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武侠何时会被终结 -- 罗子轩

共:💬80 🌺2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任兄对武侠的界定未免太过狭隘。

现在对金庸这十几部作品的评价实在是太高了。

“眼前有景道不得”这话,他的作品大概还是当不起的。

家园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未尝不可……
家园 对金庸的功底评价的太高

若借用史家的“才、学、识”之说,金庸只是在“才”上较为突出而已,至于学识,并无多高水准。

另:歌德写《浮士德》前后是六十年(中间有很长时间中断,并非一直写写了六十年)。

家园 《鹿鼎记》一书

的确可以说是金庸最好的作品。

但正是这部书,让我确立了金庸先生“学识”并无多高水准的看法。

至于“映射金庸与老邓的友谊。”这种说法,恐怕是在想当然了。

家园 武侠小说不会终结,只会演化

从刺客列传到水浒到三侠五义到金庸那代的武侠小说,题材不禁相同,任侠之气,一以贯制。至于到现在,我觉得穿越小说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侠义小说的延续,现代人相对于古代人的优越性就相当于武功秘籍一般(虽然这种优越性很存疑)。你让接受现代教育的人去以古典武侠小说的题材方式来写,我觉得肯定写不好。因为这涉及到对力的终极表达形式的理解。固然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但是手中无力,则自身难保。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知下成长起来的作者,绝大多数认同拳脚的暴力不是暴力的极致。这样一来,如果还写传统武侠,你就变成带着镣铐写别人已经写了n遍的东西了,吃力不讨好。还不如不拘泥于传统武侠,以其他形式,写然诺、侠义之士。现在那些功夫片已经丝毫没有侠义之气了,沦为杂耍。

家园 嗯,同意你的意见

写这篇东西时我对《鹿鼎记》的评价还过高了,对《唐.吉诃德》的了解也很肤浅。

武侠暂时的确是处于低潮期(其实现在整个文学界也都无什么像样的作品出来),但辉煌的那一天不会太远的。至少我就知道前几年出了一部可以说是划时代的武侠作品。

家园

这个超越如果是指金庸先生的作品对武侠小说的开拓之功的话,我比较同意。

至于《鹿鼎记》,可以说是好小说,但经典恐怕还称不上,至于难于超越这话,就更是说不上了。

家园 形式只是皮毛

重要的是内容,也只有内容才谈得上超越。只是形式的变化的话,那就最多只能说是变化而已。

家园 上大学的时候还认识了一个靠写武侠混饭的

同学给我介绍时说是作家,一看他写的稿子,靠,还不如我编的呢。就这样隔三岔五还能出本书,无非全庸古尤之属,稿费也很可怜,基本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不过为人很豪爽,有钱了就让他LP弄几个菜,叫上我们去小搓一顿。还赶时髦装了台电脑,那还是386,486的时代呢,不象现在电脑不值钱。最擅长的就是把系统搞坏然后让我去修,就一个房间,两口子在床上打呼噜,我在电脑面前装系统。现在想来很诡异的场景啊。

家园 我上网的前三年

00年到03年,基本只在武侠论坛上泡。

对兄台所说的这类人物,可以说见的不少。(也许兄台这位同学我就认识呢)

不过现在除了极少数几个,要么离开,要么玄幻,要么YY,要么穿越,已经没人说起武侠了。

家园 形式变化了,再从量变到质变吧?

就比如写诗,硬要现代人写格律诗总也难胜古人。说到内容,我有个看法,近代以来我们民族的苦难主要是民族凌弱,列强欺辱造成的。人民群众一直以来,都是需要有大侠能震慑洋人、解民倒悬。这也是为什么佛山的一个武师到现在都被广为传颂。而传统武侠可能因为形式的问题,很难满足读者的这种情绪,冷兵器与枪炮的对比,你怎么写也逆不了天。而穿越就是比较好的一个形式了。《二鬼子汉奸李富贵》写的挺有意思,但我总觉得还可能有更好的。但是现在这些穿越文可真是

家园 格律诗和小说那完全是不同的文体了

穿越是当前浮躁的网络文学的一个泡沫,担不起“形式”这个词。

家园 那时候最喜欢请韵

出了一批好文章,象小椴,凤歌和燕垒生,后来出了本杂志叫今古传奇武侠版,在国内的时候,我是每期都看。

家园 温的作品才真是被编剧糟蹋了

头一次看四大名捕的时候真是惊艳。古龙是天才,尤其是文字里不时闪耀的亮点,可惜就是作品水平相差太大,好几部都是虎头蛇尾。

金庸的作品,不同的年纪读的味道不一样,不可否认他是大师,但是,也没有到空前绝后的地步,现在把他抬的太高了。

家园 我觉得武侠是一种不分年龄

阶层的童话。可惜现在的作品,存是yy,不是童话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