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原创】请教,钱到哪儿去了呢? -- 天高云

共:💬47 🌺3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宋也就欺负欺负那些不懂美联储的人了

“美联储主席说凭什么我去见他,应该是他来见我”

哪个美联储主席这么说肯定下届总统就不会提名他了,他也就这辈子从美联储88了。

“美联储是股份制不向社会公开就可见端倪”

美联储的资本人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加盟的会员银行的资本金的一定比例。而且美联储的资本每年只能拿到6%的固定利息收入。美联储每年多余的利润,大概是160亿美元,上交国库。

美联储的会员银行在美联储里面并没有权力:

美联储大概主席有50%权力。6个其他联储理事会成员加起来30%,纽约联储主席10%,其他12个联储主席加起来10%

家园 5000元的货币流通可能只需要1000元的现金。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各种金融产品放大现金。这里有一个教科书上的经典模型:

假设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系统中的某个银行注入1000元,那么这个除去20%的准备金还有800元的现金可供贷款。由于商业银行的贪婪,它肯定会把800元钱全部贷出。现代工商业一般都通过银行划账交易,这样的话这800元可能以种种方式回流至商业银行系统。除去20%的准备金,整个商业银行又有640元的资金可贷。这个过程将一直重复直至可贷资金为零。我们可以很容易算出,1000元将在市面上造成5000元的流通。

当然实际情况要比这个理想模型复杂的多。比如,某些交易以现金方式进行,或者个人持有现金等等都能使现金漏出从而减少货币总量。

由此可见信贷在现代经济的重要地位。信贷依赖信心,如果信心破灭造成信贷萎缩,那么5000元可能会被打回原形,变成1000元。这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当然在后金本位时代政府和中央银行有更灵活的货币政策,比如直接创造货币,在银行的借记栏上加两个零。这次金融危机要是发生在70年前金本位的年代,世界经济早就崩盘了。难道要政府派兵去老百姓家搜金刮银?

家园 同意

宋可能没有很深的理论基础,但是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他有意识的尝试了多种职业,从各个层面了解了美国,这些经历是很多学院派的“经济学家”们所不具备的。

特别是他从华尔街派一个裁员总裁来房地美判断出次级贷可能出问题一节尤为精彩。

最后问一句:欧洲真的如他所说拥有两万吨黄金储备吗?如果是真的就很好理解前一阵欧洲嚷嚷着要恢复金本位了。

家园 看了一眼那个节目

貌似宋所说的“公开”是指不公开流通

家园 “美联储的资本每年只能拿到6%的固定利息”

在节目里,这一点也是被他痛斥的对象,这些资本不靠这6%,而是通过这6%提供的信息在外面另建老鼠仓。

家园 不要被忽悠了

以下节选自“财富战争”

看看真正的美联储。

1、所有国民银行都需交纳一定资金,作为认购本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股本,成为会员银行。这就是所谓的私人股份。

2、联邦储备银行凡超过5%以上的收益,都必须以税收形式上缴财政部。换句话说,任何会员银行不要指望利用联邦储备银行的股本获得暴利,所有的收益,包括发钞收益都归国库。5%的收益,不过就是联邦储备银行支付给会员银行的存款利息而已。

3、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是美联储的最高决策机构。其所有成员为政府工作人员,而不是私人银行家。它由七名委员组成,由总统商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任期14年。同一联邦储备区域不能有两个委员。美国总统有权在7名委员中任命正、副主席。正、副主席任期4年。委员采取均匀分步卸任的办法,每两年任满一名。这样保证委员会不受总统的干扰。

联邦储备委员会直接对国会负责。

这就是所谓的美联储主席敢对总统说“我没空”。

4、在较早的格拉斯方案中,银行家在联邦储备委员会中有少数经由成员银行选举产生的代表,被威尔逊总统坚决否决。威尔逊认同“政府的政策与金融家以及大企业愿望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 他质问银行家们,“你们中间有哪位先生能告诉我,世界上有哪一个文明国家曾让私人利益代表参加重要的政府控制委员会?”

