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和平友好起于心手相握 – 评汶川大地震后中日关系的缓和 -- 萨苏

共:💬169 🌺41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对中日关系有理由保持乐观

文章很长,但很有料,

对中日两国关系的大势、两国势力的消长分析得很清楚。

日本对中国的戒心,不是一天两天的,

中国政府执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

日本仍然把投资的重心放在东南亚,

亚洲金融危机,日本辛辛苦苦下的鸡蛋让欧美强权一扫而空,

但日本吸取的是反面教训,

如萨大所言,

一种人是下层蓝领,他们因为中国发展而丧失优越感,并担心中国人抢掉自己的饭碗而愤怒不安,另一种人是受到高等教育的有识之士。他们认为中国和日本同处于东亚的一个空间,中国的强大,必然伴随着对日本利益和地位的挤压,双方的利益冲突不是温情友谊之类的说法可以解决的。

中国坚持不贬值,让日本看到了中国的强大,也让他们更加恐惧。

江主席上次访日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展开的,

一个是新兴的亚洲强国,一个是老派的亚洲强国,

双方的认识相当不和,最后导致气氛很糟糕,也没有什么成果。

十年过去了,

中国已经是新兴的世界强国了,

日本的地位也没有什么变化,如何说有,

就是它和中国现在也是中国荣、日本荣;中国损、日本损的依赖性关系了。

日本的官方和民间似乎都在调整和放低自己的心态;

中国现在也有了足够的底气,可以很平和地和日本打交道,

不再像过去那样,动辄喜怒了,

这样双方关系的调整,才可以自如地展开。

胡主席这次访日,

天皇夫妇三次会见,很给面子;

汶川地震,也给了双方一个契机,

两国政府都抓住了,

对中日关系的未来,

我们有理由保持乐观。

家园 萨大的帖含金量高啊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确实这次日本国内的做法让我很感动,身边的日本人也很关心我的家乡。

不过,我更相信两国交往是以利益为基准,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昨天听教授讲到,日本每年光对中国出口汽车engine就达到了5000亿日元,连他看到这个数字都不敢相信。

我听后心理很不舒服,中国要富强,我国科技工作者还需更加努力才行。

家园 日本各连锁便利店,每店都设四川地震捐款箱

刚看到这条新闻:

日本各连锁便利店,每店都设四川地震捐款箱。再次感动于日本这次的友好援助。

家园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场天灾无论如何算不到日本人头上,用我们亲人的生命“换取”什么好处的说法从何谈起呢。

我们悼念逝去的亲人和为活着的人谋一个未来并不矛盾。不管我们心里怎么想,日本就在海那边,我们必须跟这个邻居打交道。日本人如果务实,也应该有类似的想法。现在这场灾难确实给了中日双方一个互相深入了解的机会。老萨在日本,他的观察自有一定的说服力。就算他的解读过于乐观,现在中日的互动也可以算的上是个好的开始。再说,我们有足够的力量,没必要害怕日本自己的小算盘。

对于历史,日本必须道歉。对于未来,中日必需友好。如果有一天,中日友好成为现实,我没法说这可以告慰地震的死者,但我觉得,至少我们没有放过眼下这个机会,对得起子孙后代。

家园 接受救援比提出救援更困难

很感谢大量的日本人能撇开恩怨感投入援款捐物的行列中,

能够迅速地组织起精干的救援力量奔赴灾区……

而国内民众、政府的善意回应则促成了进一步良性互动的实现,

毕竟我们知道,接受救援比提出救援更困难。日本在95年阪神大地震后,也曾长时间地拒绝外国救援。

有好几位朋友问起日本在阪神大震灾以后拒绝外国的救助人员参加救助的事情,确有此事。在这里顺便说一下,老冰倒不觉得这里面有什么忌讳,因为接受有接受的理由,拒绝也有拒绝的原因,很难说是对是错。

阪神大震灾发生以后最早提出派救助队的是英国政府,在电视新闻报道10分钟以后,英国的FAX就到了日本外务省,但最后英国救助队到达现场是在救助活动已经停止了了的一星期以后,驻横须贺的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也提出派军舰到神户用直升飞机帮助运伤员,也被日本政府以政治上不方便,码头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等加以拒绝,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捐助的价值数百万美元的100吨救灾物品也被日本政府怀疑是民间企业的商业广告操作行为而加以拒绝。

这种拒绝外国救助人员参加救援的举动经常可以看到,其实不带单纯感情因素来看这件事,除了确实有一些衙门的官僚习惯以外,有些东西不是不可理解。老冰来解释一下这件事,救助队是职业救援者,确实是专家,老冰见过他们表演。他们能以令人无法想象的速度在一座全垮了的废墟下面把人弄出来,就算那是表演,你也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训练有素。

但是,那只是在他们国家,在他们熟悉的国土,熟悉的建筑方式,熟悉的建筑材料,熟悉的建筑构造,熟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上面才行。换了一个环境,在一个建筑方式完全两样,人们的活动习惯和思维方式不一样的地方,对着一堆瓦砾,他首先就无法本能地反应出最有可能有生存者的地方,建筑材料的不同,就算采用同样的建筑机械,他们也无法同样得心应手地搬走障碍物,更不要说仪器和小型工具可以随身携带,大型建筑机械只能使用当地的,无法得心应手了。语言的障碍也妨碍和现场指挥系统的沟通,当然可以配翻译,但有几个懂工程和救援的翻译?将心比心,老冰要是现场指挥,也会对外国救助队伍皱眉头的。德国和奥地利,美国和澳大利亚之间或许没有这些问题,但东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确实比人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日本当时拒绝外国援救人员主要还是出于这些考虑。

家园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谢谢老萨。您的帖子带给我很多思考。

家园 有链接吗?麻烦给个链接吧
家园 是真的

我就是在那里捐的

不过。我觉得日本人还是很两级分化的,不能只看YAHOO上的评论,虽然我在MIXI还是以这个为中心感谢了日本人,但是...

对于这个同情心过剩的民族而言,愤青还是有的。

家园 一边看一边想,还有么,还有多少,不要结束啊

萨大多虑了。。

一边看一边担心太短。。

家园 丝毫不怀疑还有不少日本人是敌视中国的

希望通过这次赈灾,两国关系能进一步改善。我相信不少中国人会因这次日本的援助而改变一些对日本人民的看法。

家园 什么一场震灾缓和了中日关系,简直是太天真。

日本人对地震有特殊感受,自然比较同情此次中国震灾。日本人的心也是肉做的,不会在此场合出言不逊也是合乎人情事理的。这不象某些台独分子那样脑残。

涉及到真正的利益之争,原来是怎样,现在还是怎样。

中日双边关系近期确实有所改善,但那主要是以胡为主的GCD外交努力的结果。

什么一场震灾缓和了中日关系,简直是太天真。

一笑了之。

家园 政治绝对不讲感情的
家园 从丛林角度诠释,似乎是中国强大文明到一定程度,于是……

一条小狗长到露出獠牙会咬人了,街上猫猫狗狗见了都对其大加攻击,心理都想最好把这个隐患弄死一了百了。

如果长到霸王龙级别,猫猫狗狗谁还敢上?大家都会纷纷投靠加入它的阵营了。

家园 我觉得你说的是国与国之间的

萨说的是民与民间的。

无可否认,这次赈灾活动对人民看到对方不同的一面是有帮助的。至少,相对封闭的日本人可能会通过这次赈灾的报道认识到一个更完整的中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