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摸虎屁股,运动员选拔和养蛊毒--------回京虎子 -- 蜜饯

共:💬112 🌺1438 🌵1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很多人是不善于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习惯了讲客观,不喜欢自省。

混的好不好关键在人。

我以前的羽毛球教练是某省队选拔进国家对的,但是他实力有限,最后只能当女队陪练。按说这属于绝对的非塔尖人物。

退役以后努力教球赚钱,每天在球场上泡六七个小时。他时常跟我念叨打算再买套房子什么的,生活还是比较优越的。

身边没出什么成绩,但是生活不错的运动员还有不少。共同的特点就是勤奋、为人不错。其实有了这两条,干什么都不会太差,哪怕摆摊卖早点和烤串估计都会有不错的生活。

不过搞体育选专业还是挺重要的,如果能和群体运动结合起来选项,退役后继续搞教学或者教练工作会比较能衔接上。

家园 这个一般是家里有搞体育的。

最多的就是篮球和足球。考证儿的时候先测测速度耐力力量等基本科目,专业科目就是10个(22个)人分组对抗,意思意思。然后就OK了。拿成绩就更容易了。你不说自己是千年替补,谁知道啊?所以水分可想而知。一般男生都爱炫耀自己体育上的专长,但是我认识不少从来不讲自己是“等级运动员”的,因为他们自己也不好意思讲。哈哈。所以啊,公平永远只是相对的,不公平是绝对的。像“特招”的破事儿,只是以前网络不发达,知道的人不多而已。

我在学校的时候,学校觉得本省的大球特长生水分实在太大了,于是跑山东招;没两届下来,发现山东的也水了。于是跑东北招。我看过东北那批孩子打比赛,真TMD猛啊,猛到令人耳目一新。大家纷纷感慨——这才是“特长生”啊。

想想我那会儿人也还是单纯,信息也闭塞。且不说练体育“保送”吧,这个运作起来比较麻烦;但是混个等级证书,高考的时候加加分还是很容易的。前几年家长们纷纷“悟”了,连搞搞玩具飞机都能加分。。。幸好国家出了政策,把这门儿给关严了。

相比之下田径项目水分就少多了。我有个师兄,个子才一米七上下,100米进11秒,拿过大运金牌。看他开练,连我这个男人都心神摇曳。汉子啊!

家园 有那么便宜吗?

怎么加拿大ymca一个大人就98?你小孩是不玩冰球,不然够受的。

家园 冰球据说很贵

原来有表格找不到了,但你可以自己计算。

http://ymcamidtn.org/join/rate-calculator

美国练体育钱是次要的,关键是时间。必须有一个人在家不上班。

家园 【讨论】

“一将功成万骨枯其实是任何时代任何行业的常规”?是的,任何行业成功人士都是少数,但中国体育里的比例也太悬殊了吧,其他行业你就算不是成功人士一般都还可以生活的差不多,但是那些不成功没拿奖牌的绝大多数运动员呢?国家每年花了多少资源在精英体育上?!而大众体育呢?这对运动员、大众都是一种不公平。但是,别看现在网上反对举国体制的人那么多,但如果国家不花那么多资源去搞精英体育,中国可能一块金牌都拿不到,人民又不同意了。究其根底,是人民的自尊、荣誉感在作祟。我是一向主张把个人同集体割裂。某个运动员获奖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你那个村的人获奖了,你以那个村为荣,你那县非你那村的人获奖了,你以那县为荣,以此类推,最后你要以整个生物界为荣,岂不滑稽!个人与集体的割裂是很难的,但就目前来说,两者之间过于紧密,“里子”永远是最重要的,或许有时候还要兼顾一下“面子”,但绝不应该为了“面子”影响“里子”,精英体育或许重要,但绝不应该改变大众体育为主流这个事实,国民的身体素质永远重要于运动员得金牌的多少,另外,个人和集体的同一也是地域歧视的来源。

家园 吐槽也要先看清楚

“共产主义国家适合做两件事,一是打仗(但只限于国家被侵略后),二就是竞技体育。”,到你这儿就成了“共产党掌权以后就打仗和搞体育了”,意思不一样吧?