很遗憾,威尔逊总统没有被暗杀。

第4节 美联储是私人的吗

中央银行和政府的关系,是很多人,包括学习经济的人所一直迷惑的。很多人知道历史上,或者今天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其钞票由私人银行发行,于是就以为私人发行钞票的根本是私人信用,而没有国家信用,不了解私人银行发行钞票之背后,有着国家制衡机制。这导致对中央银行的很多误解。

除了美联储这种央行体制,世界上还有其它央行体制,例如欧盟的中央银行体制和香港的货币局制度。但是这些制度,与这里介绍的美联储制度在原理上具有相通之处 。所以这里就重点介绍美联储。

中央银行独立的呼声是一年强似一年,但究竟怎么个独立法,哪些要独立,一问到细处,知者就廖廖了。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独立,若要追溯,可以追溯到王安石变法时的青苗法和常平法。罗斯福期间,曾派副总统华莱士来中国,搜集有关中国古代宏观经济调控的资料,以为罗斯福新政做借鉴。其中有相当重要的部分资料,就是关于王安石变法的。

王安石变法前,大宋有常平法,即常平仓负责吞吐货物,来稳定社会物价,其不以赢利为目的。其作用,就跟中央银行类似。王安石变法后,设置了青苗法,通过向农民信贷,来控制春秋不同季节的货币投放总量,并允许获取利润以供青苗法吏人餐钱,类似商业银行。青苗法和常平法,本应当由两个相互独立的机构实施,而不能由一个机构实施。因为青苗法本身有赢利性质,而常平法却无赢利性质。两者合为一个机构的职能,势必成为寻租之牺牲品,无法执行常平的职能。王安石公然允许青苗法之收益添支吏人餐钱,吏人必定运用常平之力量,更加增大价格波动,并运用青苗法获取暴利。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也是如此。中央银行的职责是维持社会物价,不以赢利为目的。而政府则要解决财政支出,具有赢利动机。如果政府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能,则政府将成为金融市场上最大的庄家,政府通过操纵物价波动,可以获得高额利润。从而破坏国家的经济稳定。

但问题随即就来:如果中央银行与政府独立,那么发钞收益归谁?谁决定发钞?美国第一、第二银行就在这上面载了跟斗。美国联邦银行,如果不能突破这个框架,生存机会也就必然渺茫。

因此,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注定要成为一个照顾各方面利益的妥协方案。

由于对政府权力的深恶痛绝,政府发行钞票的职能被废止。

政府不能发行钞票,唯一的选择就是商业银行发行钞票。但正如前所说,商业银行发行钞票,要么采取金本位,要么,必将出现一揽子资本本位下的经济正反馈波动。

美联储正是为解决金本位下黄金供应不足问题而提上案头的,当然不能走回头路。

格拉斯提的方案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几大商业银行共同出资组建美联储,发行钞票。但是美联储收益超过5%部分上缴财政部。

如果美联储发钞收益上缴财政部,那么商业银行就没有盲目发行钞票来获得铸币税的动机,货币的扩张就失去动力。虽然美联储的股份为私人所有,但也不能直接从美联储发钞中获得利益。这样,美联储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非赢利机构。

政府虽然没有发钞权,但是在当时总统威尔逊的争取下,获得了发行国债的借债权。由于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最后大量国债都进入美联储手中。截止2004年6月,美联储手里的国债达到1.224万亿美元,而2004年美国的狭义货币M1才1.318万亿美元,基础货币数量自然更少。

无疑,在人们的头脑中,政府巨额的赤字是十分可怕的现象,甚至“政府破产”、“国家崩溃”等字眼在人们头脑中挥之不去。不过事实是,美国现在运行得情况还可以。那么,这是潜伏在美国经济内部的一颗炸弹吗?

其实,以上恐怖的数据,仅仅是表面上的。如果我们深入美联储的运作过程,我们就会知道,真相完全不是这样。

下面,我们对美联储的股份、组织结构和运作流程进行详细介绍,由此对其职能进行仔细讲解。

I、组织架构

a、权力机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是美联储的最高决策机构。其所有成员为政府工作人员,而不是私人银行家。它由七名委员组成,由总统商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任期14年。同一联邦储备区域不能有两个委员。美国总统有权在7名委员中任命正、副主席。正、副主席任期4年。委员采取均匀分步卸任的办法,每两年任满一名。这样保证委员会不受总统的干扰。

联邦储备委员会直接对国会负责。

在较早的格拉斯方案中,银行家在联邦储备委员会中有少数经由成员银行选举产生的代表,被威尔逊总统坚决否决。威尔逊认同“政府的政策与金融家以及大企业愿望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 他质问银行家们,“你们中间有哪位先生能告诉我,世界上有哪一个文明国家曾让私人利益代表参加重要的政府控制委员会?”

