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科学再说两句 -- 钱二

共:💬82 🌺7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前面的文章你最好看看

这三条我解释过

所以这里只放了概念

结果你就开始抓住无限引申……

“那药进入人体后,张三痊愈了,李四没什么效果,王二麻子死了”

拿事实讨论可以,别编故事,说得跟真的似的

家园 有意思吗=。=

你明知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不管是java还是c++,面向对象的方法不是一样的?

我改成原则。你继续

家园 老钱还支持人体科学呢

建议下次换个好点的根据。当然老钱在他自己领域很强。

家园 每天都在发生的故事,还用编吗?

你难道认为同样的病吃同样的药,效果会完全一样?你以为在做中学物理/化学试验啊?

世上只有一类药,吃足够的量会有完全一样的效果:

毒药

家园 既然你也承认那是原则,这就好办了

在同样的原则下,具体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你同意吗?

医学的原则是什么?我认为是“拯救生命,解除病痛,提高生存质量”。至於所采用的方法是否符合严格的科学定义,重要吗?

在医院里,护士长往往比年轻的医生有权威。难道是因为护士长的学问大,懂得更多的科学?非也非也。因为她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知道在各种情况下哪种方式能够“治病救人”。而这些经验很难总结成为严格的科学。

归根到底,医学现在还远远不是科学,虽然科学的成分在迅速增加。在这个方面,中医落后得太多,需要急起直追,再不能固步自封吃老本。现在国家钱也多了,仪器手段也先进了,基础理论研究慢慢来不能着急,但中药的药理毒理分析总能很快搞起来吧?动不动就吹“中药的毒副作用小”,你研究过吗就敢说?至於说“中药没有副作用”,则完全是放屁,连老祖宗的“是药三分毒”都忘了。

真的是恨铁不成钢。

家园 这位同学,你到底是哪方的。。

俺的帖你有没有认真看呢

一二三层我分得很清楚

在第一层实践检验的原则下,第二层得到理论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好像没分歧吧

就问一句。“拯救生命,解除病痛,提高生存质量”,要不要实践检验?

很难总结,是不是就放弃总结?

我本意也不是非要证明中医错了,我就是看到有人说不要科学不爽

既然你同意中医需要变得更科学,我觉得咱们没什么好争的

家园 我是“医学还不是科学”一方的

西医还不是,中医更不是。所以我生病先看西医,后看中医。

家园 你是写程序的,难道不明白“重现”是什么意思?

哪个软件不要测试,这个词哪次测试不说一万次

我说的时候,是泛泛而谈,并不是特别针对医学。

换了人,等于实验的初始条件变了,结果不一样有什么奇怪的。

医学实验应该怎么体现“重现”原则,我能力有限,不细谈

西医对付因人而异的情况,举个例子吧,小时候打青霉素,要做“皮试”

应该是青霉素对某些人会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以前出现过严重事故

所以做出了修改完善,并且用“皮试”这样一个实验来明确区分出哪些人可以用,哪些人不可以

说这是正确负责任的做事方法,不为过吧

家园 故事错了不是?

1 太多类的药, 吃 足够 的量, 也会有你说的"完全一样"的效果. 你每天吃100克维生素C试试?

2 就毒药来说, 西医研究清楚哪种是跟血细胞如何具体的作用,从而使你缺氧而死, 又或者哪种是通过具体的化学物质来阻断神经信号的传导, 又或是阻止或产生某种酶.又或者是作用于心脏的肌肉使其停止跳动.

这种到了细胞,分子程度的,真正机理上的研究和放之四海什么都适用又什么都模糊的五行, 谁在说故事?

最后, "世上只有一类药", 有毒成分被别人揭出还不愿意标示.

家园 你说的“科学”是哪一层的意思?

如果是说西医的理论还不是非常普适,非常有效

医学我不了解,看在抗生素对付病毒的效果上,我有限同意

如果说西医的方法是不科学的,我反对

家园 同一个人,再次患同一个病,吃同一种药,效果还是不完全一样

只能说,对於人体这样超级复杂而且有思想的生物,现在的科学还差得太远。

家园 我相信你是编程的

只是理解上有些机械论吧.

现代医学的许多方面是建立在统计意义上的.

张三痊愈了,李四没什么效果,王二麻子死了

不能说明什么.

这种天天发生的事情对中医也一样.同时,病人和疾病的多样性对任何医学都是一样的.

区别在于如何用大家可以接受的科学标准来衡量.比如经双盲实验.可以说,检验疗效的方法和标准是科学的.

至于毒副作用,LZ已有所述.

家园 矫情不是科学

既然说的是“药”,default是很小量,比如几小片之类。几小片治病的药不一定能治病,几小片毒药肯定能致命。我之所以写“足够的量”,是因为某些毒药不需要几小片,只要芝麻大的量就够了。

这种到了细胞,分子程度的,真正机理上的研究

so what? 即使到了DNA水平,还是有太多的病不明白怎么得的,更不知道怎么治。

医学还不是科学,这是现实,你说出大天来也没用。

家园 我始终强调的是方法论,不是结果

人体这样的复杂系统,类似于经济,变量太多,难以确定单一变量的变化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说科学对人体的认识还很肤浅,我没什么不同意的。思维的产生过程估计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被搞定

我不过是要坚持科学的研究方法,用中医的方法论,再过一万年也不会有什么进展

家园 “许多方面建立在统计意义上”,那就不是科学

统计意义上,换句话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认为LZ对於科学的理解才是“机械论”,结果把他自己绕进去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