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北京话 (一) -- 渔樵山人

共:💬63 🌺1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三青子在了

应该是那儿说那儿撂吧?

刺头儿,找不找北也是应该收的

继续
家园 点补:应该是垫补吧
家园 把姑娘上了也叫“办”

“拌蒜”脚下不利索都可以叫拌蒜。不局限于累或罪。

“拔份儿”不是高人一筹,应该是长面子的意思,“真给咱哥们儿拔份儿”

“暴”是不是过量。迅猛,饱和的意思。“暴搓”不是吃的过量,是又猛又多又香,“暴揍”,也不是打得过量,是打到承受度达到饱和。

“起腻”也可以指腻腻歪歪、癞癞唧唧,死缠着不放的意思。“丫老跟我这儿起腻”

“挂落儿”算不算?

家园 上花 上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家园 注释

小力笨儿:小力本儿,这个是山东话里的,在传统相声中还能找到根据,比如刘宝瑞的“扒马褂”里就有,他学便宜坊的小伙计送鸭子一段,就把是用小力本儿称呼的,从中可以透出京菜源于鲁菜的渊源,相声中学小伙计时用的就是山东话。

唏溜儿:也写作吸溜儿,不单指吸溜鼻涕(清鼻涕,尤其是冬天的时候,这时应该不带贬义),还有喝较烫的汤或者粥的时候,顺着碗边儿喝。

雁么虎:写作“燕巴虎儿”(注意,巴读轻声),有儿话音,意思没错,小时候大人吓唬说要少吃盐,否则吃多了盐就变燕巴虎儿了,呵呵,也有说燕巴虎是老鼠吃多了盐变的,大概是觉得这俩动物脸部长相有点像。所以,从这个意思来看,我非常怀疑该写作“盐巴虎儿”,读着读着就变了音了,呵呵,胡猜呢,没什么根据。

晕菜:相应的还有歇菜。

一张儿,表示一百元
:好像一张儿表示十元吧,引申到现在表示自己岁数时用几张儿来说几十岁,比方,“你今年多大了”“我都三张儿了”

家园 继续注释

挑费:北京土话,指家庭日常生活里用度。
同样意思的还有“嚼过儿”(嚼读jiao二声)

挑眼了:抱怨别人办事不合规矩

挑理儿:也是抱怨别人办事不合规矩,但主要用于与人来往上,特别是朋友,亲戚上。

同样意思的还有“挑刺儿”,而且这三个词不局限于抱怨别人办事不合规矩,更多的是在挑毛病。

家园

写做“找不着北”,着读zhao二声

家园 对呀, 偶写错了

谢谢更正,花!

注释
家园 实际上应该是夜么虎儿。从晚上活动来的
家园 所谓北京话

老兄总结的这些有一多半不能算是北京话。只能说是在北京流行(过)的口头语,很多是从其他省市方言中借用过来的,更多的是北方方言中普遍使用的。

所谓的北京话得去地摊相声里找,比如郭德刚。听了他的相声才知道“Pie3 Lie1”是个什么东西。

哈哈,想起北京话里一个著名的外来语:lou1 lou。一直觉得是英文的音译:look, look。

注释
家园 这不是过去票子面额小么!

最大的十块。现在百元大钞满天飞,咱也得与时具进不是。

家园 北京话本来就是北方话的一个分枝

单纯从用字,用词上来说,确实是有很多是北方话中来的。作为一种口语,北京话的味道是不能用文字来说明的。至于说想听老北京话,郭德纲的相声实在不能算是一个“标准”。建议找一找当年石挥演的“我这一辈子”听一听。

苤蓝对老北京人来说实在不能算是什么新鲜东西。

说到瞜,那可不能算是外来语。从东汉的说文解字,南朝的玉篇,到大宋重修广韵,集韵,到康熙字典都有收录。字义也都作看,视讲。

家园 果然,有功力。我家倒是有康熙字典,但从来没打开过。

感觉,从人艺很多话剧(至少十到二十年前的)中可以找到北京市井方言的改良版本。石老的这个,虽然经典,但看着实在太心酸。

苤蓝这个倒是常见,但读的时候走小摺这么厉害倒是在郭的相声中第一次听说。连我老婆这种四代土著都没反应过来。呵呵。郭的相声印证了一点,很多北京方言的读法,用法来自天津。或者说是相互影响吧。

说实话现在真应该下大力气保留一批影音材料。如兄所言,随着拆迁和南城改造,所谓的北京话会慢慢的消失。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很多偏怪的读法用法本来就是以讹传讹。但很多儿时的记忆融在了那些熟悉悦耳的乡音中。当儿时的大街小巷为高楼大厦所取代,儿时的朋友各奔东西,这乡音好歹能慰藉一下乡愁。如果仁兄有兴趣整理一下,我可以助以人力,物力,财力,顺带联系出版社。

家园 过奖了

人不在北京,这种事情遥控是做不来的。要是老兄有心的话,可以在北京找个大学做这个。找个博士生领队,两三个硕士加一批大学生。把老城区分一分,一人一块儿,连访谈带收集一些老相片,挖的深一点儿,花个三年左右的时间可以做很多事了。民风,民俗加上胡同的演变,可以出一本儿非常漂亮的书。只要做事的人不是太贪心,这么一个项目也不会花很多钱。

家园 这句话还没写完呢:

业障:作孽、罪过。

【注】也用于形容

这个“业障”,有时候也约等于“神经/有毛病/不可理喻/吃饱了撑的”,关系亲密还都大大咧咧的人之间有用:放着电脑不用还拿个笔划拉,你业障啊你!

这是我认识的一个地道北京姑娘的口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