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民国时代的孩子们 -- 萨苏

共:💬57 🌺1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那挂起来的篮子

我老家就算是新房子,厨房间一样备着挂钩挂篮子的。

可以放的东西很多拉,基本上吃食为主,生的熟的都有。

家园 我还真见过老鼠爬到篮子里的

原来住老房子的时候家里就有这样子挂起来的篮子,我睡的晚,下楼洗漱的时候经常能看见老鼠。就曾经看到过老鼠顺着绳子爬到篮子里的。通常情况下我都是过去拎着老鼠尾巴,拿到院子里摔晕,然后一脚踩死。

不要说我残忍啊~~

家园 最後一張會不會是中秋節燃的寶塔燈呢?

中秋夜点的是宝塔灯,而且主要在南方流行。宝塔灯,即由村童捡拾瓦砾搭成宝塔形状的灯。清代苏州村民在旷野用瓦叠成七级宝塔,中间供地藏王,四周燃灯,称为“塔灯”。

广州儿童燃“番塔灯”,用碎瓦为之;还有柚皮灯,用红柚皮雕刻各种人物花草,中间安放一个琉璃盏,红光四射。另外一种是素馨茉莉灯,这种灯香气四溢。

在安徽、江西、湖南等地都有砌宝塔灯的习俗。江西清江,中秋多镂瓜作灯,其形似月。儿童堆砌瓦砾作浮图(佛塔),中置薪柴,点燃,“四面玲珑,如火树”。

湖南宁乡小儿堆宝塔,中间焚烧,“以红透为吉兆”。安徽庐江“小儿堆瓦砾为浮图,敲锣鼓,谓之闹宝塔”。

家园 一点陋见

第三张图南京普通人家的孩子

我的老家是山东省莒南县,位于山东鲁南丘陵山区,记得小时候回老家,屋里也是这样挂着很多篮子,挂钩和篮子都和照片里的一样。里面什么都放:煎饼、针头线脑、豆子、玉米、地瓜干等,多半是粮食。

第四张图 济南的孩子

我毕业后再济南工作过四年,据年龄大的同事讲,在她们小时候(50年代),济南确实是老舍先生笔下的泉城,搬开一块石头就会冒出一个泉眼。但是60、70年代“深挖洞、广积粮”挖防空洞的时候,废了很大的劲,封了很多泉,之后济南的各地泉的水量就下降很多。80年代后,修几大商业街,比如银座的地下室就是大泉眼,废了很大劲才封住的。90年代建泉城广场,之后水量进一步下降。

济南的地形3面环山,雨水从山区渗入地下汇集到市里的泉眼喷出,这些地下建筑都是用水泥堆砌的,切断了济南的地下水道。所以市区的泉眼水量越来越少。再加上工业用水和污染,现在济南已经不复泉城风采,而是一个缺水的城市了。

个人一点陋见,请参考

家园 看来不大像,因为这个肯定是新年拍摄的
家园 山东也是,类似这样挂着的篮子一般是放食物

原因应该差不多 ;

不过我小时候更多的放的是 干粮 , 窝头 馒头等

家园 这刚发没几天啊?俺咋一张图都看不见呢?
家园 请教萨大,这样的老照片国内哪里比较容易找到呢

有关民生方面的。花谢

家园 这高吊篮子还有个用法。

  看过电影《林家铺子》吗,那里面小铺子把收到的钱都放在用橡皮筋高高吊着的篮子里,要把手举起来才能够到。

  用了这招,不管是铺子里的伙计还是外来人想顺手牵羊可就困难了。

  

  看到第二张就想起丈母娘小时候也放鸭子,不过不在苏州,在仪征,放的是自已家的鸭子。丈母娘的老爹是卖盐水鸭的小老板。

  

  七六年前后去过一次济南,那时水还不少,趵突泉突起水面有近一尺高,趵突泉公园内有不少十平方左右的方池子,每个池里都有一条一米多长的大青鱼或鲤鱼,这个公园水甚至养着一头海豹。

  印象中海豹池与其他池水是相通的,应该是淡水。

  最后一张照片是一位妇女在“塔”后,下面的脚是小脚,这俺认识,俺奶奶就是小脚,六九年才去世。(也许是老太太,这双脚是当时很典型的打扮。)

  这座“宝塔”不会是什么演出道具,那时除了“戏子”一般人不会参与演出。应该是供奉先人或灶王爷的东东,要烧掉的,就象现在的纸别墅,纸小姐。

家园 我这个是从国外弄回来的,国内可去档案馆
家园 花. 思念的滋味...
家园 老鼠

顺着绳子钩子神鼠天降不算稀奇

家园 篮子吊起来是防老鼠的,我小时候家里也这样作过。

篮子吊起来是防老鼠的,我小时候家里也这样作过。

家园 顶老驴啊

不过 这个些一般都是农村房子才有得挂篮.记得小时候还在奶奶家看过.现在已经无处可寻了

老驴是杭州周边哪里得啊?

呵呵

家园 试着回答

第二幅照片,摆拍的可能性比较大。孩子一幅没有补丁,看衣服的纹理,是新衣服。孩子手上拿着花枝还是什么,侧后的角度,猜想拍照者是个小知识分子。苏州城墙没剩多少,大概剩下十分之一还不到。

最后一幅,是个纸糊的宝塔,一个孩子举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