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救灾中的无名英雄 (一)南充青年救灾志愿队 -- 一直在吹

共:💬46 🌺43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给小伙子们献花

从他们的行动中使我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和中国的未来,我坚信,儿子他们经历的这次磨难,必将成为他们终身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家园 花,这次抗震救灾,

绝对是一次全社会重新认识80后、90后的过程!

家园 逐篇花完!

时间过了3个多月,中间又有一个奥运大PARTY,看到这些,还是忍不住眼眶发潮,鼻子发酸!

几十岁的大老爷们儿了,让人见笑!

家园 终于富裕了,可以把每篇花一遍
家园 【原创】救灾中的无名英雄(八) 内江疾控中心应急小分队

【原创】救灾中的无名英雄 (八) 内江市疾控中心第一应急小分队

5月14日,内江市疾控中心第一应急小分队11人跟随军区预备役官兵前往茶坪展开救援。5月15日,内江市疾控中心第一应急小分队冒着余震、滑坡的危险,与官兵们一起翻越海拔近3000米高的换梁子山,历时近10小时进入伤痕累累的安县茶坪乡,为深山里的受灾群众送去食品、药品,并协助转移了3000余名群众到安全地带。

在安县灾区的近100个日夜,中心应急队员众志成城,克服了烈日酷暑、高温高湿、饥饿伤病等困难,积极为军分区预备役官兵和驻地灾民提供医疗和防病服务,并参与灾区灾后重建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中心应急队先后为10000余人次官兵和驻地灾民提供诊治服务,对部队驻地外环境消毒近20万平方米,消毒车辆125台次,并对部队炊事班的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状况进行检查指导,积极向官兵及灾民开展灾区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并编写了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宣传单,确保了预备役官兵身体健康及所援灾区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内江市疾控中心赴安县灾区应急救援小分队队长医生钟永良的救灾日记摘要:

2008.5.15 星期四

12:00,车再也不能前进,指挥部决定下车步行进山。突击队员个个背负着30-40斤重的物品开始步行上山。......于晚上9:30终于到达茶坪乡,途中总共行程山路20余公里,耗时近10小时。这是一次艰难的行程,是意志与体能的考验,也是人生难得的经历,让我终身难忘。

2008.5.16 星期五

昨晚露宿茶坪乡政府院坝内,今晨6点起床,收拾行李,然后吃了一些干粮,等候命令。......突击队于11:00左右开始撤离......大约在晚上7点左右,我们随下山的灾民一道顺利下到了山底,回到了大本营——小坝镇与全体医疗队员胜利会合。晚餐后,我们又组织医疗人员,逐个帐蓬为下山的官兵巡诊送医,直到晚上11点左右才休息。

2008.5.19 星期一

今天兵分两路,一路组织200人背着食品、药品步行翻山到茶坪乡。一路去千佛打通道路,我们小分队安排2名医生前往,其余人员负责营区的医疗卫生及防疫、环境、车辆消毒。

与安县疾控中心张主任联系,了解到当地目前未发生疫情,只有感染性腹泻。

同时,我们对各县区武装部营地进行了巡视,重点给炊事班宣传食品卫生和防病知识,发放消毒片对饮用水消毒,并要求不吃凉菜,所有食品必须高温加工食用。

茶坪内施行严格的消毒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附:四川抗震救灾疾病防控救援力量分布(5月17日18:00)外链出处

......

安县

  部署疾病防控救援人员133人,其中绵阳市CDC12人,自贡市CDC12人,资阳卫生执法支队23人,省CDC60人,河北省卫生厅26人。该县受灾乡镇7个,目前疾病防控人员覆盖乡镇数7个。

