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台湾:诡异的广告 -- 陈郢客

共:💬111 🌺25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想起当时SC上的一个八卦,祥瑞的中国

有人把所有来访中国的外国领导人都列出来,最后发现没有几个好下场的,从而得出了祥瑞新中国的结论,好像福田刚访问过没有多久吧,回去就下台了。

家园 老大,这是要干嘛
家园 Hiahiahia Can't you see

I'm demonizing America here?

It's a long and dreadful job, and totally unhealthy I might add.

Anyway if western media can do this to China, I'm more than determined to work it on US.

Work It! Work It!

家园 何苦来,

还是拳头说话。

家园 Nononono, don't phunk

with my heart - so a wise woman said.

I don't like "拳头说话", I'm a peaceful person and have a big heart, I'd much prefer "说话" with tongue.

LOL

家园 lol

和平者自和平,暴力者恒暴力。

家园 各抓各的

俄国实在不安分,不然就是我国的加拿大,唉,多可惜,俄国人人口那么少偏偏喜欢到处占地盘,手法还都那么糙,无语。应该想点办法让他们的人口数量和素质持续下降,比如对出口的伏特加不收关税什么的。

家园 陈mm巨笔如椽

一向景仰的紧, 只是这篇有点泛阴谋论了,反而损害了说服力。你觉得呢?

家园 每一个做过XX事的人最后都死了,

是否可以认为:祥瑞XX事呢?

家园 花,你可真狠!

台湾的统计局喜欢按照20%等分区分社会阶层,按最富裕的20%与最贫穷的20%的收入比例来看,台湾的贫富差距在东亚范围内其实还远远说不上太大,比起香港或者新加坡来反而是显得“和谐”得多。但对台湾下层民众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 说明现在的台湾社会分化远远还没触到底。

有的是苦日子等在后面,直到两岸人力价格相当为止。

这个思考问题的思路不错!

家园 那个本来就是搞笑的,不过看那些访华的挺有意思的

现在sc大姨妈中,没有办法使用搜索命令,找起来还真挺累的,翻了快30页总算找到了,大致传些内容吧。

1966年2月加纳共和国首任总统恩克鲁玛访问中国期间,加纳发生政变,后来恩克鲁玛流亡几内亚。

1970年7月2日西哈努克亲王访华,还未到北京,柬埔寨发生政变。

1971年10月,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访华,1974年爆发政变被废黜,1975年被杀。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6月17日,水门事件爆发。

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建交,1974年11月因洛克希德贿赂丑闻下台。

1972年11月5日至12月12日,阿尔巴尼亚国防部长巴卢库率军事友好代表团访华,1974年7月,被指控进行反党活动而解除党政职务,开除出党,交司法机关审理。1975年11月被处决。

1973年9月11—17日,乔治·蓬皮杜总统访问中国。他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法国国家元首,也是西方国家元首访华第一人。1974年4月2日因白血病在巴黎去世。……

1976年5月27日,在毛主席逝世前四个多月,带病会见了前来中国访问的巴基斯坦总理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1977年7月5日巴基斯坦政变,布托被监禁,1979年4月4日被绞死。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1980年卡特在大选中失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一个击败执政党然后再下一次选举中就被击败的总统)

1982年3月24日,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讲话,发出了中苏解冻的讯号。当年11月,他死掉了……

1988年10月,齐奥塞斯库来华访问,1989年12月罗马尼亚政变,齐奥塞斯库被枪决.

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1991年苏联解体。

1992年1月,中以建交。当年,执政的利库德集团被赶下台,上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拉宾。

1992年8月,中韩建交,9月总统卢泰愚访华。第二年,韩国大选,执政党败给在野党,2年后,卢泰愚总统成为第一位被送上法庭的韩国总统。。。。

1998年6月25日-7月3日,克林顿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1998年10月8日,美国众议院以258票对176票通过了一项决议案,批准对克林顿总统进行不加时间和范围限制的正式弹劾调查。

1997年5月,希拉克访华,6月所属的保卫共和联盟在大选中失败。

1999年7月8日至10日,日本首相小渊惠三正式访华,2000年4月2日突发脑溢血,5月14日死亡。

家园 其实因为

来中国的人太多了

家园 【文摘】美国在想些什么?——台湾人写的。

美國在想些什麼?

