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尴尬的教练机 (上) -- 晨枫

共:💬168 🌺38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这这,这是哪一出啊?
家园 老前辈也要加强学习嘛!这个是七零末到八零初的一帮娃娃喜欢看的东西

当然现在也已经不属于真正的流行货色啰。

晨大身边如果有七零末到八零初的大龄青年,可以找他们借个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的盘来看一看。看完之后头疼可以来骂俺,俺保证不还嘴……

家园 这是周星驰的《月光宝盒》,2000年左右大学里很红的

晨大毕竟上一代了。

不过说到教练机,大国还好,反正需要的飞行员多,老老实实,教练机就是教练机。中等国家就惨了,总共几百个飞行员,每年替换几十个,专门搞三级教练体制,三种教练机,效益实在太差。于是就开始动歪脑筋了。我们不见得要跟这个风。

说到国内,大学同学就有来自洪都的。洪都的作风是很扎实的,初教-6跟K-8都是非常实用的,小强跟李向阳也都是很实用的。总体来说,洪都完成项目的成功率是最高的。

高教一块,主要是下一代主力战机实在太贵,同系列双座教练机(譬如歼教-7相对歼-7)经济上太不合算。所以应该集中精力在高教上完成飞行科目,譬如特技、编队、超音速、复杂气象、长距离转场等等。不应该在高教上搞战术训练,否则的话就必须弄一大堆电子设备,那价钱就海了去了。最后跟实际作战部队的还不一样,下了部队还得再来过,完全不合算。

家园 总统也好大话这一口 难道也是和花道同年?
家园 有进步有进步
家园 好文,献花,再贴一张GAU-8的图

点看全图

家园 七八生,九七级,零一届,零七婚……

虽非同年亦不远亦……

家园 按照年纪俺是大哥大
家园 果然是97级的

偶料事如神啊

总统辛苦拉!

敬礼

~ 比我早生 比我早婚

兄弟光棍

家园 握手

真是同年啊 彼此彼此 一点都不差

家园 【原创】尴尬的教练机(下)

总之,现代教练机的难题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如何在成本和性能之间平衡,弄得不好就搞成价格自杀。具体到现代几种正在设计或新近投入使用的教练机,各国对成本和性能之间的平衡有不同的理解。

英国在70年代率先推出“鹰”式教练机后,一直精雕细琢,不肯重起炉灶。这是因为“鹰”式的性能依然能够满足现在的需要,不断在航电、发动机和部分机体材料上升级,可以达到少花钱、多办事的效果。“鹰”式不仅在英国、美国使用,也在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印尼、马来西亚、沙特、韩国等国使用,印度一面在研制自己的HJT教练机,一面也购买了一批“鹰”,显示出老“鹰”至今依然具有魅力。

德国在“阿尔法-喷气”退役后,没有立刻部署新的高教,但现在正在研制MAKO教练机。这是号称具有隐身能力的超音速教练机,但成本-效益十分成问题,至今没有买家,连首飞也一拖再拖,德国空军也不肯解囊。这是欧洲第一架具有隐身能力的作战飞机,从外观来看,除了机头用类似F-22的折边,没有太多的隐身措施,采用机翼和尾翼前后缘对齐,进气道或许有点弯曲,但总体来看,隐身水平不大可能超出F-18E。但MAKO作为一架全新的教练机,除了具有超音速能力外,到底比“鹰”式这样的“老式”教练机强多少,是由一个大问题。如果几年后MAKO悄无声息地无疾而终,那是一点也不用惊讶的。

韩国对T-50“金鹰”寄予极大的希望,据说还有作为美国空军T-38的替代的想法。T-50可算是F-16的简化版,在设计上采纳了很多F-16的特点,不过采用了类似台湾IDF的两侧翼下进气道,还好用的是单台F404发动机,而不是台湾IDF的两台TFE1042(加力型TFE731)。韩国为了使T-50具有更高的性能,将T-50实际上设计成低档战斗机,T-50确实也发展成单座型战斗机的计划,因此面临所有“性能要求爬升”的问题,价格最终会成为致命伤。试想,T-50用的是F404发动机,机动性堪比第三代战斗机,雷达、光电、武器能力一样不少,凭什么比JAS39那样的轻型战斗机便宜?T-50和F-16相近飞行特性使它成为拥有F-16的各国空军的自然选择,但这可能最终成为它最大的问题:F-16A/B已经从美国和各国空军中大量退役,廉价的双座F-16B岂不更适合作为F-16的教练机?虽然F-16B的运行费用会比T-50高,但F-16B的作战能力不是T-50所能比的,备件来源充裕更可能降低实际使用成本。韩国对T-50信心满满,但至今除了韩国以外,并没有出口订单,未来命运如何,还要拭目以待。韩国要以T-50作为进入高性能战斗机市场的契机,应该是入错门了,次要的小山头是可以迂回攻击的,四面设防的主峰只有正面进攻,没有捷径。

