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SaaS来袭 一 云和云的彼端 -- 闲茶

共:💬93 🌺16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花,好文章。
家园 熊仔老大说,起个响亮的名字是项目成功的一半
家园 花,等下文

看起来老兄在行内泡的时间绝对不短了,呵呵

家园 个人觉得云计算主要用途还是在协作上面

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基于互联网络的新的组织方式。

这种组织方式可能是人之间的,譬如西西河就是一种组织方式,通过西西河这样一个论坛进行交流。Wikipedia是另一种组织方式。

这种组织方式也可能是软件之间的,譬如mashup,把不同网站的数据和表现形式相关联。

这种组织方式更可能的是软件和人混合的。

家园 云计算和Grid并不冲突啊

从技术上说,云计算是Grid在Public domain的自然扩展。也就是从私有网络扩展到公共网络,从私有协议扩展到公共协议。这个是我的理解。

家园 我觉得不能说云计算是把所有计算都放在Server端

只能说通过云(Internet)来获取某些服务功能。云计算和胖客户端并不冲突。

家园 SOA主要还是一种设计思想

个人觉得关键在于两点:

1. 关注点分离

2. 黑盒化应用环境

关注点分离是我们划分服务的原则。基于关注点分离,我们合理地拆分需求,从而实现服务的独立性。

基于黑盒化应用环境,我们则可以decouple服务和依赖于他之上的其他组件。从而实现服务的可组合性。

当然SOA还有很多其他属性,但是我觉得这两点是最重要的。

家园 很有些面向对象的意思

从这个思路来看,的确有些启发。

乱说几句,面向对象,直观上看起来的确比较适合快速应用,也方便维护,但是从长远的来看,新功能的添加,很可能就是意味着新衍生类的增加,到后来,很可能造成巨大冗余。不知道会不会有这个问题。

家园 看来今天铁手比较大方,第一朵花就双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还请兄台多加指点

我远谈不上资深,只是有机会接触了一下相关的东西,还请兄台多加指点。

家园 确实有这个问题

基本上SOA的软件过程和传统软件过程已经不一样了。就像老铁你建西西河一样,从技术上来说,西西河的发展不再是传统软件过程那种一个版本替换另一个版本的跳跃式发展了,而是渐进的。用时髦的话说,就是evolution取代了revolution。这种情况下,松耦合的服务组合更合适evolution的发展。

至于到后期,会不会服务过多过滥,造成效率低下,这个谁也不能保证。不过在技术层面上说,基于Web Service的SOA的协议,基本上都不是强类型匹配的。也就是说,不需要衍生类这种概念来保证向上兼容性。

家园 确定的需求和需求的不确定性

国内企业的应用系统构建时多数具有自己的特点:无法对需求进行清晰的界定。这里有企业的受市场环境影响的因素,也有企业内部人s员素质的因素,也有管理的因素,更有软件厂商实施能力的因素。而SAP、Oracle在销售自身的产品时所附带的管理咨询、软件实施实际是通过规范企业的业务流程来满足软件的需要,软件和用户之间也在找一个平衡:既能满足业务的、管理的需要,又不会牵扯更多的流程、利益、习惯的变化。

这些都意味着企业的需求是五花八门。所以,简单的HRMS只要工资计算公式能够支持足够复杂的组合,都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就像螺丝等标准件一样,通过标准首先来进行规范化,然后才能规模化。Salessforce的成功有这样的因素在里面。几年以前,有厂商为了避免用户的核心的客户数据被窃取,在类似Saleforce的体系下讲实际的客户名称、联系方式等关键数据存放在本地,而不放在系统里。计算的时候必须要有本地的数据配合才能看到真正的数据。这种需求不知道是不是只有中国才有。。。

其实就是想说明企业中的核心系统很难被规模化,不能说企业的需求有特色,但一定有特点。

但是,SOA或SAAS是否有市场呢?我觉得有...

家园 这个还是要看应用领域

以Web Service为代表的SOA体系在企业应用里面还是很成熟的。以WSDL+BPEL为核心,开发工具和效率上都还不错,大规模的企业级应用也很多。

家园 花老兄高论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需求的定义是软件领域一个老大难问题了,五花八门的需求采集和定义方法多了去了。路数也各有不同,有试图固化需求变更的,有拥抱需求变更的,怎是一个乱字了得。

另外,关于信息系统,一直以来有一种声音,就是把某某管理思想融入某某软件,关于这个提法,羽羊一直在思考,到底要不要这样做?也许这是作成品和作平台的分野?

还没想清楚,静待老哥论之。

家园 四 百花齐鸣

四 百花齐鸣

继续更新,也希望大家更多参与讨论,多提意见看法。

前面有朋友提到原因是中国特色的企业制度决定的,这当然是一方面。不过,即使是在国外,即使是在那些号称管理很先进的公司,SaaS依然是在其他领域无所建树,这个就不光光是国情的原因,而和行业自身,系统自身的特点有关。

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大概是如下阶段:

Design ------> Engineering ------> Prototype------> Production------> Obsolete------> End of Life

简单的说就是从设计到工程再到出原型,再到量产,最后是废弃。

那么这个周期会有多长呢?

如果是飞机,这一周期可能是50年(可能更长),例如波音747

如果是汽车,这一周期可能是20年,例如桑塔纳。

如果是手机,那这一周期可能就只是2年 (所以摩托罗拉把品质可靠性做的那么好,动不动就号称能用个十年,实在是没有意义,因为手机生命周期短,推陈出新,好看好用才是关键)

那么如果是服装呢,可能就只是几个月了(当然,前提是上帝们不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

如果是中国人,这个周期最好是65年 (刚好做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哈哈。。。)

这些阶段,被称为业务流程 (Business Process),而把它实现的IT Business Application,主要是CAD,PLM,ERP。

简单说,CAD管Design,PLM管理产品结构数据 (Product Structure, BOM)和一些变更流程, ERP

管理生产,库存,销售等等。

一个飞机如果按产品结构来分(BOM),可能有70层,零件几百万,汽车BOM20层,零件几万,手机BOM2,3层,零件几百。

以上只是举了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但是各位应该也看出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独到的特点,而这,并不能像CRM或者HRMS一样用相似的一种流程套上去,而需要大量的客制化工作(包括二次开发)。

您说当前的SaaS怎么去管理这些品种各异从研发到生产再到生产销售各有各特点的玩意?(而且数据还需要流动,不能成为孤岛),不是不想管 (那几块才是企业花钱的大头)实在是能力有限,做不到。

那么将来呢?

元宝推荐:铁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