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河里的“毛粉” 是爱老毛还是想害他? -- 加东

共:💬460 🌺1029 🌵7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家园 "田里庄稼要收割缺乏人手"是因为大炼钢铁瞎折腾

而不是“大量的青壮劳动力进入工厂”。那时候哪有那么多工厂可进?

大跃进是老毛带头,TG集体发高烧。既然成就里面老毛占大头,那么错误里面就不能都推到刘邓周,老毛还是得负主要责任。

毛泽东发动的文革实际上使得马克思的一些论断的错误非常明显的显现了出来
你对文革的看法真独特。

家园 不能因为摔过跟头就抹杀前30年

当然,把前30年吹成一朵花,抹杀后30年更可笑。

家园 骂街是不需要标准的,批评则需要 你需要先识字

批评 这是2个字

如果你上过小学的话

应该知道,前面一个字是“批”,就是指责

后一个字是“评”,即评价,根据某个标准评价

标准,就是认为什么样的事情做的对,什么样的事情做的错

没有对,就没有错

当然了,撒泼骂街不需要说什么是对的,只需要说明什么是自己要咒骂的

家园 1961年开始精简了约2000万人

据统计,自1961年1月到1963年6月,全国职工减少了1887万人,城镇人口减少了2600万人,吃商品粮人数减少了2800万人。精简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对于改善城乡关系,发展农业生产,争取财政状况的好转和稳定全局,起到了重要作用。
http://www.lsfyw.net/article/html/8968.html

61年的时候大炼钢铁早就结束了

对于大跃进,可以考虑这么几点

1,如果毛泽东不反反冒进,那么中国经济会发生什么情况?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经济的后来发高烧的情况不会那么严重的发生,但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中的矛盾也就难以更充分的暴露出来,中国经济将如同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一样一潭死水的发展着

2,毛泽东提出了大跃进,不久以后就发现了问题,问题在于毛泽东发现了问题,但是在全党的冲动的情况下,毛泽东已经无力纠正

这个与文革差不多,毛泽东点燃了文革的火,其后他发现了问题,但是要扭转过来很难,这是因为全党存在着一种的狂热。

如果从整体的历史观来看,邓小平们之所以能够领先于其他的那么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勇敢的实行改革,与毛泽东们将社会主义旧模式中的矛盾充分暴露,给了全党一个自我教育的机会是离不开的。

可以说没有文革,没有大跃进就没有后来的改革

家园 数据何在?哪里的庄稼没有收割?

多少亩? 可有过论证? 对产量影响多大?

引用的也好

家园 别激动别激动

有替代方案的批评才是批评,这是您的原话吧?别的甭扯,就按你这不知道怎么来的马版标准,我还只能批评我儿子了,因为他没有自我反思的能力,需要我批了缺点,评了错误,还得亲自给出替代方案让他改正。

我一般不随便给人替代方案的。你要需要,说一声就成。咱们谁跟谁啊,哈哈

家园 原话摆在那里 你可以来推翻 也可以拿儿子试验

我还只能批评我儿子了,因为他没有自我反思的能力,需要我批了缺点,评了错误,还得亲自给出替代方案让他改正

你能批评谁,不关我事 这涉及到你个人的自我鉴定,和我无关

但如果你狠狠的K你的儿子 “小子! 你作错了,该打!”

你儿子反问“咋样是对的?”

我很期待你说“当爹的我不知道! 反正我是你爹 我K你!”

家园 可你不能要求人人都当爹,这要求无理,对不?

然后娇憨的反问:你说咋样是对的?

家园 你自己提出的教训儿子问题 不当爹 随你的便

反正我用不着把这个问题吃回去

家园 通宝一枚

送花赞扬。注:送花、宝推可能得宝 关闭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家园 你这个说法肯定不是全貌

我老家的情况我问过,大炼钢铁有、但是地里的也收回来了。

老家当时的情况是58年大丰收,虽然收获时收的不是很干净(比如有起出来的地瓜没有归仓撂在地里),但是收获回来的仍然多到在村外某处挖了好大一坑埋地瓜,以前可没收过那么多(不用大坑也有地方放)。

家园 现在要没大棚的话,照样还得萝卜白菜

不知道天津作为三大城市竟然蔬菜供应不足到吃西瓜皮的地步,还是多了解些情况再发言吧。

家园 没见过数据,可能压根就没有统计。但是

我见过各地的人提过这种现象。百度上搜索“大跃进,庄稼,收割”,也有很多不同地方提到“庄稼没有收割”。

家园 当然不是全貌,而且大饥荒也主要不是因为这个

河友们已经在下面论证过,主要产粮区的天灾是全国饥荒的客观原因,再加上人祸。

家园 刚改革开放时没大棚,供应立刻就好多了

没人“揪资本主义尾巴”了,勤劳致富也不犯法了。天道酬勤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