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今风细雨话经济(7)民主,劳动力与创新 -- 鼎革

共:💬170 🌺27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那他要是日本人的话,

那不更郁闷了?

家园 多谢你的回复,

我饶有兴趣地读完了你的文章。

谢谢

我非常欣赏金字塔,竞技场等等大建筑所体现的人类智慧,不过我想当年营造它们的那些奴隶不会欣赏这些。

圣经中清楚描述了埃及人如何奴役以色列人,如何苛待他们要他们和泥做砖,所以才有逃出埃及的故事。你在这里赞美金字塔,无非是在赞美法老的自由和伟大,那么犹太人和那些被埃及奴役过的民族会怎么想?对于罗马竞技场,传统说法是,建造这座建筑物使用了四万奴隶,这是蒂托皇帝在摧毁耶路撒冷後於公元70年带回罗马的十万俘虏中的一部分。嘿嘿,还是在奴隶的白骨上建立的。

你如果喜欢这些东西,天安门前红旗下了一个蛋,叫中国国家大剧院,美央美奂,也是你所说的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成就了。不过是体现了谁的自由意志,又吸的是谁的民脂民膏,就不得而知了。

本来思维就有差别,你想起长城可能是伟大雄伟之类,我想到却是孟姜女哭万喜良,所以你怀疑我的价值观, 有什么奇怪吗?

可惜,我所说的人类伟大的事情不是指这些大建筑这么狭隘的范围。我指的是科技的发明,新的发现,新的思想和人类制度的进步。理解偏差这么大,只能说明你是君王我是平民。你有很多伟大的IDEA,而我只关注一些实际的东西。

而且,这也不是我的原创,是爱因斯坦在他的演讲集Out of my Later Years 说的:

"Everything that is really great and inspiring is created by the individual who can labor in freedom."

你还真是批对了地方,你不会认为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在想金字塔,竞技场之类的东西吧。他一个犹太人,连以色列的总统都不作,不会老了老了这么想不开吧。

你说我这这篇文章里的漏洞真个可叫百出,这肯定是对的。谁得文章细扣起来不是漏洞百出,总不能说天下文章属苏杭,苏杭文章数兄长,我替兄长改文章吧。

今天先和你讨论了一下人类伟大的事情,后面再继续谈论关于民主和创新的小事情。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昨天没时间,

今天在改卷子的间隙,码点字交流交流。花

家园 呵呵

花~

家园 耕地和耕地也有差别吧

比如清代,南方的人口密度要大于北方,人均耕地也小于北方。但还是北方更加贫困

家园 人类的杰作就是人类的杰作,你不承认那也没办法

老爱只是一个人,不是一个圣人,你抬他也没有用.

今天的埃及人,不论是当年奴隶的子孙,还是君主的子孙,他们看待金字塔的方式,莫非会有不同?

你能看得更远,只因为你站在巨人肩上,金字塔不是光有劳力就能堆起来的,劳动力的调度,生产的组织,物流的调度,都是巨大的挑战,以你的经济学基础,当知道其中有没有金字塔之外的金子.金字塔本身不是奇迹,人类能做出它们,才是奇迹,这和今天民主的成就,其基础并无不同.

如果民主的思想,其真谛就是,民主的成就算成就,专制的成就不算成就,对此我真的无言以对.如果你觉得有这样的bias对你的学术研究大有裨益甚至是理论基石,你请继续.

家园 不完全

人口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把人口压力当作中西发展差别最主要原因的其实是《大分流》,里面把1800年的江南与英国做对比,认为之后的区别在于西方能从殖民地获得大量的资源而中国陷入了生态的陷阱

但黄宗智为代表的学派是反对这种观点的,我看见的最直接的反驳就刊载在《中国乡村研究》的某一辑上面,里面详细比较了从十五、六世纪开始中英乡村的经济模型的不同以及经济制度的差别