四川抗震救灾疾病防控救援力量分布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LASH]http://finance.openv.com/play/newvspace.swf?pid=tvprogramme_20080601_6300840&&q=tv%3D0%2Crandom%3D6976037176%2Ccategory%3D%E8%B5%84%E8%AE%AF%2Cchannel%3Dfinance.openv.com%2Ccolumn%3D%E5%9B%9B%E5%B7%9D%E6%B1%B6%E5%B7%9D%E5%9C%B0%E9%9C%87%E7%89%B9%E5%88%AB%E8%8A%82%E7%9B%AE%2Ckeyword%3D%E5%86%85%E6%B1%9F%E6%95%91%E7%81%BE%E7%AA%81%E5%87%BB%E9%98%9F%E5%9C%A8%E5%AE%89%E5%8E%BF%E8%8C%B6%E5%9D%AA%E4%B9%A1%E5%BC%80%E5%B1%95%E6%B6%88%E6%AF%92%E9%98%B2%E7%96%AB%E5%B7%A5%E4%BD%9C%2Cref%3Dhttp%3A%2F%2Fwww.google.com.hk%2Fsearch%3Fcomplete%3D1%26hl%3Dzh-TW%26q%3D%2522%25E5%2586%2585%25E6%25B1%259F%2522%2B%2522%25E7%2596%25BE%25E6%258E%25A7%2522%2B%2522%25E8%258C%25B6%25E5%259D%25AA%2522%2B%2522%25E9%2598%25B2%25E7%2596%25AB%2522%26start%3D30%26sa%3DN[/FLASH]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家园 他们动作真快

5月14日久已经开展工作了,比相关部委发出指示的5月16日还要提前了两天

这样有内容,有事实的帖子应该加精,不能因为奥运会就淡忘了灾区。当然,俺无职无权,只是表达个人意愿了。

家园 快乎哉?不快也!

日本来的老“国士”背负30公斤,7个小时就进去了,他们背负30-40斤,花十个小时才进去,能算快吗?叫黄昏如何赞美清晨呢?

说他们到的早才准确,作为疾控人员,指挥官(或叫负责人)尚在外地,人已经进去了,动作迅速,值得赞美!

家园 这个就是你不对了

怎么能用小说人物来要求他们呢?

家园 怎么是小说人物呢?

明明是货直价实的平面媒体的新闻稿呀,好像还有人因要炒卖复印件被罚,关小黑屋了。

家园 我们还是看一直兄的东西吧

一直兄这个系列写的真好,为抗灾做出贡献的人不应该被忘记

家园 【原创】救灾中的无名英雄(九) 内江预备役“琴心三叠”

四川省内江市预备役民兵“琴心三叠”于2008年5月14日随内江军分区预备役部队前往茶坪乡抗震救灾。下面的文字经“琴心三叠”授权在此发表。

[SIZE=3]地震亲历及在安县茶坪乡救灾纪实 四川省内江市 琴心三叠[/SIZE]

2008.05.12 星期一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分左右,我正在公司维修部和同事们胡侃,地震突然袭来。当时大家都以为是楼上的住户在装修打墙,都没在意。不知是谁反应过来,尖叫了一声:“地震了!”。大家这才注意到地面在乱跳,桌子上的杯子,电脑,什么乱七八糟的小玩意都往地上蹦了,大家象呆头鸟一样愣了半天,然后一窝蜂的向室外狂奔,我也随着人群逃出室外。举目四顾,所有的楼都象吃了摇头丸一般,楼面的附件,什么花盆啦,防盗栏啦,挂着的衣物什么的,都跟着来来回回的晃动。平时总是在天空悠闲的飞过的鸽子群扑愣愣的四处乱飞。空留下漫天鸽毛。空旷处的人群都惊慌失措,互相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我拿出电话打给自己的老妈和老婆,却发现所有的电话都是一片盲音,通讯系统在紧急关头居然瘫痪掉了。正在着急时,背后哄的一声巨响,猛回头才发现是一个高压变电器爆掉了。青烟伴着火苗升起。四周响起人们惊恐的叫声,好一片世界未日之景。

管不了那么多了,在地 震还在继续的时候冲回公司。拿固定电话给老妈打电话。居然还是盲音。完了,还是联系不上。在室内的吊灯还在乱晃的时候,打开本本接入网络,居然,居然平时最容易挂掉的网络还能连接,打开BBS,还有不少网友都在线,大家都在发贴说自己所了解的信息。渐渐的搞明白了,原来不光是我们内江有地 震,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感觉的说。同网友在贴子上你一句我一句,越来越放心不下家人。算了,决定不上班了,回家去看看老妈有没有事。

