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上海有约--打车记 -- 静然如此

共:💬38 🌺1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火车站的车子不要打

拖上行李箱子,多走个二三百米到路上去拦过路的空车就好啦!这是我的经验,也没什么理由,反正在火车站等活儿的车子我是从来不坐的,那里的车子很多都是不太地道的。

家园 你也同情一下那些出租吧

排队等个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结果你只打个起步价。别人真的也没法活了。我原来每次从虹桥机场出来,打车去田林,那司机的脸都能当擀面杖使。生活艰难啊。后来我就改坐大巴到开发区,然后拦车了。

司机多话的,通常是当天拉着好差事了。赚得多,自然心情也就愉快了,话也多一点。不过通常上海出租车司机是沉默的。

家园 火车南站站外出租车不排队

就是站在火车南站站外在街边拦车,车是一辆一辆的呼啸而过,停下来一问,立马扬长而去。这个等车的心情就不用多说了。

上海的司机沉默,我倒觉得那是因为乘客太冷漠。的哥干一天休息一天,24小时跑下来,大概还是想找人聊聊天的。乘客不和司机聊司机的生活相关或者司机的兴趣,司机自然懒得搭理乘客。反正我个人觉得上海的司机还是蛮热情的,一路都能跟我闲吹

家园 离开上海2年,不会倒退吧?

在上海呆了五年多,还真没碰见过拒载。即使是在火车站。

上车就说去哪,然后我就发呆入定基本不会没话找话,除非司机看着一夜没睡,我实在怕他出事才会瞎扯。总体来说,我不记得我碰见过一次绕路的。当然,我基本只打大众或者强生的车,我也只推荐亲朋来上海的时候打大众,别的不说,我舅舅以前来上海在大众上落了个装六万现金的包第二天就找回来了。

在火车站南站有地下专门打车的地方啊。北广场车要排队,但是我记得车根本没法拒载啊,因为你上了乘客就得开走了,后面还有别的出租车跟着你总不能挡路啊。

至于外地口音,我的上海话是陪着岳母说话才开始听懂的,之前我去便利商店买东西碰见收银员问我问题都得发愣。而我对上海唯一的一点意见,就是这些收银员了,不过也没感觉到什么不便就是了。

说实话,我不相信上海会比两年前不好。

家园 是,确实需要相互体谅一下

出租车司机也不容易,短途不太愿意做也可以理解。

我有次从城隍庙出来,下午四五点的样子,叫不到车,就一路走,走到河南路维斯汀,一看维斯汀门口排着那么多大众,就过去直接开门上了一辆。司机二话没说,发车走人,然后问我要去哪里。我说去西藏路南京路,司机哦哟一声,也不多说什么。倒是我感觉出了问题,问司机是不是路太短了。司机说他们在维斯汀门口排队都是准备跑机场的,没想到路这么短。然后说算了算了,出来都出来了。

我大感不好意思,一个劲跟司机打招呼。这个时段路上比较堵,一般也就在起步费里,但这次开到地方大概15块钱。平时我都是用卡结的,这次我特意用现金,给了司机20,然后再说声抱歉。

像这样的事情,我 错了吗?显然没有。司机错了吗?当然也没有。司机如果拒载呢?当然在理论上是错了,但却是可以理解的。而我则认为我向司机道歉是应该的,而且是真诚的

家园 确实如此

上海司机一般不太主动和乘客聊。但是,上车以后,如果坐在副驾驶位置,乘客挑个话头,司机还是挺愿意聊的。尤其碰到司机感兴趣的话题,能滔滔不绝说一路。

家园 各有千秋吧

上海没去过,前几天去杭州了。晚上回旅馆,几乎每个司机都是一个师傅教的:这么早回去没什么事,为什么不去看表演?

。。。无言以对。

北京的司机能侃,不过也有态度差的。

家园 关于上海的路名

上海很早就成了一个大城市,当时上海有各个国家的租界。

各国在他们的租界内造路,路名通常就是这个国家的人名

或地名。比如,法租界内的霞飞路就是以法国元帅霞飞

命名的。49年上海解放后,租界统统收回,这些带着半

殖民地遗迹的路名当然也都要改掉。当时共产党作了一条

规定,不准以人名为路名,这是共产党自律的表现。上海

改名的规定是东西向的路用全国各大城市名,南北向用

全国省及自治区名。比如东西向的大路有南京路,北京路,

福州路,延安路等,而南北向的则有西藏路,四川路等等。

这个改名主要集中在原市中心,从人民广场到外滩这一块,

其它很多路名还是延续了旧名字,如晋元路(记念谢晋元

八百壮士守四行仓库),张自忠路等等,这些直到文革才改掉,

现在又改回来。现在上海越造越大,新的路名不再遵守原来

的规定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