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周末经济观察】资不抵债,给我顶住 -- 陈经

共:💬101 🌺43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首先没人会否认封闭经济中国会运行不下去,同样封闭经济任何国家都可以循环下去,只是各个国家发展不平衡的而已,回到古代各国其实就是封闭经济,就在30年前中国也是封闭的经济,其结果大家也看到了,是能循环下去,可是非常落后与贫穷。只是到亚当的国富论提出来大家才意思到贸易能创造实际财富而不是简单物品交换。

在这次全球化运动中,中国无疑是最大受益国。如果走回封闭经济时代,中国也无疑将是最大的受害国。

贴一篇我在过去写的关于全球化的文章:

说说全球化

不久前读到“新闻周刊”里的一篇文章“Outsourcing Your Heart” (外包你的心脏),文中谈论到某些医疗手术治疗外包到发展中国家比如新家坡印度的可能性来降低医疗成本费用。这引发了一阵新的对”全球化“讨论的热潮。

全球化的概念由哈佛教授西奥多·莱维特于1983年在其经典论文“Globalization of Markets“(全球化的市场)提出。如果要追溯自由贸易则要首推当代西方经济之父亚当斯密斯的于1776年出版的著作:“The Wealth of Nations” (国富论) ,这本书称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 亚当斯密斯认为贸易是一个贸易双方都获利的总合不为0的游戏。

俺先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打个通俗比方,一个电工和一个油漆工各有一栋相同的房子,现在都需要装电线和刷油漆。下面是他们各自的工作效率:

装电线 刷油漆

电工 10 小时 15 小时

油漆工 20 小时 18 小时

毫无疑问,电工在两个工作中都占有绝对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油漆工还有没有相对优势呢?答案是肯定的。看看下面比较结果:

没有贸易 贸易

电工 25 小时 20 小时

油漆工 38 小时 36 小时

很明显,即使是没有任何优势的油漆工也能从贸易交换中得到利益,总和的结果是通过贸易两人能用56小时完成两个房子的电线安装和油漆工作,比没有贸易的63小时提高很多。这就是亚当的社会分工和贸易的出发点,由此我们知道贸易确实可以产出财富。

如果全球化为给大家都带来财富,那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会反对呢?原因自然是全球化远远不止电工油漆工的例子那么简单,在有国家和某些阶层得到巨大利益的同时,也有国家和阶层受到很大的损失,所以反对和支持都有道理,看从那个角度来分析。更加重要的一点是全球化已经不仅仅是商品资金的交换,传统的贸易方式是各自在自己国家生产然后进行贸易。现在是把工厂开设到有廉价劳动力的国家,产出产品再返销回来;同时因为通讯(互联网和电讯)技术和交通的发展(现在从洛杉矶到北京的时间相当于过去洛杉矶到纽约),人才市场也开始全球化,也就是我们所关心和焦虑的外包。

那么总的来说,那些国家和阶层会从全球化中获利呢?毫无疑问,第一受益的集团是那些跨国企业的资本家,第二是那些资金和外包流向的国家(host countries)比如印度和中国;受到损害的是外包国如美国以及外包国的中产阶级们。有人问美国的大型跨国企业从中得益美国怎么会是受害国呢?我们来简化一下这个问题就很清楚了,假设美国只有一个大型跨国公司,外包前公司年产值100亿, 盈利10亿 (10%利润),成本90亿,其中60亿为工资,30用于原材料设备租用厂房运输等等。 假如外包以后工资大大降低为40亿,总产值不变,那资本家就盈利了30亿,比原来的10亿多了很多。可是40亿的工资不是用来发给美国工人,而是到了工厂所在国比如印度,这40亿工资会被用来购买房屋食品等等,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造就更多的就业机会,其实不光是40亿的工资,另外30亿的成本也在当地使用,购买原材料,购买设备,带动一系列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和良性循环,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服务业外包居然能把整个印度经济带动起来的原因。这些好处美国完全得不到,所以资本家是多赚了20亿,可美国损失了70亿。

有人说工作外包出去和被我们这些移民进来抢走是一样的,这是错误的,我们工作得到的收入会在美国消费,买房买商品,这些经济活动会刺激美国的经济,从而造就更多的诸如房产家具电器食品通讯等行业的就业机会。而外包出去的工作对美国经济的毫无刺激作用。

有人会说那美国人可以转到别的行业去啊,现在美国失业率不是才4.4% 吗?还有因为外包,我们买东西便宜了啊,所省下的钱用于购买别的商品同样也刺激美国经济发展,这也确实有一定道理,我也不太明白美国失业率为什么会这么低,不知道这样低的失业率能保持多久,这里面因素很多很复杂,是好是坏,我们拭目以待吧。而且美国是个自我矫正机制比较完善的国家,一旦意识到问题,比如失业率攀升,相信会有相应的策略和正策,比如民主党就曾提出过对外包企业征税。

最后从个人利益角度出发,我们要看到不管全球化的结果是什么,我们将面对的是全球的人才市场竞争,光抱怨是没有用的,必须提高自己的技能,以应对这种竞争,这才是我们必须做的。

家园 这就是中国的聪明人

老子有地,有人,就有的混

老百姓懂个屁

心志高远,勇迈古今

挺着就是,那么改不改革,开不开放,没区别啊

区别还是有的,权利在握了,我说什么是什么了

这算精英?!

