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韩国人眼中的中国男人。 -- 松阿察

共:💬70 🌺17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是吗?

香港改姓是和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学的传统。

那台湾省是哪个“民族学的传统”?

以下是度来的:

连战的老婆怎么也姓连 2007-1-22 18:57 提问者:匿名 | 悬赏分:5

最佳答案

连战夫人叫方瑀。

现在很多地方用连方瑀。也许是随夫姓吧。

别人的家事,咱不管。

38一下,听说方瑀小姐曾膺“中国小姐”冠军哦。是个美女。

这个俺还真的不清楚,求科普:

当然这和妇女地位的高低没有任何关系,在妇女没有地位的时候,家里的主父主母对任何一个媳妇都知道她是老李的还是老张家的,并以她的姓称呼之

“并以她的姓称呼之”?——俺印象是:过去中国的妇女婚后是以其夫的角度称呼的。生孩子前是“张家(夫姓)大儿媳妇”、“李家二儿媳妇”;如果只是叫“老李家的”、“老张家的”,那这个“李”、“张”肯定是夫姓而不是娘家姓!

家庭内部是“老大家的”、“老二家的”;生孩子后,以孩子角度称呼:“铁蛋他娘”、“石头他娘”。

不知道你说的“主父主母”“以她的姓称呼之”是怎么称呼的?小张(娘家姓)?小李?还是“小飞”?

家园 90%有点武断了。

海西女真就有不少的蒙古血统,比如叶赫那拉氏(纳喇氏、纳兰氏)。

满族人和汉族人之间还是有长相差异的。满族的传统长相还是与蒙古族、朝鲜族更像一些——圆脸,扁,眼睛细长,身材矮。混血还是在最近几十年打破满汉界限之后更常见。

家园 “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不为尔”
家园 花!不过左传那时的姓与氏不是现在的姓氏
家园 相对来说还是能分开,汉人毕竟长脸多——像赵本山那样

东北汉人血统上最多是来自山东。与同地区的少数民族相比,个头差异比较明显。

我家就从东北来的。

家园 晕,这个怎么会有人举报啊?补个花

这个和什么“正朔”没有关系,只是 陋习 而已!

俺听说过去很多女子是没有正式名字的,不像男子有姓、有名、有字,甚至还有号。如张(夫姓)李(娘家姓)氏、张王氏等等,当然这个和当时的女子不怎么参与社会活动有关。

同情mm要为女子争气的心情,但任何人也无法否认几千年封建社会的 男尊女卑。mm如果不信,可以查查【左传】(其他任何的古代文献均可——【烈女传】等除外)里涉及多少男子、多少女子。

PS:楼下的河友说的对,说从“炎黄”开始什么的有点过了,汉族的姓氏起源没有那么早(貌似现在有的少数民族还没有 姓)。

再PS:如果谁不同意飞mm的观点,请讲出自己的;或者可以无视。这样直接举报不太好吧?

家园 她这个说法有道理

比如吕雉,蔡文姬,赵飞燕,武则天,李清照,秦香莲,梁红玉,都是未随夫姓的。加了夫姓的古代名女人,倒是真的想不出来一个。

民国时候的户口写某某氏还真可能是跟西人学的。

家园 其实

我对于嫁人改姓的起源并不确定,只是看到现在香港、台湾还有人这么做(是不是受西方外来影响不知道);再就是听说过张王氏、张李氏等等叫法。

我只是对

家里的主父主母对任何一个媳妇都知道她是老李的还是老张家的,并以她的姓称呼之

“以她的姓称呼之”有疑义。

另外,不管是否改姓,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闺女是别人家的、儿媳妇是自己家的意识是有的,如:出嫁的女儿没有继承权、手艺传媳不传女等等

当然,中国地方大,各地可能也不一样。据说北方主要是男子下地、南方主要是女子下地干活——南方的男同胞,幸福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