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南水北调工程投入运营之日既为停运之日 -- tojinge

共:💬82 🌺365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北方丰水期一样缺水

早有气象学家预计将来一段时间是“北涝南旱”的局面,但是这里的涝和旱都是相对平均年份说的,并不能改变北方依然缺水的事实。

家园 海水淡化的成本差不多是每吨0.5到一美元。

南水北调规模,现在在500亿立方米左右。

南水北调现阶段投资了两千多亿人民币。折合三百多亿美元。三百多亿美元只能淡化三百到六百亿立方米的水,也就是南水北调一年的规模。

南水北调比海水淡化便宜多了。

家园 怀疑这个价格是经过政府变向补贴过的

这里有篇文章对价格进行了估算,它按照商业利率进行的计算,可供参考。

++++++++++++++++++++++++++++++

南水北调东线已经完工试运行,中线明年汛后要通水,应该说举世关注的世界最大的调水工程就要建成了!关于南水北调的调水成本,认为低者说在2元/方左右,认为高者说超过10元/方,到底有多高?

因为各段的具体投资信息缺乏,这里仅根据一些大的数据作初步的估计。

第一种估计:南水北调中线实际总投资约2000亿元,总调水量97亿方/年,相当于平均每年调水一方的调水能力的初始投资为约20元。因为调水距离越近就投资越少,即使假设投资与距离成正比,调水到最远端的北京的初始投资就要达到40元/方。而实际上投资不仅随着距离的长度增加而增加,而且因为渠道或隧道的宽度还随着调水量的增加而横向增加,所以投资还随着渠道的横向扩大而增加,因此,投资随距离的增加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如果南水北调中线的平均投资为20元/方,那调水到最远端的北京的投资估计要超过60元/方。

每方水调水能力的初始投资60元/方,不等于供水成本就是这么多。原因是供水能力可以重复利用很多年。假设工程的使用寿命为30年,资金利息按较低的6%计算,则60元/方的初始投资分摊到单方供水,根据财务计算公式

为4.11元/方,如果利息按12%计算则为6.65元/方,如果要求投资回收年限缩短为12年,则单方供水的投资分摊进一步增加为8.65元/方。

除了初始投资分摊,供水成本还包括运行费用。运行费用按初始投资的8%计算,60*0.08=4.8元/方。

则南水北调到北京的原水供水成本为:

利率6%、回收期限30年:4.11+4.8=8.91元

利率12%、回收期限30年:6.65+4.8=11.45元

利率12%、回收期限12年:8.65+4.8=13.45元

第二种估计: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北京已经利用南水北调北段从河北 调水到北京多次,其实际调水成本约为3元/方。中线京石段工程线路长度307.5公里,中线总长度超过1200公里,按长度按比例估算,中线从湖北丹江口调水到北京的成本将超过12元/方。

对于以上的调水成本,还要说明两点。第一,第一种估算方法其中没有包括交给水源区的水资源费或水费,例如北京从河北调水就交了大约2元/方的水费。第二,这里的调水成本只是原水成本,如果加上自来水加工费、排污费,以南水北调为水源的自来水的总成本还要加上3元左右。如果把这两部分(水源区水费和自来水加工与排污费)加上,北京的自来水成本至少在12元/方以上。

家园 成本不能算总成本的

总投资2000亿元,其中很多已经消化掉了。只有银行贷款那块才是需要计算成本的,还有就是运营费用。

而且这么大民生工程,一般来说是不要求赢利的。

家园 北京今夏高峰用水2/3为南水

上学时候政治课还说不能“先污染后治理”呢,北京的节水城市也就是说说而已,最近还在控烟.....

北京今夏高峰用水2/3为南水

入夏以来,湿热的天气让用水量不断增加。昨天,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今夏本市日供水量达到了历史最高值333万立方米,高峰日市民用水三分之二为南水。

  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往年6-8月份的供水高峰期相比,今年的高峰期提前了十来天。还不到6月,城区供水量就突破了去年的峰值。上个月初,由于连日高温高湿天气,城区日供水量持续高位运行,连续一周维持在300万立方米以上。7月13日,用水量更是达到了破纪录的333万立方米。