家园 国际贸易

我不否认中国的确在全球化中获得了很大的好处,而且我也不希望中国去走封闭化的道路,但是,并不是所有情况下自由贸易都是好的。要是真的进入全球的大萧条,西方要比我们惨的多,毕竟,中国出口以必需品居多,进口的是技术(并不是真正的高科技)和奢侈品。

比较优势原理是有一定的隐含假设的。回到那个模型,假如电工还会生产手机,而油漆工不会。那么,电工就会按照油漆工的心理价位,而不是他生产手机的成本去出售手机。那么,手机贸易的结果就是电工从贸易中得到了好处,而油漆工没有,或者说,在技术上有垄断地位的人得到了贸易的全部好处。当然,实际的国际贸易情况不是这么极端,总的说,欧美发达国家从自由贸易中获得的好处比中国要多。

一个比较现实的例子就是手机的3G网络。如果全部开放市场,那么不可避免中国只能采用欧美的技术标准。现在中国采用了自己的国家标准,结果很可能就是和日本一样,中国的手机和欧美的不再通用。那么比较这两种情况,中国的所得就是国内企业在国内市场份额上有所提高,但是丢掉了国外市场的份额(本来就没有多少)。在技术上,自己的标准一般说不如欧美标准先进,这块损失要落到消费者头上。但是在专利费上,就不用交那么多了。总体来看,这个情况属于肉烂在锅里,而不是给别人吃了。

贸易要扩大,环境要保护,金融要发展,但是这些事该怎么做可不容易说得清。什么事情都信西方的说法,那肯定要被忽悠,一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

家园 回到最common sense来吧

如果一个国家内部发生危机和饥荒,是富人惨还是穷人更惨?穷人刚刚解决吃饭吃肉问题(很多国内的农民就是这样),一旦经济倒退就连饭也吃不饱了。而富人需要削减的是少养宠物,少旅行等奢华享受。

退而广之,如果世界发生危机,富国穷国谁更能熬过去?

中国的产品没有自己的品牌和技术,现在能销售到国外市场完全是因为国外的品牌,而在“为人做嫁衣裳”中得到微薄的利润。一个在美国卖10美元的巴比娃娃在中国的离岸价仅是2美元。我们有多少是自己能控制的?一旦发生经济危机,我们连这两美元的生产和约都拿不到,迎来的将是大量的失业和倒闭,现在发生在珠三角的就是这样。

当然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也将是巨大的,估计明年失业率会到9%,美国人现在已经开始慢慢减少额外消费,但要知道他们本来完全没必要这样消费和浪费,所以也是回归自然。拿自己做例子,十年前我的工资只有现在的一半,就算回到十年前的收入,并不会对我的生活带来很大冲击,而我的收入在美国是非常普通的。再拿我国内同学或者我哥(大学教师)做例子,他们都勉强能维持生活,回去叫他们做出租都舍不得,削减他们一半的收入会是什么情形?

家园 你太小看美国了
家园 不是我小看美国

主要是民族,没有一个单一民族,一旦陷入危机,可能会分解。

家园 No. In God we trust
家园 削减他们一半的收入会是什么情形?

他们会骑自行车。甚至走路。私人小汽车和出租都是奢侈品,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就是这样。你可能在美国呆久了,觉得是基本人权了。

家园 资源性的饥荒美国是不会有的

美国有大量抛荒的土地可以开恳,有大量矿产和黄金可以到国际市场换取食品。美国要出现饥荒,除非内乱造成政府失控。

家园 看来忠言很逆耳啊

我只是提醒大家不要盲目乐观,亏钱的感觉不会好受。

回头看我3月28日在此坛给大家的一个提醒,如果大家小心了又何止于有今天的亏损?同样的,我曾在上证1200点时叫我国内的朋友进场。

==========================================

我对资金需求的看法 [ buzz ] 于:2008-03-28 06:54:50

关于资金供应,这是我在去年8月的一个粗略计算。后来A涨到6000,超过我的预期,不过后来一解禁,流动股量大增,要抬高整个股市的资金需求就大了很多.

One thing on how A shares near future, when A was at 4200, the value of chinese (both shenzhen and shanghai) market is 17 trillions, equal the total saving in the banks. WHen A at 4800, the value went up to 21 trillions, roughly about 4 trillion for every 800 poins. So theoretically in the near term, if all the money from banks is moved to the stock market, A share can be at 8000 at most. Considering the possiblity of emptying bank is 0, A up to 5000 is quite high and the upside is very limited because there is less and less money supply from the banks.

家园 我也有同样的问题。

大概,日本还是没有美国的影响力,97年又把东南亚势力圈给丢了。所以自己国内的问题,只好自己扛。

美国不一样,自己国内的问题不用自己扛,而是有整个东亚撑着。

中国现在什么都自己扛,但是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我们希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