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彭不可能听总理的 -- 雪里蕻

共:💬82 🌺10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好意思,这段话看完实在很晕,值得商榷

庐山会议没有彭放炮的话早纠左了

彭是在庐山会议原定结束之时出来的吧。

首先,有点基本逻辑常识都知道这是句没意义的话.庐山会议彭已经放炮了,前提既然错误,结论自然没有意义.退一万步说,即使庐山会议真纠左了,以毛的意思,三面红旗不能倒,纠的是那一个指头,就能不饿死,少饿死人了?到了会议结束的时候,还在扯几个指头的破事. 但凡还有一点人性,没有冷酷到心安理得的把当无辜百姓的枯骨当成所谓发展阶梯的人类,是不是该想办法?

彭德怀在信件印发之初不提任何异议,在毛泽东说话之后再纠缠于这个问题,又是什么意思?

这又是一个常识问题. 如果你给领导写邮件反映意见,领导没有打招呼就把邮件给全公司群发. 有两种可能,一是领导认可你的意见,群发邮件是抬举你.一是领导否定你的意见,想拿你做反面典型. 前一种情况不打招呼可以说是给你个惊喜,后一种情况显然就是不把你当自己人,要和你算总帐了. 请问, 您在遇到这种情况下,会不会在领导意见不明确的时候去和领导纠缠为什么群发邮件? 这明明是个很简单的常识,为什么选择性失明?

你说反教条是得到领导支持的,那么这不就是“官大标准”么,领导支持就可以整人,他的良心哪里去了?民主哪里去了?

这句话看懂了,好像是说TG的作风问题,比较敏感,我就不多嘴了.

当然庐山和反教条不一样,没有彭德怀搅一下,可以少死多少人呢。

这句话同第一句,也是句逻辑上没有意义的话. 不知道我的理解是不是有问题,这句话像是在说相当一部分死人是因为彭? 彭上书说的是不是实话?彭是不是通过私人渠道给毛上书?彭的上书是不是小心翼翼不去冒犯君威?如果这三个问题都是肯定答案,我实在不知道彭到底做错了什么,何德何能害死了这许多人?如果到上书这一步没有错,后面的事态发展又岂是彭可以左右的?

我决不同情彭德怀。

彭这样的历史参预者不是咱们这样的旁观者同情得起的.

家园 NND,终于——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几日不见这东东了。

家园 期待大作
家园 是李钟奇少将。
家园 怎么是胡搅蛮缠?

我的意思是标准要统一。如果认为整人不对,那么彭整人不对,毛整人也不对。不能此是而彼非。

彭被整,毛泽东启动的因素是其一,旁人打乱棍也是其一。毛泽东把他定位右倾,可是乱棍下来,就变成了里通外国右派反党。而旁人打的乱棍,多少就是他自己种下的因。——彭德怀不是圣人,毛泽东也不是。

你可以看看马甲同志对彭的评价,他掌握的资料比我多,甚至连军委往来的电报都信手拈来,但是我的观点和他一致。

家园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那么你应该注意到整彭德怀也是中央高层统一意见的

政治局常委的级别上,除邓小平不能到会总司令隔靴搔痒之外,其他几个都批彭。——就算一个弃权一个反对,也是多数有效。

毛泽东7月23日的讲话,我认为已经和刘、周统一了立场。

问题的关键是信件印发代表着什么。我认为在没有充足的证据之前,最好不要用阴暗心理揣测。

家园 说得好,送花。
家园 不是在说公开信的性质吗?

怎么扯到彭的人品问题来了,彭当年整人和公开信的性质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两个问题,何必要搅到一起来呢?

庐山上的神仙们在人人心目中自有形象.公开的资料又少,客观分析59年的事件已不容易,再把一些无关的往年恩怨扯进来只会增加分析的难度,尽量就事论事吧.

家园 如果说公开信的问题

你此前不也提到,信件公开有两种可能性嘛。

就以你所说的企业老板-员工的例子为例,其实还有第三种可能性:老板没拿定主意,希望听更多人的意见。这种可能性是否存在呢?我认为也是存在的。

从员工角度看,既然给老板发了个邮件,谈的是全企业的经营问题而不是私人问题,那么老板拿这个信出来群发,听听大家的意见,也并非不可理解。

因为第一:邮件谈的是全企业的经营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我这个发邮件的员工和老板两个人商量决定的;

第二,虽然员工声明“仅供老板个人参考”,但邮件出去了,如何处理的决定权在老板手里。

如果把这个模式应用到TG党,那么第一个理由就更加成立了,因为TG不是老板所有的企业,党的政策问题上确实需要更多的人来参与。

回到庐山的问题,我还是这个观点:彭总后来挨批是一系列互动的结果,信件的公开不能作为毛泽东蓄意整彭总的证据

这个互动中大致包含几个方面:彭总和秀才们;毛泽东和胡服(此时可以把他们看作一个整体,因为他们在决策之前是统一过看法的);一些在大跃进中应该承担责任的左倾干将;一些对彭总有积怨的人;中立跟风派。

家园 第三种可能性有么?

毛是个没主意的老板吗?

毛在印发之前为什么要找常委商量,却不找当事人?

毛私下跟亲信又是怎么评价上书的?

毛为什么要叫林黄上山,是不是想在军委,国防部有动作?

至少从目前已有的资料分析,毛在突然袭击之前各方面已部署到位,不打无准备之仗嘛.彭这次至少会象华北座谈会那样掉层皮.当然,如果没有张闻天的搅和,反党集团应该团不出来的. 信的公开是批彭战斗打响的信号弹.后面那些什么诱敌深入之类的三十六计只是些战术细节而已.

家园 毛泽东当然不是没主意的

但是主意的形成,不是自己拍脑袋,也要看各方反应。

林黄上山,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呢?是彭信印发前还是后?如果是之前,则可部分佐证你的立论(其实也可以有别的解释),之后上山则没什么说服力吧。

事实是:彭德怀信件印发在7月16日,黄克诚同天得到通知,上山在17日。林彪上山则更晚。

不要忘记7月16日同一天作出的安排还有:一个星期内通过《议定记录》结束会议,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这是毛泽东本人要求作出的安排。李锐的书里记载得很清楚。

难道说毛泽东计划一个星期内批彭?恰恰相反,作为批彭起始的讲话在23日,按照李银桥的回忆,当时毛泽东的随行人员都准备行李撤了。这说明完全是在毛泽东计划之外的事情。

那么你的立论还站得住脚?

家园 同一件事情不同人看起来差别为什么就这么大呢?

"彭德怀信件印发在7月16日,林彪、黄克诚同天得到通知", 这说明什么? 注意17号才开小组会讨论信,会议初期讨论也很平静.

毛16号做出23号结束的安排一点也不奇怪,如果没有反党集团,并不需要召开中央全会. 在还没有流露要批彭的风声时,直接提出要再开一个月那才荒唐,是吧.

李银桥的回忆,我个人的看法有些为尊者讳. 在21号张讲完话以后,你认为毛还想23号散会?

如果有人在收拾行李,那也是底下人瞎忙而已.

家园 这几句话点到了很要害的地方

雪里蕻的观点是一种假设。历史,是不允许架设和符合人的主观愿望向特定方向前进的。

家园 那岂不就说明你的立论站不住嘛

你的观点是“印发彭的信就是准备整彭”对不对?那么至少可以说在印发彭信的时候没有集团这一说。

如果以张闻天的讲话为分界线,则更是在印发彭信之后了。

所有证据更支持我的观点:毛泽东的观点立场是在变化之中的,决定批彭是互动的结果,而不是事先的谋划。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