不过这个制度的不同倒是和国内常见的文人说法完全不一样:)国内很莫名的总喜欢把经济规律和道德观硬拧在一起,把经济问题当道德问题处理

其实大部分时候,经济规律和道德观是背道而驰的

家园 其实你可以读读日本的经济史

看看日本在正经封建制下的经济制度是什么样子的

早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社会其实就已经开始往新的一个阶段进化了;当然,如果没有西方势力的到来,这个进化可能还要花上几百年才有结果,甚至走错路。但是,当时日本社会比起中国社会来,已经有了显著的不同则是事实。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明治维新来得如此的顺利,而中国的社会结构,如果忽略技术进步的话,实际上要到了毛泽东去世的时候才和明治维新结束时的日本比较接近。

家园 据我来看,

黄宗智既算不上是一个经济学家,也算不上一个经济史学家。只是一个对经济有兴趣的历史学家。

他能在加大有个位置,是因为中国的才俊那时候出不了国。世无英雄,隧以竖子成名,还是群和时代的问题。

他那两下子,比余时英如何?连余时英都是托文革中国人出不来的福,何况是黄宗智?要不然,中国历史研究的国际地位还用的着他,你当北大那时候是好惹的?

你叫我去读他的文章,他有什么文章?

我遍查SSCI的经济类也没见他发过经济学文章,后来好不容易在JSTOR上发现他的十几历史文章,其中14篇出自他自己1975年来一直就当主编的Modern China,其他2篇发在一个叫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的杂志上。

Modern China在SSCI中的影响因子是0.233,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在SSCI中的影响因子是0.205。

现在都是互联网时代了,什么人一查PAPER就出来了。你功课不作足,就来推荐书,不怕被人笑话?

好吧,我正准备发一篇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文章,LITERATURE REVIEW和数据收集刚作完,从来没人告诉我要读黄宗智的近代中国乡村的经济模型,还有他的数据。

你既然对他如此推崇,你不妨写个关于他的经济模型和数据的帖子,我一定去拜访。 

群趋美洲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田巴鲁连两无成,要待诸君洗斯耻。

家园 余英时是思想史的,和黄不好比

何炳棣更好一些。

黄是历史学家,也和经济学家不好比。不过有意思的是,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往往不像经济学家那样支持发展中国家的西化改革。

杂志的影响因子不同行业更不好比。我是学物理的,我发的所有文章,甚至烂文章,的影响引子都超过2。可是学生物的经常可以搞到几十的影响引子。

家园 这倒有意思了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知道近代西方的数据记录以及模型主要来自教会的记录以及税收,可以说整个近代经济结构的研究都是基于这一基础

既然你正准备发一篇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文章,而且数据刚收集完,我倒是很有兴趣知道你的数据来自哪里。实际上据我所知,按照现代学科方法收集整理的中国近代乡村数据好像就一个来源

另外就你最后的一句诗歌补充一句

我读中国历史的最大感想是

最好读西方写的,或者完全按照西方现代方法结构写的论文

家园 不要这么快下结论,

有些东西看起来容易,其实很难。

你看我的帖子觉得容易,是因为你不是搞数据的。如果你是一个世界前100名大学的经济学一年级博士,而且是搞中国制度研究的,恐怕会大哭一场的。

最少当时的我会。

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的衡量是一个大难题。因为在大多数人的影响里,民主就是离散的0-1的DUMMY,不是民主就是非民主。

可是民主制度是个连续的变量,你如何比较现在英国和法国的民主程度,如何比较清末的民主程度和现在的民主程度。然后把一个数量化的民主作为解释变量放到一个经济增长模型的PANEL DATA中去,这才是现在研究民主与经济的基本方法。

所以,且把轻漫之心放一放,后文有得是猛料。

家园 好,期待后文
家园 就拿中国现在来说吧,不会有人说中国是民主国家

可是大家也是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阿。

家园 至少在历史学科内是可以比较的吧。

我的一个熟人,WARWICK大学的Stephen Broadberry,现在年纪也就是50岁左右,大概在Economic History Review(影响因子是1.17)这个级别的历史期刊上发了大概40篇。

黄宗智出国不可不谓早,出身不可不谓好,竞争不可不谓小,也就是这么点现眼的学术成果。

现在,掉过头来用这么十几篇自编自导,自拉自唱的东西跑回国内来当长江学者。

我骂他几句是应该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