发动我心爱的宗申GY-150 跃身而上,直奔家而去。没想到,街边上都是人群,过年时也没这么多人呀。在路边居然发现两个穿睡衣的MM 相互拉着对方的手在发呆,喔,是在抹眼泪的说。 行至街心花园,发现四方块堵得死死的,四个方向都没法通过。绕道经上南街过六中,六中的学生都放学了,路上全是惊诧的学生在吵吵闹闹。好不容易通过这一路段,经专区医院时发现医院的病人都已经转移到外面了,还有不少正在输液的病人都在外面,可怜呀。

费老大的劲到家打开家门却发现地上到处都是杯子碎片,小东西一地都是,我的存钱小猪也被摔坏了,一地的硬币。主电脑的显示器也俯在桌面上。音箱却一个桌上,一个挂在桌边。老妈不在家?我最宠的小猫躲在门后怯生生的细细叫着。一把抱过猫猫,安抚一会,还是得去找老妈。一边拿电话打给老婆和哥哥,却都是一片盲音,固话、联通、移动、小灵通、网通和铁通,通通不通。平时吹得自己的网络有多强,关键时候全都掉链子。回头拿出对讲机,装上电池,下楼去老妈平时最喜欢去的西林寺看看。穿过人群,上到西林寺的山头一看。一群尼姑正在对天祈神呢。在人群中细细寻去。发现老妈在里面呢,呵呵,感觉天空一下就亮堂了。老妈好,就是真的好。拉过老妈,问了具体情况,什么事都没有,安啦!认真告诉老妈如果有余震时应该在那里防地震之类的常识后,转身冲向老婆那里,老婆还没联系上呢。一路疾风般奔走到了老婆家,打开门一看,呵,小懒虫居然睡得呼呼的。亲亲老婆,安慰了一番,接着同家人联系。大哥的电话联系一直不通,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他了。

回到公司,路上的商店都关门上锁还想着到公司签到准备下班呢,那知公司里的人全都走光光了。BOSS正在门口愣愣的望着街上奔逃的人群呢。会合BOSS,一番商议后决定再找几个同事,一起去外面吃点东西,顺便再防地震。电话开始可以偶尔打通了,召集了半天的人马,总算找到6个人,商定在三桥头吃点东西。在那里等着吃饭时,大家一起斗地主,打着屁,慢慢的氛围开始轻松了。菜慢慢的上着。桌子上面的的杯子又开始晃了,NND,余震来了。一会,电话开始狂叫,一死党打来电话问候。随着问候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坏消息,据说23时左右还有一次比较强烈的震动,心又揪起来了。操起电话打给老妈,电话占线。再打给老婆,通了。将刚才的消息告知老婆后,再打电话给老妈,还是占线。急。坐不住了,骑车直奔老妈家去。路上给大哥打了一个电话。居然通了。告诉大哥小心余震,大哥居然在医院。更居然的是,大嫂要临盆了。晕,小侄子(女?)这小家伙还真会选时候呀。

到老妈家,没有钥匙,把那门一阵狂敲,没人应声;再电话,没人接;打座机,一直占线,在门口惶然无计。不知不觉都过了23:30了,估计老妈还在外面吧。算了,先回桥头,同BOSS们在一起,继续听收音机等消息吧。一直到凌晨2点,又一个让我心烦意乱的消息传来:“2-3点有一次5-6级的余震”,现在已经分不清是谣言还是真实信息了。但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我再一次打电话通知老婆、老妈和老哥。但老妈的电话还是不通,大急,再骑车奔回家去。死命敲门,天可怜见,老妈听到了,开门问我:“这么晚了,什么事没完没了呀?”。看见老妈应门,心里一下就踏实了,死拉活拽的把老妈拖到大洲广场的场上,再把我的小灵通交给老妈,让老妈在那里等我。我冲回家去把平时露营的一堆装备都带上,到广场上给老妈搭了一个帐篷,整理好睡垫睡袋,老妈才得以再次入梦。终于把老妈安顿好了,也不再回去陪BOSS了,再到老婆那里看看吧,还好一切正常。不知不觉,天亮了。