在苏联时代,华约空军都采用捷克的L-29/39,这不是苏联缺乏教练机的设计、制造能力,而是社会主义分工的结果。华约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空军中已经老旧的L-29/39需要大批替换,继续进口捷克更新一代的L-59在政治上不可接受,所以俄罗斯决定自研。米格和雅克设计局都递交了方案,雅克130入选,但米格设计局在强力幕后操作后,使得俄罗斯空军推翻原来的决定,选用米格-AT。在几经反复后,现在都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家最后为俄罗斯空军所选中。雅克130和米格-AT都采用教练机中比较少见的双发,所以较大、较重,具有模拟现代高性能战斗机的潜质,但采购和使用成本也相应增加到双发级别。雅克130在技术上很有特色,采用大边条,号称具有和米格-29或苏-27相当的大迎角机动性能,也是首先采用线控变稳技术来模仿多种战斗机的,在技术上十分先进。不过雅克130生不逢时,俄罗斯空军虽然有要求,但是没钱。雅克设计局只好委屈求全和意大利的马奇飞机公司合作,将雅克130提升到西方标准。但是两家对很多技术和商务细节不能达成一致,最后不欢而散。分家后,马奇厚颜无耻地将雅克提供的全套技术据为己有,改头换面成马奇346,作为新教练机推出。与此同时,雅克在资金严重紧缺的情况下,艰难地将飞机投入试飞。但屋漏偏逢连阴雨,翼梢小翼在试飞中竟然脱落,已经索性取消。雅克130的出口前景不好,所以命运取决于俄罗斯空军,如果俄罗斯空军在几年内还不能大量订购,雅克130的命运就成问题了。

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引人注目的教练机当然是中国自己的。中国现在有三种高教:K-8、JL-9和L-15。K-8实际上是中教,当它高教使用是勉为其难了。JL-9是歼教-7的大改,在基本技术上已经落后于时代,贵航在打时间差,指望抢先投用,而L-15在成本和进度上出现问题,好乘虚而入,否则是没有机会的。所以,中国人的眼光都在L-15上。

L-15是中国教练机的老字号洪都的手笔,外观上和雅克130很像,其中的是非这里就不去评说了。和雅克130一样,L-15也是双发、大边条,但具有超音速能力和翼尖空空导弹挂架。显然,洪都的胃口不仅仅在于高教,而是和T-50相似的高性能战斗机的思路。然而,L-15的成功还是必须从教练机开始,否则生命力堪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架高级教练机,L-15怎么样呢?

L-15将和T-50、雅克130一样,具有相当出色的飞行性能,可以模仿高性能第三代战斗机,为歼-10、歼-11的双座战斗教练机减负,并担当一些低端的作战任务。但L-15的问题也和T-50、雅克130一样,在于成本效益,尤其在中国已经有了低成本战斗机FC-1和低成本教练机JL-9的情况下。作为战斗机或者攻击机,兼职的L-15的作战能力很难超过专职的FC-1。双发的L-15采用了线控、玻璃座舱等先进技术,作为简易战斗机来说,在成本上也很难比FC-1更低。事实上,如果采用非加力的单台WS10A或许经济性会更好。如果FC-1研制双座型,将形成性能强大的教练战斗机和价格低廉的战斗教练机之见的竞争,可能进一步挤压L-15的生存空间。L-15据说具有训练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使命,所以特别强调大迎角和低空低速性能,然而,在中国海军在近十年内不大可能拥有足够多的航母以至于可以空出一艘来专做训练之用,航母飞行员的初级、中级训练基本上还是要在陆地上进行,L-15的上舰机会只得怀疑。在这样的情况下,L-15的生存取决于JL-9,只有L-15的成本足够低,而且能够做足够多JL-9不能做的飞行动作,L-15才有意义。但这个包票很难打,或者说,在保证L-15的成本足够低的条件下很难。总而言之,L-15的前景不取决于性能,而取决于性价比,洪都要使没有认清这一点,在国内市场上可能遇到困难,在国际市场上将更加困难。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洪都或许可以借此机会获得高性能战斗机的设计经验,为 以后中国的战斗机研发提供一个新鲜的视角,但这已经超过教练机的范畴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练机的设计和民航客机有颇多的相似之处,都强调经济性和可靠性,而不是像战斗机,追求最高性能(现代战斗机也开始按预定成本设计了)。教练机的最大难题不在于更高的性能,而在于更高的成本效益。教练机的一专多能本来是提高成本效益的途径,但被多能而误导一专,就要舍本逐末,走上定位混乱的滑坡。

家园 沙发+TYPO

K-8世纪上是中教

家园 板凳也好
家园 坐地上看了……
家园 教练机也玩隐身

德国人这个精益求精的劲头儿也有点过了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