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美国大选手记四十五】“What Happened?” -- 尼伯龙根·蜗藤

共:💬99 🌺22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肯尼迪那几年正好是冷战的最高潮

肯尼迪之后,美苏才开始搞“缓和”和军控啥的。所以,肯尼迪应该算右派吧。一般来说,对外强硬,主张民族主义,都算在右翼的范畴里。

家园 花赞好文

哈哈,蜗藤兄也不怕别人说你夹私货。。。我就不举例了

言论自由我支持。说几句不同意见又死不了人、塌不了天?现在一说就是"稳定压倒一切"。呵呵,国家什么时候需要动乱?国家永远需要稳定,那么不是说永远要压倒一切,永远不能有不同言论了?

家园 又能看选举啦,太好啦
家园 关于Mill那句话的理解有不同意见

这里的Conservative应该指十九世纪中期英国的保守党,而不是保守主义。1846年英国保守党分裂,党内的精英比如William Gladstone后来加入自由党。从1846年到1867年保守党内除了Derby和Disraeli以外,基本上就是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贵族。历史学家,包括Robert Blake的英国保守党史(Blake本人属于保守党)写到这一段时,都是称保守党为the stupid party.

另外Mill的哲学属于欧洲意义上的自由主义,按美国的用法来说应该算Libertarianism。Mill主张自由贸易,反对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Mill提出的"Harm Principle",认为只要一个人的行为不伤害他人,政府就无权干涉。这个理论的一些逻辑推论比如吸毒,卖淫合法化,自然同美国的宗教右派格格不入,但是这个理论同样反对政府过分膨胀,分队政府干预,不仅是经济上,也包括social engineering,同美国的左派也不是一条路的。

家园 你说得对

Mill的话确实是对英国保守党说的。保守党对应的是当时的保守主义。事实上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在一百多年中概念变了几茬,又各有众多的分支。现在的美国的保守主义在很多方面放在以前都算自由主义。这些即便简单说说也是一篇长文。

原文我改动了一下,从保守主义者变成保守派。

不过自由主义者一向认为自己智力高倒是没有什么异议,mill的那段话也是众多通俗自由主义书籍中常见的话。我就直接拿来用了。

献花一朵

家园 【讨论】 给“爱国派”的当头一棒?

伊战的动机,口头上反恐以外,布什屡次提到的是在中东建立民主示范基地。这是意识形态的武力输出。这本书可以说是给布什切尼的当头一棒,可以说是给共和党右翼的当头一棒,可以说是给用武力处理国际关系的蛮横方法的当头一棒,无论如何谈不上对“爱国派”的当头一棒吧?

家园 谁也不比谁傻啊,迪斯雷利一个人估计就能把保守党名誉赢回来一半

当然迪斯雷利也说过最傻最傻的话,比如“人种就是一切;除此之外别无真理。”1941年希特勒对此语大加夸奖。丘吉尔说过的蠢话也好不到哪里去。要说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互相讥讽脑残,那可是由来已久。自由主义好像也并没有占多大的便宜。

且说最新一轮,新保守主义更狠,整个要讥讽整个现代性传统,人家很多人以为西方传统从霍布斯开始就没怎么对过,更别说自由主义了。洛克被认为根本就不该写那本《政府论》,因为他就不配(共和党教父里奥·施特劳斯)。米尔的“人类进步论”也被多加嘲笑。有些自由主义推崇备至的波普尔被认为连柏拉图都没读懂过,生生被排挤出芝加哥大学。阿兰·布卢姆直称六十年代以来的美国文化是《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浅薄的自由主义者则是侏儒:侏儒获得解放的那天,巨人也就必然被遗忘。瞧!这里保守主义的巨人又站出来了。

要比精英,那可有的比了,谁比谁精多少啊。保守主义人家还认为自己是绅士、贵族和哲学家呢,有智力,却缺乏智慧。“一个时代有一位活着的哲学家就是一种幸运。”而自由主义最高评价只是“现代”知识分子,另一个称呼是“虚无主义者”。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不要认为自己站得足够低(符合自然人性?)就没人笑话你了。比智力水平,是最愚蠢的。只比迪斯雷利的种族理论好那么不多的一点点。

家园 这话就要看怎么比了

还记得中国共产党的九评吧?----那里面赫鲁晓夫的一条罪状就是和肯尼迪搞缓和,“三和两全”。

和前任艾森豪威尔(搞了n多个地区性军事同盟,“大规模报复”战略)比,和后任约翰逊(扩大越战)比,肯尼迪这方面算是很不错啦。

要是光看猪湾,会觉得他很鹰派;但也要看到,那个事儿的策划和准备工作,基本是在艾森豪威尔任内搞的,肯有点背黑锅了。

再说说另一件大事古巴危机:电影“13天”多少有点liberal美化肯尼迪的味道,但体现出美国政府内部的争论是确实存在的----肯尼迪,就目前了解到的资料,显然是站在缓和一边的,甚至被有的人认为是“绥靖”----因为在最紧张的时候他不赞成动武的选项。

家园 我下面给猪头大将网友的回帖说了

除了那些,更重要的是他对民权运动相对于前任更为积极的态度,这也是更偏向liberal的。

家园 美国大选是左派爱国主义者VS右派爱国主义者

没错吧?谁敢说奥巴马不爱国?

家园 呵呵

某些人出离愤怒的不是夹带私货,而是夹带的“私货”不合自己口味。

家园 本来嘛,两派的政治人物就都不是啥好鸟。
家园 私货啊,大大的私货啊!