不过为了抚慰银行家,威尔逊建议建立由银行家组成联邦顾问委员会,作为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政策咨询机构。

b、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由12名委员组成。联邦储备委员会7名成员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是当然成员,其余4名委员由11个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轮流担任。主要负责公开市场业务的决策。

c、联邦储备银行

联邦储备银行是执行联邦储备委员会命令的工具。

全国共分12个区,每区设立一个联邦储备银行。所有国民银行都需交纳一定资金,作为认购本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股本,成为会员银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联邦储备银行为私人所有。因为联邦储备银行具有发行联邦储备券(即美圆)的权力。联邦储备银行凡超过5%以上的收益,都必须以税收形式上缴财政部。换句话说,任何会员银行不要指望利用联邦储备银行的股本获得暴利,所有的收益,包括发钞收益(随后本书会具体解释),都归国库。

联邦储备银行负责为会员银行保存存款准备金(该项准备金无利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卖贴现商业票据,以及发行钞票(联邦储备券)。钞票的发行,要求有黄金券、政府债券和其他特定资产等担保品。

由于各地货币供给的情况不一样,所以各区储备银行可以实行不同的贴现率,执行不同的货币政策,以确保本地区的货币稳定。

由于联邦储备银行执行政府职能,其收益也为政府所得,因此其理事会人员的设立,也反映了专业人员和公共利益的结合。

《联邦储备法》规定,各联邦储备银行设9人组成的理事会。为防止大银行主宰小银行和确保小银行在联邦储备银行理事会的代表性,将本地区所有成员银行分为大、中、小三类,每组选出A类理事(要求为银行家)一人,B类理事(与任何商业银行无关系,从事农、工、商企业的人士)一人。C类理事(不能与任何商业银行有关系)由联邦储备委员会任命,并任命C类中一人为联邦储备银行理事会主席。

II、运行机制

威尔逊总统在关于政府是否发行纸币的问题上说,这些通货即使不是政府纸币,也应使它成为政府负债。并且他对反对政府发行纸币的格拉斯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政府负债仅仅是一种想法。如果我们得到了事情的实质而给予其他人一个模糊的影子,如果这样做能拯救我们的方案,何乐而不为呢?” 这句话表面上是在安抚主张私人银行发行纸币的格拉斯,嘲弄要求政府控制纸币发行的布赖恩。事实证明,威尔逊在政府负债的名义下,不露声色的进行了政府发行纸币的暗渡陈仓。

理解联邦储备制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联邦储备银行的收益上缴财政部,与政府负债两者结合起来看。换句话说,这两者的结合,使得政府实际上有能力发行货币,完成国债与货币的互换。

很多人认为联邦储备委员会及其银行独立于政府或者财政部,并且由于剥夺了财政部发钞的权力,所以能阻止财政支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政府的财政存款,存放在美联储,这可以防止财政部利用国库资金的储蓄,来要挟商业银行,施加不正当的金融压力,从而扰乱金融秩序,或者防止财政部与其他机构直接发生联系,导致权力腐败。

对于国会批准,按照正式法律程序进行的财政支出,联邦委员会将会给予配合,调控货币市场,以适应这种财政支出。

1913年-1978年期间,财政部可以直接从联邦储备银行取得50亿美圆以下的借款。1979年《联邦储备法修正案》完全禁止联邦储备银行直接购入财政债券。该修正案明确规定,联邦储备银行只能在公开市场上间接地买卖财政债券。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与联邦储备银行不再发生关系,完全由联邦储备银行掌握发钞权。

首先,政府扩大支出时,发行国债。联邦储备银行然后买进国债,发出联邦储备券(即美圆)。联邦储备银行现在持有国债,获得政府的国债利息。但是,由于联邦储备银行超过5%以上的收益都要上缴财政,所以这部分国债利息,相当于财政部直接冲抵,并不构成利息负担。而此时钞票却已经发行在外。

换句话说,整个程序就是,政府向私人借债,借得的资金用于政府支出。随后私人凭借债券及利息,向联邦储备银行兑换美圆。联邦储备银行支付美圆获得政府债券,通过利息冲抵,实际上解除了财政部的偿还义务。《美国联邦政府预算管理——2001年财政年度》第二十八章中“美联储对预算的影响”部分中,谈到了“美联储收取的部分属于财政部净利息支出的一部分,但实际上所有这些利息又流回财政部。”