2008.05.13 星期二

13日早上正常去公司报到,上网看到四处都是地 震相关的消息:什么绵阳死伤多少人啦,什么汶川现在还是没有消息啦,什么绵竹整个城市都成为废墟啦。到处都是死伤的报道,心很疼,很疼很疼,很想在地震期间帮受困的灾民做点什么。无意中在论坛看到看到一条消息,内江正在组织志愿者前往汶川救灾。在论坛的群里问了老半天,才知道应该是武装部组织民兵去。不管他,先冲到武装部,一打听,名额满了,汗!缠住武装部长不松,非要他给我个名额不可。武装部长没法了,说:“这样吧。你去问一下有没有谁不愿去的,你顶他的位置”。瀑布汗!这时候有谁会说不愿意去呀。不管,继续缠住武装部长不松,武装部长估计也急了,顺手拉过一个从他身边路过的人说:“你不是新江社区的嘛,你干脆别去了,我们另有任务安排你。”,那人莫明其妙的接受任务去了。然后,嘻嘻,然后就是我顶替他的位置啦!穿上我珍藏多年的迷彩服,拿着本本、手机及必备的小东西,终于踏上了前往汶 川的征程……

2008.05.14 星期三

14日中午,我们出发了,一路上所有的关卡和收费站都是一路绿灯,高速路上的标语都换成了与抗震救灾有关的。在通过资中高速路生活区和资中的民兵突击队会合。这是路边为我们送行的乡亲们。经过7个小时的行车,才知道我们的最终目的地是绵阳安县的茶坪镇。那个地方听说已经有上千人的伤亡,更因为茶坪乡的地形特殊,四面是山,唯一的进出通道就是一条山间公路;但因为地震,有两座山倒塌下来合在一起,把公路完全隔断,并阻断了从茶坪流出来的河流形成了梯次形的三个高山湖泊,而这三个高山湖泊还在以每天上涨两米的速度不断的增大中。这一切都让茶坪乡陷入巨大的危机中,四处的死难者、遍地的垃圾、粪便以及孳生的蚊蝇随时可能引爆的瘟疫更是严重得威胁着现在还停留在茶坪乡的几千名灾民头上。当我们到达茶坪镇外围的晓坝镇时,天已经完全黑掉了,部队无法进入,决定就地扎营。

2008.05.15 星期四

15日,我们决定进到茶坪乡,但现在茶坪乡所有进入的通道都已经断掉了。据当地的村民说,前方的道路被地震后滑坡的山体引发大崩塌,两座相邻的山体合到一起,倒掉的山已经把路边的河都堵住,又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并且堵住上游的水后,湖体还在不断的上涨,水面不断的逼近茶坪镇。那湖边所有的边沿都是塌方型成的,人不能在上面行走,已经有不少试图从湖边进入茶坪乡救回自己受困亲人的村民失足掉入湖中死亡或因山体再次塌方而埋掉。部队领导决定从千佛山翻越过去。接到命令后,所有的队员都开始轻装,把被装及备用衣服都留下,只带上所有的食品和药品,把这些生活必须品送给镇上受困人群,以解燃眉之急。和当地老乡了解情况后得知,这座山不光很高,而且还特别险。这座山平时跟本没有人上山,偶尔有采药的山民通过。所以,山上根本没有路,只有这次地震后从山里出来的灾民经过后形成的一条野道,要通过须要消耗8个小时左右。因为地震,山体上到处是缝隙,时不时还有余震,引得山体不断滑坡。很多地方必须用绳子攀登才能上去,非常危险。

