我标准的一概不收。

得,这事儿就这么一直耗着。

其实究其根本,铁路根本不愿意把公、检、法给移交出去。归铁路管着,什么都是路局领导说了算。开起公审会时坐在主席台中间的居然是路局党委书记。想抓谁,想保谁,想整谁,都是局领导说了算,公、检、法得执行他们的指示。要是一旦划给了地方,那就由不得铁路领导们了。加上现在这些公、检、法人员对铁路内情极为熟悉,一旦划出去不知道有多少铁路上的大小干部要倒霉了。不是有人批评铁路部门是反腐的死角吗?那是当然,暴力机器都攥在自己手里呢,自己监督自己,能自己真正清算自己吗?

非但如此,今年春运期间,某单位职工在列车上见色起意,下迷药迷奸了旅客。人家醒来后立即报警,当场人赃俱获,按说这事事实清楚,性质恶劣,没什么回旋余地了吧?不,那单位领导们可急了,这要是真判了刑,单位每年的治安综治指标一旦被打破,这乌纱帽就没了。于是领导们全力动员这方方面面的关系,让铁路公安局就这么拖着,迟迟不移交铁路检查院,另外想方设法做通被害人思想工作,最后赔了一笔巨款了事,这钱还并不都是那畜生出的,他只出了百分之二十的现款。嘿嘿,因为这公、检、法现在还归铁路管,大家拐弯抹角都能找到关系,要是已经划归地方,想必这件事没那么容易摆平的。

家园 先花后瞧!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