因此近幾年美國對台的兩手策略是檯面上支持泛藍,如2006年高規格接待馬英九以及2007年九月份國務院通過副國務卿內格羅蓬特、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亞洲事務資深主任韋德寧和美國副助理國務卿柯慶生三度密集警告入聯公投是改變現狀的“台獨”公投。但美國檯面下卻是支持獨派,並協助策劃08年322公投案,及航母支撐扁政府抵抗公投案過關宣佈台獨後的中國可能進犯。

二、軍售逆轉過程

由於台灣獨派與美國政壇支持台獨的主流派,自幾年前即開始策劃的入聯公投案失敗,讓美國三艘航母戰鬥群自去年起的夏威夷外海演練,至今年的322至520戒護台灣獨立白忙一場,以布希為首支持台獨的主流派極度失望,且對台灣民眾的民族性如此懦弱不敢經由公投來表達對中國說No的想法感到生氣,且更在藍軍杯葛軍售案高達50餘次的情況下,讓美國瞭解到:

台灣在阿扁執政下的自我防衛決心應無問題,但卻因:

1.藍軍已看出武器價格偏高的不合理而提出質疑;

2.藍軍懷疑扁與美國檯面下有支持台獨作業的密謀;\

3.藍軍發現322公投日起的航母戒護台灣明顯為支持獨立公投的舉動;

4.藍軍因為美方暗中支持獨派已滋生反美的情緒等,

至少四個因素,而出了問題!

四月份筆者於「公投前的英美國及520前的馬英九」一文已預先提出警告:「兩岸的交流是否失控到美國必須考慮放棄售台高度軍事機密裝備?甚至以後的軍售?」,果不其然,從夏馨斬釘截鐵的:「布希總統已批准的軍售案絕對不會撤回」,演變到今天完全相反的結果:「國務院、財政部、駐北京大使雷德三大系統反對美國對台軍售」及「國務卿賴斯與國家安全顧問哈德利已決定暫停對台軍售」。各階層或媒體管道更片斷式的傳出緩頰說詞:

1.美軍太平洋總司令基亭表示的「軍售暫停係鑒於兩岸關係漸趨緩和」;

2.華盛頓郵報:「台灣當局曾私下要求不要送出軍售通知,因為台灣正就推動周末包機與擴大觀光之事與中國商談」;

3.世界新聞網社論:「2007年底當時即傳出布希總統不再如前支持對台軍售,以期穩住兩岸不致因民進黨推動法理台獨而更見惡化」。

四、凍結軍售的真正原因

所以,凍結軍售的核心答案,顯然就是一般人都看得出來的:「反對統一、支持獨立」,這與新加坡「海峽時報」前中國特派員程翔0619撰文披露的「喬治城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唐耐心承認,美國已經檢視了幾個預防兩岸統一的可能方案。」完全符合!

由於政治人物、媒體或分析家多非軍事體系出身,無法感受天上飛、地上跑、海面航、水裏躦的各類美式精密武器系統,有朝一日因為兩岸的融冰而將與對岸觀摹交流或「互訪」的不可思議!這就是美國人的感受!美國智庫知道了馬二年不訪中的政治承諾,但二年後呢?即便馬總統提出了「這輩子恐難看到統一」的口頭保證,你是美國人你會如何?

家园 这个人入戏太深...本身就有点仙了

大概在岛中找到如此立场鲜明的桶派活跃人士不容易,所以反复被大陆坛子捉来当天兵

但并不能为您的论点增添多少说服力.

Just My 2 Cents

家园 军售这篇文章很有见地

"很多河友军售上太承美国的情了"--这个提醒也非常好.

只是"巴基斯坦有变;马英九政府遭遇830;日本福田康夫辞职;泰国爆发“颜色革命”"是否都是美国链条中的一环, 值得商榷.

所以,"美帝的绳越勒越紧了"---恐怕有点言过其实。毕竟经济衰退,格鲁吉亚,大选,对美国来说是更重要的课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