由此完成了政府发钞过程。

所以美国的货币发行非常隐蔽。美国政府向公众发行债券时,好象是等价交换,给了公众付息债券。然后公众持有债券向联邦储备银行兑换成美圆。一进一出抵平,还另外获得利率。实际上,在联邦储备银行买进债券过程中,已经完成了货币的投放,使用这笔货币的,正好是政府。

政府先使用钞票,美联储根据经济情况,独立确定什么时候兑付、如何兑付。这就是美国国债与钞票之间的暗箱转化。

家园 谢谢lucre88老兄指教,花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谢谢关雨,受教了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3000多家会员银行

而且国民银行必须是会员银行,有啥信息大家都知道,你怎么去建老鼠仓。。。。

再说,FOMC会作出什么样的货币决策,没有那个银行是绝对清楚的。每次FOMC开会,都是有若干经济学家猜测FOMC会有什么样的决定。如果说有人能知道美联储的决定,那只有一个人,美联储主席。

家园 这个说法比宋的靠谱多了

不过这里面还是有些小的BUG的

1 美联储的股息是6%,不是5%

2“美国总统有权在7名委员中任命正、副主席”

事实上,当正副主席没有被提名时,他们自动失去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职位,总统可以新任命其他的人进入委员会,新的正副主席继承前任的委员职位。

每个人只有一届属于自己的任期,无法续任,所以2006年格林斯潘必须离任了。

3“截止2004年6月,美联储手里的国债达到1.224万亿美元”,这个数据不靠谱,M0近似等于美联储的资产,2004年12月24日,美国的基础货币为7604.86亿美元(来自美联储网站),美联储持有的国债应该是7000亿多一点。

4“以及发行钞票(联邦储备券)。钞票的发行,要求有黄金券、政府债券和其他特定资产等担保品。”

5“随后私人凭借债券及利息,向联邦储备银行兑换美圆”,私人拿着美元是没有权利向美联储购买国债的,同样拿着国债也无权向美联储购买美元,只能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只有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能够使美元和国债相互转化。现在美联储印绿票子不需要任何的抵押。

家园 “有啥信息大家都知道”

说实话,我对这一点深不以为然,这就好比说中国的上市公司信息都是全部披露的,有啥情况大家是都知道的……呵呵,你信吗?

家园 建议还是是先看看那期节目,再对宋做评论吧。

几个宋的观点:次贷危机前,美国人平均年收入每年增长3%,房价每年增长10%以上,这种情况有没有可能一直持续?(中国同理)

美国国债已经有16万亿刀,年利率5%左右,美国gdp年增长不到3%,那么这些债务是会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有没有可能偿清?

如果你相信回到金本位是退步,那么为什么美国和欧洲这么缺钱了,他们却一点黄金都不肯卖?

至于您引用的那些,其实才是表面的东东啊。

家园 恰恰在这两个问题上,我觉得宋犯了常识性错误

举个例子,在美国的资产负债表上,如果美国国债累计额已知,评论美国是否资不抵债,应该看哪个数据?

家园 你去多看看经济学的书吧

美国缺钱,缺的是美元,央行卖黄金是回收美元,缺钱的对付办法是印钱,而不是卖黄金,你这里逻辑不通。

国债不会偿清这是事实,实际上也没有必要偿清。政府只要每年支付国债的利息并且让人相信他不会破产,那么这种模式是能够持续下去。美国10W亿的国债,每年5%利息,对于联邦预算来说不是非常吃力的。

那个16万亿的数字本身就是错的,美国财政部的最新数据,10月31日,国债总额10,574,094 million.11月的还没出来,我不知道他怎么就出来了个16万亿的,出处外链出处

经济就算是很软也是一门科学,一个人如果在数字和事实上都随便犯错,那么我不可能去相信他的理论。

家园 呵呵

对于第一点,我们首先应该要知道黄金属于谁,卖给谁。

对于国债,16W亿应该是我记错了。不过10W亿每年5%的利息就是5000亿o ,占财政收入的20%,还不是非常吃力?没必要偿清?您的意思是,其他国家买的美国国债,放着就好了,绝对不要用?这么好的事,您是美国人吧。。

另外宋的问题您也没回答啊。为什么美国和欧洲都不卖黄金呢?收入年增长3%和房价年增长15%左右,能一直持续么?

经济,就本质来说,说是科学很勉强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