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南洋先贤可以含笑矣-看中新自由贸易协定有感 -- wage

共:💬104 🌺29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关闭南洋大学,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当时南洋大学里面共产主义思想比较盛行。

五十年代的时候,共产主义还是很流行的。

对李光耀来说,这个不是华人与洋人的问题,而是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问题。

家园 反对

反对,不要忘记上一代海外华人曾为抗日付出了许多。。

家园 当时?

南大关闭都是70年代末的事情了

华校生对李家的仇恨到现在都没消。

南大关闭后,PAP打广告要招标拆毁南大的牌坊,结果硬是没有一家承包商去应标。

家园 新加坡是在05年之后逐渐向中国靠近的

而且靠的非常快,这与近几年中国经济蒸蒸日上是有着必然联系的。新加坡政府很现实,可惜潜台词就是不会成为你可靠的盟友,一切利益为上。

最直观的转变从超市里就能看出来:05年以前大多是英文标签,现在已经转成英文中文并重。08年更是在某些产品的外包装上直接印上了大大的中文。蒙牛伊利都出现在货架上而且销售不错,可惜。。

今年奥运会前夕,新政府更是发起了学中文活动。请参加奥运会的新运动员代言,拍了很多公益广告在主要频道播放,号召新加坡人学习中文,到北京参加奥运会。其背后的意义不言自明。

如今的南大校园,依然没有从被阉割的创伤中恢复过来。虽然到处是漂亮的建筑,全新的环境,可是已经没有了当年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在校园中听到的大多是英文,当年的华文高等学府不复存在。

反观新加坡国立,近几年受中国的影响不断加深。一个是吸收了大量的中国留学生,导致如今校园语境基本被中文环境攻占。在校园里转一圈基本上可以听到中国国内大多数的方言。新加坡人也更加愿意用中文交流,这不光是指和中国人用中文交流,新加坡人自己群体之间也在不自觉的转向中文语境。而且,如今有个不起眼的趋势就是新加坡学生觉得用中文签名更加时尚。

另一个就是教育交流不断增多,每年大批教授到中国参观访问,中国也有很多教授来新加坡交流。随着新加坡教授对中国发展的正视与肯定,其手下的华人学生也对中国逐渐产生了认同感。

如今的新加坡下层民众其实对未来很迷茫,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他们知道自己是小国,他们知道自己不能左右国家的未来,一切都受制于外部大环境。

所以2000年的那个调查其实是一种发泄,一种没有出路的发泄。当时中国在亚洲的声音还很小,而欧美和日本正值光彩夺目。在这种现实下做出的选项,有那样的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说个笑话,前段和某个新加坡年轻人聊天。他开玩笑的说你们中国打过来的话,我第一个给你们带路当向导。。

此一时,彼一时。

反对
家园 现在呢?

我不曾忘记历史,但我也没办法无视现实

家园 给你一个链接 - 转自百度

南洋大学是由马新民间华人自资创办。1956年3月,南大开课,大学课程以华语讲授。

南大成立时,李光耀是属于反对党的人民行动党秘书长,在议会中是反对党领袖。从当时起,到日后担任总理,他对南大都抱持负面的态度。

李光耀认为,南大毕业生未具备掌握英文的条件,他们未必能够在政府部门或私人领域谋得一职。基于这种待遇差别,华校中学生当中引发的颠覆活动,会蔓延到南洋大学去。

他更指出,新加坡华文中学生联合会将由南洋大学学生会所取代,后者的成员具有较高层次的才智、纪律和成熟度,它将成为共产党渗透的中心,也是马共干部的滋生地。

李光耀的“恐共”情意结,使他和南大发起人陈六使对立。他认为陈六使是华文沙文主义者,也是支持共产党的百万富翁。

李光耀承认,从他于1959年出任新加坡总理以来,就等待时机对付陈六使。

不过,由于必须照顾受华文教育者的感受,以及继续取得华人社会的支持,李光耀一直无法对陈六使和南大采取行动。在执政初期,他的教育部长杨玉麟向内阁提呈了一份报告,目的是要授权政府以管理新加坡大学的同样权力来管理南大,使陈六使无法干预南大的行政。

这个过于简单,近乎天真的报告书在内阁引起大笑,因为杨玉麟不是政治斗争中出身的人物,并不晓得华文教育是棘手的政治问题。当然,这份报告书也不被接纳。

李光耀知道华文教育的敏感性。他永远忘不了,1958年3月31日那天,从南大到武吉知马和市区的14英里长的道路上,堵满了像蜗牛般爬行的汽车,全是要去南大参加该校建筑工程第一阶段的竣工典礼。

他因此这麼说:“我感受到说华语或方言的普通民众对创办南大满怀激情。如果我们接受杨玉麟所提呈的方案,所有华文中学都会发生暴动。”

因此,他把处理陈六使和南大的计划,搁置下来。

马新合并之前,左派力量膨胀,社阵极为活跃,隐隐有取代人民行动党,成立新政府的趋势。当时英国最高专员薛尔克和专员署的人员,开始和社阵的林清祥,以及陈六使等人来往,使李光耀的安全感大受威胁,认为英国人可能放弃支持他,转而支持亲共人士。

南大学生会和陈六使也在1963年人民行动党面对最大考验的选举中,支持左派的社会主义阵线(社阵),使李光耀愤怒不已。

结果人民行动党出乎意料,在选举中获得大胜,以37席击倒社阵的13席,更使东姑率领进军新加坡的联盟,一无所获,这使他对控制新加坡内部产生无比信心。

因此,他开始对一批支持左派的名人采取行动,排名第一的就是陈六使。大选成绩揭晓的隔天,他吊销陈六使的公民权,理由是陈六使以“维护华文族语言、文化和教育为藉口,在共产党人(指社阵候选人)起草的声明上签名,谴责政府——”

此后,南大的行政权逐渐转移到新加坡政府手中,以后在1980年关闭。

家园 1963-1980叫当时

不用贴这些,我就是NTU毕业的……

家园 不是这样的

就是中国文化与殖民地文化的冲突,体现为华校生和英校生的矛盾。

东南亚共产党的影响六十年代末就已经被英国清除殆尽。

至于左派之类的和共产党还是两回事,李光耀是以反共为名打击华校生势力。

直到今天,华校生出身的那些工商业领袖仍然和李光耀不共戴天,他们现在

就是在等待李光耀的离去。

新加坡下层劳动人民对李光耀也很不感冒。

所以小李现在压力也很大,老李走了之后怎么办?

家园 不可一概而论

新加坡是殖民势力打击华人传统势力造成的。

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认同很高,他们从小接受“中国”教育的。

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华人我们要体谅,他们很不容易。

即便如此,他们中相当多的人仍然认同中国文化的。

家园 花,这是持平之论
家园 马来西亚的华人传统还是保留的不错的,不要偏激.
家园 花之,这个要分开看待的

一个马来西亚的球友告诉我,

四川地震后,他妈妈专门去了庙里祈祷,还捐了大约200欧左右的马币.

家园 看样子TG对新加坡下手也够狠的...

难道TG还打算在新加坡搞一个中文大学吗?

家园 推荐你看看这个帖子

链接出处

家园 这国家有啥好迷茫的……

就一条街长,自然是靠拢身边的大国。至于精英……精英无国界嘛,说得好听点就是精英博爱,不好听点嘛,精英就是婊子,强者皆可日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