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LG原创】[乱拍,胡侃]北京胡同 -- 北宸

共:💬36 🌺9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仙吕·一半儿】北辰mm眺西河

妞妞喜欢一半儿,咱高兴还来不及呢,一大早就爬起来升火做饭,把另一半儿赶紧地蒸了送到:

[FLY]谁家俏女眺西河,

倩影轻盈惊皓娥,

翠柳犹垂携潋波。

笑涟涡,

一半儿开心一半儿

[/FLY]

关键词(Tags): #心海涟漪
家园 花你,真有才。:)
家园 mm开心最好
家园 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可实在不能一概而论

有一些保存的好的四合院儿确实是有保存的价值,可绝大多数胡同和胡同里的院子都可以说是年久失修已经没有太多保存的价值了。事实上,那些被画上拆的房子里的住户可以说是幸运的。现在北京市已经不再做官方的整体拆迁了。这对于那些保护北京胡同的人也许是个好消息,可对于住在胡同里的老百姓来说可以一点儿都不过份的说是一个恶梦。

家园 不能只靠拆吧

老建筑拆了就永远失去了。解放初北京的交通急须改善。旧城墙碍事,拆了,建二环。 过了五,六十年回头一看。后悔了,二环堵得一塌糊涂,跟所有的大城市一样。那无双的城墙可再也回不来了。

胡同里老百姓的居住条件确实需要改善。但不能只靠拆。其实后海的改造是个相对成功的例子 - 老住户搬去住楼了。胡同改成酒吧,茶馆,餐厅招揽游人。当然不是所有的胡同能象后海那么改。这就要ZF和大众的智慧了。

家园 我一直觉得北京如果没有拆城墙,会堵车更厉害

只要上班都在市中心的这个思路不改变,只靠那几个城门疏散人流和车流,那不堵车堵得一塌糊涂才怪。

家园 几个城门?拆之前就不止几个了,而且有别的办法

和平门,北小街豁口,新街口豁口等等怎么来的?都是拆出来的路。

当时梁思成等人的意见是在海淀一带盖新城,政府机关什么的都搬到那去,跟德里和新德里一样,把老城整个保留。现在来看他的想法很有道理,北京堵车主要原因还是城里人口机构太多,上班全进城,下班全出城,整个城跟摊大饼似的越来越大;不堵车才怪,修路也不管多少用。用他的方案多建几个卫星城,中间用城铁地铁公路一连上就能比现在好得多,现在只能靠玩命修地铁和调整公交系统来解决交通。

家园 自然是这样。以西安为例,城墙保存的最为完好

现在也必须把政府机关以及居民往城墙外搬迁,否则交通压力根本受不了。如果考虑到北京城墙内的人口比西安的要多出好几倍,而城门和豁口的数目又不到这个倍数,情况肯定会更糟。

很可惜当年没有用梁老的思路,不然北京一定会比今天更多古都的风貌。

家园 当时说是没钱,还有观念问题

TG当时没那个知识水平,没辙;毕竟修新城非常花钱,都认为不如用现有的房子算了,反正城里房子有的是。结果当时不舍得花,现在得花大钱。。。

家园 前门新建的那个大师栏

前门新建的大石栏么?奥运期间特意去看了。

唉!那个新呵 新北京!

除了全聚德开门,其他的还都管着呢。

不过后面的胡同还都健在

家园 同意

北京的很多胡同都很不方便。拥挤,卫生条件很差。。。

保存那些有价值的胡同四合院就可以了。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一般一般 世界第三
家园 提醒我了

老胡同缺点多多: 窄小拥挤甭提了,就说冬天上厕所,现代人多半都过不了这关。

让我想起来当年王菲为了窦唯,搬回胡同住。窦唯这个兔崽子。。。

家园 大栅栏对面的鲜鱼口

那里一片一片的明清旧商铺的建筑,全被潘石屹给拆了,号称要建设新前门,最后修了一堆四不像的东西。崇文区宣武区没有钱,所以让开发商可劲折腾,像西城区和东城区有钱的紧,人家就要保护古建筑,不一样的。以后南城就没啥胡同可看了。如果最近来北京前门里面还有一大片可以看一看,不过再要是晚,估计就都拆光了。

家园 那叫大栅栏

读音到确实是大栅(shi 2声)栏(lan 4声)

fixed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