看看Foxnews最著名的主持人奥莱利在访谈麦克拉兰的时候的是如何道出爱国派的心声:“即便你说的都是真话,但是现在国际形势这么复杂,国家正在承受很大内外的压力,你挑了这个时机说出这样的国家机密,令现在所有的憎恨布什和美国的人,都可以利用你这本书来大肆攻击总统和美国,(这不是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吗?)”

在美国,一直以来爱国主义者对自由派的反击驾轻就熟,总的说来有3招:质疑对方人品,给对方扣上精英的帽子,以及挥舞爱国主义大棒。

国内的论坛这种风气也挺严重的!

我现在越来越相信“中庸之道”了!

家园 本来是写美国大选的,

感觉楼主在文章里夹带了不少因为河里近来争论引发的个人情绪和私货,使得文章的可读性大打折扣。河里争论就事论事,说完就完了,拉扯到这篇文章里借题发挥,就过了。

自由派抓住一切机会对于政府进行攻击。比如在3月份,在ABC的一个访谈中,副总统切尼被问到如何看待三分之二的美国人不赞成(disapprove)伊战。切尼毕竟是民选出来的,给他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说“人民错了”,只用了一个词“so?”作答。主持人再次追问,难道美国政府就不顾及人民的意见吗?可怜切尼是生意人出身,也不懂说些“大历史”之类的大道理,最后只能用美国军队在伊拉克干得很好云云等陈词滥调对付过去。

切尼和小树丛置民意于不顾,发动战争,把国家带入战争的泥潭,这是切尼及其同伙的错,他好意思大言不惭地说“人民错了”?这和他“毕竟是民选出来的”、会不会讲“大历史”没有丝毫关系。

可惜麦克拉兰毕竟是从右派那里混出来的,道德标准过硬,美国网民又没有发动“人肉引擎”的习惯,硬是抓不出什么私生活问题。

右派=道德标准过硬?那怎麽解释共和党议员larry craig在明尼苏达St. Paul国际机场男厕所里脱裤欲求欢的道德水准呢?颜面大丢之后,先是说辞职,后又反悔。如此道德水准的“美名”,窃以为不能只让自由派独享。外链出处

美国网民有无使用“人肉引擎”的习惯不好说,不过,人家美国这儿追查、打击对手的手段都是非常职业化的:希拉里的自传(Living History)里说,老布什在和克林顿竞选总统时,专门雇佣私人侦探调查克林顿及其家人的方方面面以图找到打击对手的资料;超级保守派、亿万富翁Richard Mellon Scaife出资American Spectator(保守派月刊)的“ Arkansas Project”,最后该项目找到一个叫Paula Jones的女人,在大选关头跳出来说她和男克之间的故事。该杂志的写手David Brock就在其2002年的回忆录(Blinded by the Right)里讲到,他当年得益于保守派的金融财人Peter Smith,-该人是当时保守派领头人Newt Gingrich的主要支持者-,的资助跑到阿肯萨找材料、展开一系列摸黑、打击克林顿的事情。

“人肉搜索”在这种有组织、有分工的职业化打手前面只有甘败下风的份。

在美国,言论自由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最核心的社会价值之一。在这次选举中,我们看过莱特牧师的“God damn America”的一系列的极端言论。即便这些言论多么极端,即便多方都抨击这种言论,但是从来没有一个authority要封杀他的言论或因此追究他的法律责任。莱特牧师在芝加哥还受到支持者的热烈欢迎。美国对言论的这种宽容将政府始终放置在舆论的批评之下。如果仅仅因为事实和批评意见让政府丢脸或惹人不高兴,就不让真相为人所知,那无疑是社会的悲哀。

官方政府是没有公开封杀这种言论,首先因为媒体在美国是私有的,政府无权直接干涉,但是,这不能说政府就不控制舆论导向,当然手法比tg要先进太多;其二,政府不出面封杀,不等于受制于于利益集团的主流媒体会视而不见,坐以待毙:不给有这样言论者出现在大众媒体上公开宣讲其言论,这算不算是一种变相封杀?莱特的言论之所以被爆,还是因为政客互相打击而得以示众的,但是,有几家美国电视台、报纸就此展开理性讨论的?

美国对言论的宽容是有限度和底线的:

-该鼓吹的肯定是让你大肆鼓吹,不该说的/不喜欢的观点,你尽可以说,只是别想能登堂入室,大媒体根本不会给你什麽正经的宣讲机会。

-爱国主义/美国利益至高无上。

《新闻周刊》(Newsweek)曾报道在关塔拿摩监狱里,美国士兵为逼供在厕所里冲犯人的古兰经,为此在伊斯兰国家和民众中引发暴力抗议,造成10多人死亡,一片反美之声,在巨大压力下,新闻周刊借口原消息来源不肯定而道歉/撤消文章,虽然之前周刊和五角大楼核实后,决定将这篇报道付之印刷。

昨天看Larry King纪念Tim Russert(NBC电视台的Meet the Press的主持人,该台在华盛顿的负责人,美国政治新闻的金牌记者),期间在回答新闻报道和国家利益间的选择,Tim Russert讲了这麽一句话:“我们是新闻记者,但首先我们是美国人”。(We're journalists, but we're American citizens first.)

外链出处

在这挑点刺的目的,不是为了别的,只是觉得为了夹带私货有可能干扰了你对美国大选的观察,在选择事例和行文中都会出现偏颇,这样就可惜了。

家园 John McCain abandoned his first

wife.

I think the single biggest asset of John McCain is his POW years in Vietnam. Seems like the prison time does pay off, hehe.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