才上山十分钟,大部分人都气喘如牛,很多平时不经常训练身体的人都已经不行了。有些开始理智的选择退出,也有些人决定坚持。这些决定坚持的人后来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差一点让我们都死在这座海拔只有3千多米的山上。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15日晚19点多,历经千辛万苦,我终于把这70多斤的食物和药品都带到了茶坪这座没有交通,没有通讯的孤岛上。当我们在沉寂的黑夜里穿过被地震引得处处塌方和变型的山路,越过茶坪那断掉的小桥时,我们突然发现,黑夜中,数不清的茶坪受困灾民在那些残墙断很垣中站立着,默默的看着我们,默默的,慢慢的,一步步的向我们挪过来。看着大地震后那些灾难重重的老乡,我突然感到好痛,痛得不能呼吸。沉重的夜里,不知是谁叫了一声:“解放军来了!”,灾民们沸腾起来!一个是干部模样的人排众而出(后来接触中知道他是茶坪乡的乡长),拉住我的手,半天说不过话来,我还以为他会说什么感谢亲人之类的话,谁知他激动了半天后,张嘴第一句话居然是:“有没有吃的?”。我们急忙将自己背负的食品和药品拿出来,由乡长分发给不断围上来的灾民们,当所有的战友们将自己所有的食品都交给乡亲们后,我们才尴尬的发现,我们忘记给自己留食物了……

没办法,饿就饿着吧,当乡长安排我们在茶坪小学的操场上露宿后,大家都裹着雨衣在地上睡。半夜,一阵余震将我震醒,露水和山间的湿气将我包围着。这山里的夜真的好冷,我紧了紧雨衣,试图再次睡去,但去发现无论如何再也无法入眠。闻着那若有若无的尸臭味,想着上面老街那一片倒掉的房子,想着可能还活着的被埋在下面的灾民,想着操场边那小河里还漂着的死去的人们。冷,彻骨的冷,实在受不了了,我冒死冲进半倒状态的教室,拖了几张坏掉的桌子出来,升起了篝火。坐在火边,再把水壶里装的白酒拿出来,喝了一口,感觉热热的,心里莫名的踏实了好多。陆续有被冻醒的战友围过来,大家都默然无语,静静的围坐火边,直到四周的大山慢慢的由漆黑的夜中缓缓的显出型状来。

2008.05.16 星期五

16日天亮后,大家开始在灾民的引导下重点清理了老街的一部分房屋,但非常不幸的是,从里面清理出来的人都已经没有了呼吸。上午9时左右,从山西连夜坐飞机过来的武警专业地震救援队带着拉不拉多搜救犬和生命探测仪赶到了。在先进的设备帮助下,陆续从老街倒掉的房子下面挖出了47名幸存者,我们急急的将他们送到茶坪乡卫生院的坝子里。一时,医生,护士忙作一团,为抢救这些从鬼门关走了一转的人们而混乱不堪。再回来搜救现场,带着先进设备的武警在反复搜寻了两次没有再发现生还者后,开始撤离。而我们在没有重装备的情况下,仅仅靠手和一些简单原始的工具,想把这里被掩埋的死难者都全部都挖出来是不可能的。只得将挖出来的死者都运到离小学约1000米处的一处空出的洼地,都堆放在一起,再堆放上木柴,倒上汽油,默哀之后……

希望这些不幸的死难者在天国不会再有地震,希望天国不会再有伤害,不会再有莫名的苦难。唉,也仅仅是希望罢了,逝者已逝,生者还得好好活着……

16日下午,全体人员准备再次翻越高山返回晓坝的暂住点。此时,我们班的两名战友因疲劳过度和体力过分透支而再也无法站立。我们急忙将他们送到茶坪镇卫生院,一番诊治后得知两位战士都是因为过度劳累而导致脱水和膝盖积水。如果现在不经治疗而强行出山,将有可能导致终生残疾。这下惨了,两个大活人,不可能就扔这里不管了吧,上级决定把两位战士留下就地诊治,让我看护两位受伤战士,其他人员按原计划进行。得,留下就留下吧。眼巴巴的看着大部队慢慢的走出视线,看着两位受伤战士接受卫生院输液,我简单检查了一下我们所有的物品,除了一壶白酒,两袋方便面,两床被子雨衣之外,只有一只手电和一把小刀,再加上根本联系不上的对讲机和没有信号的手机。不行,这样只呆下去不饿死都得渴死,必须得找到食物和饮水。要不然一天也坚持不下去。我积极得联系上我们内江另外一个县留下的小分队,希望从他们那里能得到一些食品和饮水。没想到他们的政委一口回绝。切,不给就算了。

