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请给孩子留下自尊 -- 喜欢

共:💬48 🌺13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吵架的艺术我是后来学的

以前是绝不会也不愿吵架的。后来是无奈,交了好多学费,慢慢就会了,也是挺有用的。

家园 都同意

从女生的角度来说,来自于先生的关爱还是很重要的,气特顺了,脾气自然就好多了。所以你得想办法连劝带哄,把夫人葫芦顺了

家园 呵呵,这个会议我开过多次包括帮别人开,开这个会有个小技巧

开会就是开大人的会,统一的是大人的思想

嘿嘿

家园 本地最近也有一个十来岁的小孩

6月份失踪,8月份发现尸体,刚刚确定是他...

还没听到是怎么死的之类的说明...

一个同事前两天也说她上中学的侄女个把月前跟一个有犯罪前科的男朋友私奔了,一个多月不回家,不见家人也不去学校上学,但是因为会三天两头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又已经满了16岁所以已经具备决定自己生活道路的权利,所以警察不管,说we need another full police system if we need to chase all these teenage girls...于是一家子急得心急火燎,问我有没有破掉那个孩子的facebook账号找出其男朋友地址的能力...

虽然俺多少有些怀疑这个事情的真实性,不过teenagers确实是一个社会问题了,国内也一样...

家园 这段话

我小时偶尔被父亲怒斥和处罚,是很伤心很记恨的,到很大年龄还不能释怀。

想起自己的童年,无言。。。。。。。

家园 受教很多,但我有个问题,就是天性问题

我不是夸我自己啊,我从小,嗯,这么说,我是家里最小的,也是最受宠的,但我小时候,中国人都穷,我们那里更穷,父母都要工作,哥哥姐姐都上学,没人在家里陪我。我不到三周岁就自己看家,要去捡柴,知道要小心水电煤气,知道不要把陌生人带到家里来等等。。。

我是小孩子的时候是很让大人省心的。我上高中的时候叛逆过,但自己也没有放弃好好学习上大学,最终也来北京读大学了。

游戏之类我很少玩儿,因为我知道那东西上瘾,偶尔开心一下也就算了。。。

问题来了。。。我觉得我这样子是天性,我哥哥姐姐上中学的时候也有不懂事儿的时候,但也没有出那么多毛病。。。我们家里孩子的这种天性,没有让父母太为难。

您和诸位河友也理解,那年代的父母是不可能象今天的父母那样照顾孩子的。。。我身边的朋友们,倒确实有很多小时候很听话然后青春期就叛逆了学坏了的,很多。也有和我这样闹过情绪但树大自然直的。。。我就是不太明白。

树大自然直这东西,真的靠的住么?

我一直觉得,天性很重要,像我就是天性吧,我从来不会沉迷于游戏,根本不用父母劝,我就是现在也不玩儿游戏,呵呵。

有点乱。。。我也快要有孩子了。我不知道怎么教育好,可能车到山前必有路吧。但是,我对我家里的狗之一,就是不听话的那条,是很不耐烦而且要打的。。。有孩子会不会也这样?如果ta天性就不像我那样的遗传。。。天性不听话之类,我不知道怎么办呢。。

本来呢,现在考虑这个太早,但既然看到您的帖子了,也是有感而发。。。

家园 背三字经去,有天性但找不到开锁的钥匙也无奈
家园 是这个理。积重难返。

想起两段话,可以用在这家父母身上。

1、这种家庭,就是人生“前半辈子被父母毁了,后半辈子被子女毁了”的那种家庭。管孩子即费心又管不好。

2、“自己种的洋葱头,就别指望开出水仙花”。

家园 我小时偶尔被父亲怒斥和处罚,是很伤心很记恨的

到很大年龄还不能释怀。

家园 花,给那个孩子。

可是,很抱歉,俺很难同意您的看法。

俺认为,问题的症结不在给不给孩子自尊,而是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是否以一个标准,持之以恒。

如果放纵在先,严管在后,前后不一,就会造成十分可怕的后果。

今天,这个悲剧应该给孩子还小的父母们一个警示:从娃娃抓起,远离电子游戏。

若是孩子上了瘾,您究竟是尊重他们毫无节制的玩游戏,还是冒险坚决阻止呢?

当然,人们会说,可以在尊重的前提下,循序渐进的启发孩子多注意学业和生活。

但是,说说容易。真的面对沉溺于电玩不能自拔的孩子,几乎没有什么人是成功人士。

其实,即使是自制力很强的成人,都很难自拔于电子游戏,何况孩子。

家园 喜欢MM是个好妈妈~~~~ 花~
家园 喜欢GG是个好妈妈~~~~ 花~

家园 谢谢好文!
家园 小时候也迷电子游戏

不过好在除了电子游戏外,也喜欢读书。所以培养孩子读书求知的兴趣很重要。一味的禁止电子游戏不可取。

家园 父母的教育方式很重要。

一句话,不一样的方式说,效果会截然相反。比如:

1. 你有种就永远别回来!

2. 出去玩一会儿,就回来,晚饭马上做好了。

结果会怎样?

玩游戏不是坏事,势可而止就好。小孩,因势利导,好苗长不歪。好的游戏,可以开发智力,开拓思维,只是目前市场上,恐怕是维利试图的多了些,可惜了。

当孩子把你当(好)朋友,好老师时,你就是一个成功的父母。“棍棒底下出孝子”,我从不相信。大人要有威信,不过,不是来自“强权”。北美的孩子,独立性强,尤其不可轻易“动武”(包括“恐吓”),孩子不会心服口服的,何苦自找没趣。

引导孩子,谨慎交友,交“好”朋友,比百句训斥强百倍。良师,益友,好的环境,言传身教,适当的宽松和鼓励的环境,不可能出“坏孩子”的。没有一颗苗苗生来就是劣质的,有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了。中国人说:有种出种,其实应该是此意。

莫把苗苗“管”坏了。。。

十(三)岁前,不必过分管教。孩子长大了,自己会要学习的,彼时,你也是“管”不住的。。。^O^

小时候,爱玩就玩,人生,不就是要活得开心么,他喜欢,快乐,就比社么都好。不是溺爱。只要人品培养好了,根子是正的,别的可暂缓。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选择的,从小就锻炼他的自主性,和对自己行动结果的负责(责任心),对社会,别人的爱心。。。等等等等。

学习成绩,是最不重要的,一辈子都是。

随便说说,一家之言而已。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