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淮海战役里的国军轰炸 -- xlin

共:💬32 🌺3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那是轰炸,明明是当运输大队长么

迫击炮弹装木箱扔下去能爆炸么?

家园 是这样的

TG继承前苏军的大炮筒子主义,格外重视炮兵的作战效果 -- 苏制炮弹的单发装药量和杀爆威力一向就很大,历史上TG军工以赶超毛子为目标,TG的炮弹威力至少不小于苏制... 这个67式迫击炮配用弹杀爆威力要远远超过二战时期的美制82mm迫击炮弹... 这个尽管放心...

另外对立姿步兵杀伤范围26m那也主要是靠破片杀伤 -- 破片那玩意儿崩得死人,没听说能崩塌房子的... 破坏房子得靠装药的爆破威力,就是那个15m...

家园 这个事情的背景是这样的

当时的情况是国军的轰炸机不敷分配。情急中干脆用几十架运输机装上炸弹,到了目标上空就把舱门打开,用人力把炸弹推出去。这样一来,命中率是不能讲究了。更有甚者因为人员太靠近舱门,风一吹,飞机一颠簸居然连人也一起“投”下去了,成了大笑话。后来吸取教训,把操作人员腰上系上安全带,推炸弹时后用脚推,才消除了高空投“人”的场景。

这个情节在小说“金陵春梦”里有描述,取材于当时的国统区的报纸报道,有较大的可靠性。

家园 有空你去博物馆看看老式轰炸机的弹仓

弹仓里面最复杂的机构之一就是引信解除装置,一枚炸弹要配备一个以上(航空炸弹通常是多引信结构、以保证发火率),还要是遥控的,等弹仓门打开、炸弹投掷前才动作……在那个没有数据总线的时代,这种功能是靠密密麻麻的电气线路实现的,麻烦得要死。原文说的这种土法上马、实在是不要命了……

家园 唔,说是这么说

不过当年咱中国人打仗可能没那么多规矩。土鳖能把几十吨炸药堆在一起放没良心炮,那玩意擦个枪走个火也是鸡飞狗跳的玩意呢,不也用的很欢。

当然了,国军的土轰炸机也就是欺负共军没多少武器能打七八百米高。

家园 投的是炸弹不是炮弹吧?
家园 估计炸的就是“十家庄”
家园 炮弹解除保险有初速要求的,这么踢出去能炸?

国军真是能吹啊。

家园 那个村庄里的一定是共军么

还不知道是不是摆乌龙呢

家园 国统区报纸就算了

都一帮吹牛的东西,XX匪部被国军击溃,四处流窜。

最后流窜进南京总统府了。

家园 迫击炮弹和榴弹是不一样的

要不然也不需要在发射前再上引信了。上好引信以后,从城墙上往下扔就可以响了。貌似有很多这类记载吧。

家园 貌似要先砸一下
家园 那也要先砸一下解脱保险。

要是引信这么敏感,运输的时候都危险。

在发射前,需拔下运输保险销,摘掉保险帽。否则,将导致引信对目标作用失效。

  发射时,后坐力作用时间较长,使惯性筒下移运动到位,保证上钢珠掉出。出炮口后,惯性筒在弹簧抗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并抵住击针头,使击针同它一起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惯性筒打开支座两侧的钢珠孔,击针以其锥面将钢珠挤出钢珠孔。最后,击针头抵住盖箔,击针尖离开雷管座孔,雷管座在锥簧的作用下向左平移到位,雷管与击针对正,引信处于待发状态。

家园 在《抢救大兵雷恩》电影里有这个情节

在电影的最后一段,保卫大桥的那一场战斗。几个美军士兵没子弹了。就把迫击炮弹当手榴弹扔出去了。领头的还教他们,“要先砸一下”

家园 这帮人也够辛苦的

看看最后一段,不就是不服气,怨天怨地嘛。直说不就行了,至于这么东拉西扯杜撰一段。

淮海战役八十万对六十万,落到了只能抱怨老天爷不帮忙以至于没能逃命的地步,打气还是泄气,雄心还是熊心,一目了然没有评论必要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