我在茶坪的废墟中四处转悠,希望能够发现一些可以使用的东西和水。但我很失望,没有任何发现,估计都被幸存的灾民捡走了吧。在四处转悠的过程中,我偶遇了从南京自费过来救援的一位登山专家大刘。从大刘口中得知,17日很可能会有大雨,而山体也在不断的变化中,如果在17日前不能出山,将会困守在茶坪镇这座没有食物、没有电、没有被装、没有装备、没有饮水、没有通讯并且严重缺少医药的孤岛。大刘建议我将伤员留下,自己先行离开再寻求帮助。这应该是目前所能想到的能将损失降到最低的方案。怎么办?难道真的要将伤员留下,自己先行逃离?我莫名其妙的想起了《士兵突击》里的一句名言:“不抛弃,不放弃!”。对,不抛弃,不放弃,要走就一起走出去;要留下,大不了一起玩完。妈的,不就是带两伤员出山吗,实在不行死一块算了。哪怕是背出去,做担架抬出去也不能把它们扔在里面。我决定汇合大刘一起走出去。

16日下午17时左右,经过输液后的伤员情况稍稍好了些,通过用绷带对受伤部位采取紧急措施后,两位伤员可以在有人搀扶的情况下勉强行走了。我将一辆地震后无主的摩托车砸开锁后开了出来,一段段的将物资和伤员送出茶坪镇。到达山下的仅有三户人家的一个小村,并将那辆摩托又骑回茶坪送还。然后再开始砍伐竹子搭建临时帐篷,点燃篝火取暖。运气不错,这三户人家在这里有一口井,从那三户倒掉的房子里捡到了一大块塑料布和一些米,居然还有半坛子酸菜。用那半个酸菜坛子架在火上,煮了半坛子米饭,就着酸菜的味道好像还不错。再烧了开水,将几个人的水壶都灌满,抱着热热的水壶,垫着塑料布和雨衣,盖着被子烤火,一觉到天明。比起在小学操场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夜无话,顺利渡过。

2008.05.17 星期六

17日凌晨4点就开始出发,先是扶着,再是用绳子系者伤员的腰慢慢拉着走,甚至还背了一段险峻的地段,直到晚上19点多才将这两名伤员顺利护送返回集结地。在护送伤员返程的路上,还遇上市中区白马电厂的移民掉队伤员,大家简单商议了一下,决定一起走,我用绳索将那名伤员带上,大家串成一串,相互帮助着,终于或者回到集结地。这其中艰辛,实难描述。

准备送食品翻山进茶坪镇前留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座大山将是第一道坎,很高的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另一个角度看上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前面的山上又在掉石头,大家都停下等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就是这座山倒了一半把河水堵住了,在山的那一边就是一个水位落差300多米的堰塞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出茶坪时,当时上面正在滑坡,不断的往江里掉石头和泥土,下面就是湍急的江水一路上有过两次余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原创】救灾中的无名英雄(十)上海长征医院医疗队

【原创】救灾中的无名英雄(十)上海长征医院医疗队

2008年5月14日深夜,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外称上海长征医院)医疗队一行90多人乘坐伊尔-76军用运输机抵达绵阳,进驻重灾区安县。

2008年5月17日,长征医院医疗队派出了2支医疗小分队前往茶坪。“但我们准备不足,没想到很多山路都成了悬崖,我们没有带足绳索等工具。在海拔2600米处被断崖挡住了。”

2008年5月18日,第二军医大学第五医疗队胡志前,受命突击队长,带领一支9人小分队徒步奔赴安县地震重灾区茶坪镇开展伤员急救和治病防疫工作,突击队中包括4名教授1名博士生导师。在攀行过程中,9名勇士悄悄作了个不尽人情的约定:如果有队员掉下山去和被滚石砸中,其他队员不要冒险施救,尽量保存有生力量,因为山里的伤员急等着我们医生的救治。

5月18日18点30分,经过近十个小时的艰辛,行走了近六十里山路,疲惫不堪的队员们终于进入茶坪乡乡政府所在地,立即与当地政府领导和卫生院取得了联系。茶坪镇的周书记说:“你们是第一支进入茶坪的医疗队,感谢你们,这里需要你们”。

