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组图】【文摘】湖南吉首非法融资暴动事件 -- 观望者

共:💬46 🌺6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早年我在吉首做过一个项目

对当时的政,企,民有一定的了解.看到这个新闻,一点也不惊讶的.

家园 温州大概就有
家园 观望ing
家园 我看这事和蚂蚁是一回事

集资是非法的。这事90%以上的人都心知肚明。但签一个合同来把非法转为“合法”,就是在抓法律的漏洞。大家都在赌:其一是赌集资者真的有法子获得那么高的利润;其二是赌自己接的不是最后一棒。

记得一个养蚂蚁的,在发现利润没有按时到帐的时候就感觉坏事了。为什么这么小一个事就懵了?因为他早就知道这事是个危险的事情,是违法的。

蚂蚁那件事情之后,有个自称公务员的在网上发帖子,说事发之前,政府无法插手。这话是否有理我不清楚,因为避免民众损失是政府的义务,但有一句话说的还是有理的:“如果政府下令在组织者破产前查封他,他就可以把一切责任归于政府,鼓动所有集资者上街去闹。”现在是组织者自己倒了,集资者还要闹的不可开交,如果是政府把组织者给收拾了,组织者一鼓动,那会闹成什么样子?

对于那些真是以为自己在“劳动致富”的受骗者,我是同情的。但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因为谁都不是傻瓜。五六年前就有人劝我家养蚂蚁,当时我是一口拒绝。随着年头的增多,一年一年的人家总能拿到利润。看的我也是心痒痒。觉得自制力一年不如一年。估计大多数人也都和我一样。开始还能控制住自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侥幸心理就出现了,渐渐就发展成赌徒心理——博一把大的——很多把房子抵押出去借钱集资的不就是想大赚一笔然后走人嘛。不过,愿赌服输。你明知道是违法,明知道是赌博,赔了还要政府买单?这要求也太高了吧。说句不客气话,让全社会出钱助学助贫,这很正常;但让社会出本钱给你赌博??

这种事情出了,政府的处理方法一般是捂着,尽量淡化。我倒是觉得可以考虑把这事狠狠的掀起来。大规模的报道一下、讨论一下。这种事情组织者走的路子基本都是一样的,全给他挑明了,他们做事就费劲多了。政府总是遮遮掩掩,我倒是怀疑是不是这种事情太多,政府怕一次全爆发会引起社会动荡,所以只修理冒头的。另外十多年过去了,立法还跟不上?莫非这种非法集资就不能在组织者崩溃之前治理?还是一些政府官员觉得治理起来太麻烦,等组织者自己崩溃处理起来反而简单?有没有对法律比较了解的帮忙讲解一下?

家园 愿望是好地

但从历史类似事情结果来看,接最后一棒的基本上就是血本无归。

家园 政府捂着是因为基本上就是政府内部人牵扯在里面

你以为随便哪个就能搞集资?查查历史上的集资大案牵头的都是谁。

家园 湘西的民风本也比较彪悍。
家园 会不会血本无归要看能追回多少,肯定会亏一部分

也难免有人血本无归,如楼下某位兄弟所述。

家园 未必

政府凡出事必捂,

有时候也不能怪地方

因为都有规定,上级未同意不能对外说

家园 还是股民比较爱国,打落牙齿和血吞.一个闹事的都没有
家园 买涨不买跌只是对炒房客而言

现在市面上的有效需求大都是自住的,买涨不买跌不适用。看看市面上哪个盘是降价无效的?无效的都是暗降,什么送这个送那个的,要不然就是只降那么一点点,到皮不到肉,有人鸟才怪。真正打明招牌降价到位的,哪会无效?前期业主退房?哪条法律规定他们可以退房了?只要降价到位,楼盘迅速售空,他们闹事也没地方闹去。

看看国内几大房地产网站上面某些房地产商的博客,我觉得某些人确实还在做着房价企硬的美梦——而到目前为止房价也确实还是高企的。

-

家园 还是政府不作为

非法集资这种事,要做就得宣传,没法一直私密下去的,

政府完全可以早早发觉,早早下手铲除,

这样牵涉的人少,社会影响也小

但现在政府不作为,参与人少的时候装做不知道,

参与人多了又投鼠忌器,更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有现在的局面

政府不作为的一个原因在于有公务员参与其中做保护伞;我觉得更大的原因在于尸位素餐,明知不对却不及时采取措施制止

家园 政府不好管是因为这种非法集资实际上是民间融资的一种渠道。

法律频道倒是有不少揭露非法集资的,但是大范围的宣传是没有的。

政府不好管是因为这种非法集资实际上是民间融资的一种渠道。不成功的不少,但是成功的也不是没有。如果一开始就压,老百姓会觉得你这是在断他们财路。而且这种风险巨大的非法集资资金流动很难控制。投资人多半都是偷偷地把资金投进去,而且以现金流为主。这种监管难度实在不小。

每每银行紧缩银根,就会出现非法集资引起的社会动荡。我看各地政府还是应该掌握这个规律,做点事先宣传,至少要让人知道其中的风险。

家园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非法集资都是贪字当头,不劳而获充!!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非法集资都是贪字当头!!

此种事件农村不少,一般都是小规模的;十几万之类;

我老家小镇上就有,一个商店老板好像1万元一年利息2000还是多少忘记啦;反正不低;借钱时名义1万,实际是8000元;结果,借款太多街东墙补西墙,几十万窟窿补不住,近60的老人偷偷处理家产一跑了之;后来,公安机关通牒,5、6年不敢回家;好端端的家庭被毁了,其老婆每年孤苦伶仃,儿子们虽然和老父划清界限,但是还是很多债主每年到子女家讨债;由于非法集资规模不大,所以影响不大,也没有人去堵政府好像;参与者也是各行各业都有;

当中,就有我老爸的几万块,还好是家里存款的部分而已,无碍大局;每年回家,也经常听说讨债人在追踪借款人下落,父母虽然也参与一些追讨谋划,虽理亏,但是也知渺茫,权当烂帐;

事实上,农村经商,银行借款不易,大都高息借款,只是一般都是规模不大,有借有还,所以没有出什么乱子;

像楼上所述,集资规模太大,政府应该有所觉察,但是那时候及时制止或者限制,导致风险陡然增大,窟窿补不住,而出事;

对于非法集资,我以为,不能全怪政府,人的贪欲过盛所致,太想不劳而获;如果都这么致富,我看国家是没有前途;有点类似,西方通过打劫或者战争,转嫁危险;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有类似问题,没钱人都贷款买房,结果规模一大,而世界形势变了,没法像以前通过对别国的金融风暴洗劫来转嫁危机,现在其他国家都很警惕,规模的小国家不够塞牙缝,大的如中国现在也变成一豪强,没人买单,次贷危机迟早爆发,虽然也转嫁部分危机国外,但是杯水车薪;

家园 未必是这样,很多是谣传

当年我父亲也是听到了种种谣言,才放心将钱投进去的。觉得跟着领导走,还怕钱没有?

实际上,那是集资者打的招牌。参与非法集资的公务员以中下层为主。

其实也是小人物才会参与的风险赌博。领导有领导发财的路子,犯不上冒这么大的风险。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