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PLA的山地装备还不够精锐 -- laogua

共:💬106 🌺5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真有意思

您怎么就这么了解LZ的想法。打了省略号,就是大家都知道。他后面无人机也打省略号,大家也知道了,是吧。

就您对我引用的数据的引用来说,分辨率当然是下面的高,但是光学中也有分辨率在19.5米的,我还列举了Landsat TM(Thematic Mapper专题制图仪,30米分辨率),法国SPOT HRV(High Resolution Visible range instrument,10和20米分辨率),都是光学的,你怎么就不引用了?你自己数数我引用的数据中小于5米的有几个,大于10米的又有几个。同时,综合一般雷达遥感卫星的工作频段,我用这个来支持国外提供的100米分辨率雷达图像是个合理的数值。你有什么问题?

家园 over

我用的可都是您自己的数据哈,福卫二号(全色2米,多光谱8米)这样的您没选的咱不用。

试试用您的数据证明您的观点,看看行不行。

你自己说的

目前使用资料较多的光学遥感卫星有:美国的Landsat MSS(Multispectral Scanner多光谱扫描仪), Landsat TM(Thematic Mapper专题制图仪,30米分辨率),法国SPOT HRV(High Resolution Visible range instrument,10和20米分辨率),美国Ikonos卫星(1米分辨率),Quickbird卫星(0.61米分辨率),印度IRS-1C(5 米分辨率),中国CBERS-1(19.5米分辨率)。”

X波段可以提供10米或者稍微再高一点的分辨率。X波段雷达遥感卫星非常新,军用加民用都没几个。一般的卫星达不到这个级数,甚至光学遥感卫星。

问题是且不说其中小于10米的例子,级数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大于10米的那些,就不在这个“级数”上了呢?

下面理理思路,您说: 灾区天气不好->所以用100米的雷达卫星->100米的雷达卫星分辨率不够,所以没用

我说,您这个分辨率有问题,几米十几米的雷达都有

您说:我说的100米没问题,x波段可以提供10米或者稍微再高一点的分辨率。而且,

一般的卫星达不到这个级数,甚至光学遥感卫星。

我说,光学近红外分辨率肯定高于雷达,您自己的例子就自相矛盾,不仅所有的都在几米到几十米的量级上,而且就你自己挑的例子里就有好几个小于十米的。

这是基本框架。下面的就不多说了。无非围绕这个说绕口令。

不多说了,再多写些什么,就我们俩争来争去,也让别的河友在这里浪费时间。

over
家园 del

算了。

家园 看病攻科技上说 我们是改装了一台运12

给他加了几台摄像机去侦察的 阿米妥佛 吓人

家园 相互理解

我一开始说过些话。后来发现楼主的本意,就不再说了。

反对者是因为觉得楼主在挑刺,赞同者是觉得楼主在表达愿望。相互有些岔了。

都没有恶意,相互理解。

家园 北朝鲜有四架Mi-26

能吊运重型设备的居然只有一架MI26

家园 你穿解放鞋和战士穿的不一样。

  79年参战战士穿的解放鞋是防刺的,可以从两米高跳到竹尖桩上不被刺穿。不过不知道战士平时穿的是哪种。

  山区大规模蛙跳也是要有条件的,美军在越南时就是先扔一颗一万五千磅的炸弹,炸出一块平地再机降。

家园 履带的摩托车?

拜托,那是二战的德国货,早淘汰了

现在没哪个国家用哪玩意

再说是山地,有哪摩托就能爬的过去?

家园 唐家山一架Mi-26倒也够了

在现场可以看到,米—26直升机不停向唐家山吊运施工设备,最密集时达到10分钟一架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觉得基本上还是四个大问题 直升机,大运,通讯,侦查
家园 新型氦气飞艇

汶川地震发生后,一场生死大救援瞬时展开。但在与灾害的顽强斗争中,我们遇到了抗震救灾中最严重的瓶颈问题——灾区地形险峻,道路中断后救援运输异常困难。

  地震发生后,灾区道路被山体滑坡严重堵塞或已遭地震冲击波破坏,运输车辆和大型挖掘机械无法前行,救援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交通问题严重威胁着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在年初的冰雪灾害中,同样也是因为交通问题,给救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大量的人员和物资滞留途中。

  灾害发生后,在救援中反映出我国的交通运输体系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交通过于依赖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缺乏互补性,一旦依赖的条件被毁,必将制约我们在自然灾害、战争等突发事件中的紧急行动。

  抗震救灾呼唤新的交通工具。有没有一种可以飞越地理障碍,有效载荷更大,功能更多,更安全、更经济,运动自由度更大的运输方式?