 目前,每天有330万立方米江水进京,其中约200万立方米直接进入水厂,送进千家万户。自来水中南水的比例约占2/3,成为夏季供水强有力的“外援”。

目前,通州等部分地区仍然存在供水形势较为紧张的情况。

家园 这计算真神

中线是水泥渠道,全程自流,基本不用管,竟然每年需要高达8%的维护费用!还有算出来的60一立方米的投资款已经是加上利息的,利息为啥还要乘以8%维护费用?而且投资一半是征地,这部分也乘以8%的维护费用?这计算真是错误百出。

发改委定的价格是成本水价,不还利息,河北成本水价一吨0.97,但因为河北财政困难,发改委最后允许河北未来实行还贷水价,一吨2.76。北京现在的南水北调成本水价是2.33,按这个比例,北京的还贷水价是6.63。而且河北和北京成本水价是0.97vs2.33,差得太多,所以现在这个2.33应该是北京在补贴河北,如果考虑这个,北京真正的成本水价应该在2块以下,还贷水价不会超过6块。

至于海水淡化,运行成本是一吨5块左右,就是说成本水价就5块了,淡化工厂不还贷款吗?出来的淡水不用远程运到北京吗?这两项都加上,远比南水北调贵。再展望下未来,科技发展能让运行成本下降,工程投资不增加就不错了,利息估计变化不大,但远程运水的价格因为征地价格上升,会大幅度增加,一减一加,所以海水淡化的最终价格对于北京基本不会有太大变化的,也就对沿海的天津和沧州有意义。

家园 我咋觉得你证明我说法是对的呢

“如果考虑这个,北京真正的成本水价应该在2块以下,还贷水价不会超过6块。”

还贷成本才是真实的成本。我前面帖子说成本在7-8块,你这里说不超过6块。前面的帖子用于反驳南水北调用于农业用水,尤其是河北和北京的农业,因为它成本很高。农民能承受得起的农业用水价格在1-2元以下,如果高达6元,那么农业用水还用得起么?!

当然政府把2000亿投资作为“沉没成本”,补贴给农民和城市用水者,农民确实用得起,但是整个社会的成本上升了。

-----------------------------

顺便更正几点,5元的海水淡化,是公司盈利的价格,是包含贷款和固定资产投入的。这个我有纸面证据。当然5元是出厂价格,到达城市管网,还需要付出输送成本。

这不代表我同意海水淡化。我的主要论题是,由于华北地区进入湿润季节,南水北调工程没有必要建设。所以没有必要和我讨论海水淡化的可行性。

------------------------------

另外更正一点的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初始段是经济的,适合用于农业生产。

不过这不是我讨论的内容。再次强调我的论点是“由于华北地区进入湿润季节,南水北调工程没有必要建设”。

家园 华北不缺水?

说什么华北不缺水为时尚早,今年北京降水可能多点,但河北就旱得厉害,去年大旱,今年上半年又旱,河北旱情直到今年8月份才解除。就算是北京,密云水库蓄水还不到1/3,真的就不缺水了吗?

至于成本,河北还贷成本2块76,农业努努力还是用得起的,北京还贷成本6块,农民是用不起,但北京真的有必要发展农业吗?

家园 2021年再次为我的论断做出证明

北方暴雨,北京海淀平均降水量为1000mm,山西洪灾,河南洪灾

  • 违规禁,【补充】可申诉或道歉来解。偏要看
家园 堪比龙王,就差呼风唤雨。
家园 说华北地区进入丰水期,实在是言之过早。还需持续长时间观察。
家园 无意翻到的,拆迁是左手倒右手?

没看懂。拆迁成本明明是政府支付给被拆迁方的,又不是中央政府支付给地方政府的,为什么是左手倒右手呢?还望解释下。

家园 降雨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之间不矛盾

南水北调中线解决的是饮水,不是单单一个用水。

饮水需求,除了要有水,还需要保障水质。

降雨再多,也跟丹江口水库的水质没有一点可比性。

另外,别光看北方降雨好像多了。这雨不均匀,一是季节不均匀,大多数都降在了7.8月。存不住,没法存,还会成灾。到了冬春还是干旱。二是年份不均匀,有的年份还是旱的要死。2014年郑州旱的白沙水库库容只剩下1000万方了。到了2021年1.9亿方,不得不放水泄洪。

家园 互联网果然是有记忆的

深挖河泥果然有趣,也明白了一个国家的兴衰也就在10几20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