乡党委向书记和张乡长热情接待了医疗队,全体队员还没来得及坐下休息喝口水,就开始抢救从各乡运到那里的十几位伤员。在包扎好伤员后,又及时通知军用直升机运走。

向书记向医疗队汇报了全乡地震后的情况和死伤人数:茶坪乡辖10个村9300人,现已有6900安全疏散,死亡248人,下落不明260人,重轻伤者100多人,还有1000多人的具体情况,由于交通终断还没有及时统计上来。此前,当地已经挖出200多具遇难者尸体,其中58具被集中焚烧,另外的被集中掩埋。但是,不少废墟堆里面仍然散发出浓烈异味,个别地方蛆虫满地。

长征医院感染科专家许文胜说:“根据现场情况,我们认为防疫工作刻不容缓。”在当地工作人员的配合下,专家们制订出一套周密的防疫方案并予以实施,同时还对当地留守卫生员进行了宣传培训。

经过实地察看,将灾区按疫情可能发生程度的不同,划分为高危区、危险区和安全区。灾民集中居住在安全区;厕所集中统一管理,定期消毒,保持通畅;丢弃衣物要统一集中消毒,或焚烧,或深埋;尸体要规范处理;统一捕杀可能成为传染源的狗、猫、猪等家禽;保护好饮用水水源并重点排查。

5月19日7点,医疗队队员们分头工作,有的向灾民普及相关的防疫知识;有的协助他们将乡镇按区域划分;有的帮助选定厕所位置,指导他们进行相关物品的处理。圆满完成任务后,医疗小分队护送一名多发伤、休克的重伤员搭乘直升机返回医疗队大本营。

2008年5月17日14时许,长征医院医疗队2支医疗小分队乘坐内江预备役的大巴到达姊妹桥,首次尝试进入茶坪(左一为正要离开姊妹桥营地的旅日华侨施海潮学术博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出征茶坪的9勇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探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解放军叔叔,看到你们我们就放心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让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转运伤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途中休息的7勇士,左起:杨立利、胡志前、吴宇黎、严志明、黄建涛、徐文胜、楼美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查看废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划定疫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查看水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防疫讲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长征医院医疗队返回上海时,东航提供了爱心机票,一百多人使用了同一个名字:HERO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相关连接:

【原创】 徒步生命孤岛茶坪-第一支进入茶坪的医疗队突击队长手记-0612

跋涉10小时挺进生命孤岛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长征医院医疗小分队9小时翻山抢救病危群众

千佛山茶坪目击

家园 再次献花

让人感动

希望早日看到有精华标记

家园 flower..

we should always remember these heroes.

家园 【原创】救灾中的无名英雄(十一)上海长海医院医疗队

2008年5月14日晚19:30,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医疗队抵达成都黄田坝军用机场。

5月15日17:30,长海医疗队75人开往四川安县建立伤员中转分送站。

5月17日09:30,医疗队接到命令,抽组突击队去重灾区茶坪镇实施救治任务。

12:20,突击队9名专家教授到达晓坝镇五福村姊妹桥红十字营地。在姊妹桥前置医疗点突击队与安县卫生局研究了进驻茶坪的救援方案。

14:00,突击队9人和上海开车来的志愿者老薛以及一名记者开始进山向茶坪进发。

15:00,一行人终于来到半山腰,但从山上下来的群众和部队救援人员传来消息,说山顶险峻路段绳索折断,临时搭建的吊桥也坏了,要等救援人员上去抢修。面对这一突然情况,经过讨论协商,决定就地休整,对山上下来的受伤群众展开一定的救治后返回。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救治伤员18名,对身心疲惫的下山灾民进行安抚和鼓励,并将所带的有限药品和食物分发给了他们,受到群众的高度称赞。

到达姊妹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姊妹桥前置救护点与安县卫生局研究进驻茶坪的救援方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走过长青桥封锁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沿路救治灾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右起:进山的六旬将军张春才、上海来的志愿者菜宝宝、上海志愿者老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重伤员急需救护 六旬将军背药品进山

战地快报(六):5月17日长海安县医疗队战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