做运动员时吃药、超大训练量;退役后,出成绩的可以做官,没出成绩的生活窘迫。这几年新闻报纸可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什么脚畸形无钱治疗的,当搓澡工的,卖金牌的。。。每个人对此看法不一,我是反对这种体育机制(金牌战略)的。每次奥运会,看拿金牌和拿银牌的差距。。。

家园 我不知道是你的中文阅读理解有问题,还是我的中文能力退化了

共产主义国家适合做两件事

言下之意是其他的事情“共产主义国家”都不适合搞,引申一下就是其他的事情“共产主义国家”都搞不好。我的回答很明白,中国共产党掌权以后不止做了这两件事,而且其它的也搞的不错。他的概括太轻佻,抹杀了几代人的奋斗成果,我不满意。你明白了吗?

我没有为中国体育制度里的丑恶和不合理的东西辩护,我只是指出了运动员和他们的家长并不是有些人描写的那样的无辜的受害者,他们往往是为了自己的目的主动参与进来的。你应该反对的不是中国的金牌战略,而是全球体育运动的过度商业化。中国的金牌战略只是中国的体育体系对全球体育商业化的一种适应。

家园 “共产主义国家适合搞”等于“其他事情都不适合搞”

引申一下就是其他的事情“共产主义国家”都搞不好

这种逻辑你是怎么得出来的,真得很好奇。你再不满意,不要是非不分逻辑不讲,没意思。

家园 想了想你说的有道理

前面不改了,留着鞭尸吧。

家园 在少体校被“迫害"過的我

上花。

身体原因退了、無怨無悔。

家园 【讨论】握手,

同行者啊

其实说来说去,有句话,最真实,那种向上的自豪的力量会在所有的人心中,只是平常事显不出来的

有句歌词是“国家是荣誉的意义”,作为能够在特定场合代表国家的形象的人来说就是意义,而运动员这样的机会更多,尤甚其他人。

朋友,我们虽然都是因为客观原因被淘汰的,但是我们因为专业训练而拥有的意志力会一直刻心上的。

我自己的感觉是经历过体力和精神的超强度训练后在对事对人的时候都会更从容一些,而且身体上的反应能力等等,这些素质的提高都是不自觉的,我至今受益良多。

共勉。

家园 説得好

那年雅典奥運期間、正好陪日本朋友在上海、劉翔決戦時没能看上実況、在出借車上問司机、得知劉翔穫得金牌時、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感情、祖国的夢、自己的夢(借劉翔的)、那一時那一刻全圓了。

体会不到祖国自豪感的人其実也挺可怜的。

家园 运动员的培养也不都是这样

凡事不能一概而论,国内也有很多小孩是因为有天赋,比较爱好某项运动而投身体育行业。我知道有一个朋友的小孩,因为乒乓球打的好,初中就到省队了,工资福利都有。比普通的要苦读6年才有希望考上大学,然后还不知道在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工作的普通中学生要强。

家园 自豪感和机制合不合理是两回事。

那年雅典奥運期間、正好陪日本朋友在上海、劉翔決戦時没能看上実況、在出借車上問司机、得知劉翔穫得金牌時、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感情、祖国的夢、自己的夢(借劉翔的)、那一時那一刻全圓了。

体会不到祖国自豪感的人其実也挺可怜的。

本楼讨论的还是检讨选拔和培养机制是不是有问题。而参与的人本身是不是有自豪感,只是一种心理取向。和机制合理不合理不能等同。

举个极端的例子:当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占领法国的时候,相信德国军人也是自豪的。可这能说明纳粹党正确,能说明迫害国内反对派正确?

“体会不到祖国自豪感的人其実也挺可怜的”,但别人会觉得“看不到问题的人是可怜的”。最后可能双方顶牛,进入中国式辩论,互骂对方是SB。——个体的体验无法互相替代,还是针对机制说话吧。秀自豪有什么用呢?

家园 借宝地推荐一集 非常勿扰 中的退役古典摔跤手

最近的一集的非诚勿扰有一个24岁的东北小伙,是退役的古典摔跤手。原话“一身伤病之后,退役。没有方向地过了半年,花光了退役费后,带着剩下的300元去队友开的健身中心。后自己创业”。小伙子个子不大,长得挺精神,很乐观(肯定是有了事业和方向才能乐观和自信)。可惜没找到对象,他的经历很真实很感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