  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新型氦气飞艇。

  新型飞艇在抗震救灾中可以发挥以下重大作用。

  遥感遥测与指挥所作用。由于余震不断,加上暴雨等不良天气,地震地区随时可能会发生泥石流、塌方等情况,抗震救灾方案必须实时变化。由于受灾地区长时间处于多云天气,飞机、卫星不能及时得到清晰的遥感图像,而飞艇可以在云层底下长时间地巡航,在安装高分辨率照相机和遥感设备等之后,可以全天候 24小时监控受灾地区,并快速得出遥感图像,为抗震救灾指挥提供连续、系统、全面的第一手灾区监测资料,供决策参考。当然也可以在飞艇上开设指挥所,实施现场指挥,这样比徒步视察的效率要高出许多。

  环境气象监测,确保空运空投。灾情发生后,飞艇可以立即飞赴灾区上空,利用自身配置的气象雷达与气象监测设备,实现对灾区数百平方公里气象环境条件的应急机动监测,随时为空运和空投提供非常及时的气象信息,大幅度提高空运空投的效率和安全性。

  输送救援人员和物资,搜索和转移伤病员。此次地震救援中出动了100多架直升机,为抢救伤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直升机运力较小,受气候影响较大,对装载、着陆点的条件要求比较高,油料消耗也很大,仅能抢救一些重伤病员,运送一些轻型的救援设备。相比之下,飞艇的有效载荷大,运送上千人的大型飞艇可以取代将近百架容量10多人的直升机,也就是说一架可运送1000人的飞艇飞行一次,就相当于1架容量10多人直升机飞行上百次。飞艇不但效率非常高,而且比较稳定,伤员所受颠簸影响很小。飞艇还不受地理条件的约束,只要风力不大,它可以到达灾区上空的任何地域,并能够悬停在离地面很近的地方,这样飞艇就可以绕开中断的道路,冒着暴雨向各个受灾点运送救援人员、淡水、医疗药品,以及工程机械等大型的救灾设备,并及时撤出受灾群众,从而减少伤亡和损失。飞艇还可以长时间悬空作业,全天24小时搜索受灾群众,并且不用担心发生余震和泥石流。这是直升机在时间上、空间上无法做到的。

  通信中继作用。在汶川大地震中,大面积通信中断,车载机动通信台站长时间进不了灾区,难以恢复通信。飞艇在配置通信中继设备后,通信机动覆盖面积大 (一般达数万平方公里)、通信频道宽、效能高,它可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到达灾区上空,立即打通灾区和外界的通信联络。通信顺畅可对安定民心、稳定秩序、确保抗震救灾的顺利实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流动医院与灾后防疫。飞艇的体积比较大,飞行比较稳定,可以直接搭设手术台等医疗设备,充当流动医院,尽可能地争得抢救生命的时间。地震后的防疫工作也是相当紧迫的,疫情随时可能发生。利用飞艇,可快速、高效地对灾区进行大面积喷洒消毒,还可以及时输送防疫人员实时监控灾区疫情和水源污染情况等。

http://i0.sinaimg.cn/jc/p/2008-06-09/U1335P27T1D504477F3DT20080609091834.jpg

家园 飞艇虽然好,但是速度慢了点吧

而且现在国内似乎也缺少大型飞艇

家园 飞艇体积大,抗风能力差。

  川西的大山沟里很难进去,更不要说降落了,基本上可以说直升机进不去的地方飞艇也进不去。在高空做通讯中继差不多,但在川西要能飞到四千米以上,飞艇不知能不能飞到那么高。

  能载一千人的飞艇,载重能力至少要到七十吨以上,加上发动机和本身的重量得超过一百吨,要有十几万立方米以上的体积。长宽比算四比一,这个飞艇长度要超过八十米,直径要超过二十米。

家园 谁能介绍一下国外山地步兵,山地师的作战方式

我只看过隆美尔的进攻中的步兵或者叫步兵进攻,介绍的是一战的,感觉和救灾中的军队行动非常不一样

家园 这个想象力是大优点,不切合实际是大缺点

那个地方切变风那么大,很多时候又要在峡谷中间飞。上抗风能力差的飞艇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