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插播二】非洲风云 血钻 上 -- 橡树村

共:💬149 🌺907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非洲目前的内战,跟上世纪初中国的内战是否类似呢?
家园 没研究过

非洲目前内战的地方只有刚果,索马里。其他地方基本平静了。

没有花时间进行过比较,感觉相差很远。背景,方式等等,都不一样。共同点应该是有的,比如都有外国势力干涉,资源掠夺,普通平民都是最大受害者等等。

家园 有意思,谢谢,公鲨老兄经历也很丰富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有什么样的刑罚,能够挽回二十几年来失去的几十万生命呢
家园 不要说这些军阀,哪怕是几乎被捧成圣人的曼德拉

唉,不要说这些军阀,哪怕是几乎被捧成圣人的曼德拉,近看也有太多的不勘之处。I went to South Africa a couple of times last year for conferences, there I met an old guy named Dennis Brutus, who spent eighteen months in prison together with Mandela (I just googled him, and found he is fairly famous in his own right. ). I got an earful from him about how Mandela sold out immediately to international big capital as soon as he got elected.

家园 本来就没有什么圣人

不过说曼德拉坏话还是要小心一些,这个人真正能被抓住的把柄不多。传闻是传闻,想诋毁他的人一直不少。不过这把年纪了,实在没必要在为了钱干些啥,再说他也不可能缺钱。

曼德拉真正可能会有问题的地方,是98-99年的军购案,这个案子很有趣,很复杂,现在还都看不懂。

家园 不是贪污啦,是为了短期利益好看向国际大资本低头

俺对南非没什么研究,正好在这里把这事向村长印证一下,看看是否和你所知道的事情相符合。 Here is what Dennis Brutus told me: as soon as Mandela got elected, IMF came to him, saying that they could give South Africa 6 billion $ low-interest loan, with the condition that he would not change the South Africa central bank president: the same guy with the apartheid government would continue to be in charge of financial and monetary issues. Dennis and Mandela had a big dispute there: he thinks that without removing this guy and having a real reform of the financial/monetary system, the poor blacks will not get real equal economic rights, then all the “equal political rights” would be window dressing and lip services; but Mandela decided to compromise, because injection of 6 billion $ low-interest loan would look good for him in the short term. What happened afterward seemed to confirm Dennis's concerns: yes, there are a few blacks who are getting rich; but structurally,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is as large as before, or even larger.

这个Dennis Brutus也八十多一把年纪了, 做为白人,当初反对种族隔离到了和曼德拉一起坐牢的程度,坐牢之后又被白人政府长期流放不能回国. 我想不出他有诋毁曼德拉的原因, 他现在的不满,个人认为是比较纯粹的政见不同. 他所说的故事,简直就是”The confessions of an economic hit man” 一书中故事的翻版. 我怀疑: 正是因为曼德拉对国际大资本作了这样那样的妥协, 西方媒体才如此卖力的把他打扮成圣人.

家园 这可能要讲到路线之争了

晚年的曼德拉的确与中年的曼德拉不同,基本上放弃了当年任何激进的做法,当然也可以说他在六十年代就已经放弃了。

这个例子里面,新南非当时又有谁能出任这个位置呢?黑人里面没有,共产党白人里面也没有,还不如不动。又能有什么真正有效解决黑人贫困问题的措施呢?左派的经济路线本来就不大走得通,至少当时并没有这么体制确保穷人的利益,也不如不改。当时是过渡时期,激进的经济改革,没好处。并且当时外资撤资很多,IMF那笔钱对南非可不是小数目,既不违背自己的原则,又能为国家得到好处,为什么不做呢?

新政府里面的南非央行行长也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他不像美联储那样有这么大的自由度。南非的央行行长,是需要执行中央政府的财政政策的,并且,一些重要的金融决策,是他所领导的委员会做出的,不是个人决定。后来这个位置还是换成黑人了,是新南非自己培养出来的,有了足够的经验,表现到现在为止还算不错。但是显然对南非经济政策更加重要的人物是财政部长,甚至比总统对经济的影响还要重要。我没有查原来白人政府这个央行行长的重要性,但是显然保留一个并没有决策权的人的位置换来很多好处,特别是外资的投资信心,这个买卖很划算。

其实本质上又有一个姓资姓社的问题。老一代的白人反种族隔离的斗士,除了个别的,比如前几天去世的种族隔离时期唯一一个为黑人说话的议员苏珊,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共产党成员,左派,你说的这个,我猜也是。曼德拉选择了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些人自然不满,自然有看法,这就是路线之争。我觉得在九十年代的大环境下,这个选择对于南非是正确的。

所以你说的这个例子,更像是路线之争,谈不上什么人格问题。我甚至觉得IMF不承诺投资,也不会影响曼德拉的经济决策。

补充两句。1994年曼德拉当选总统,当时规定南非有两个副总统,一个是白的,这个自然是摆样子看的,另外一的是黑的。这个黑副总统的选择,基本上就等于是曼德拉对于继承人的选择。当时这个位置有两个热门候选人,一个是在英国接受过经济教育的,海龟人物姆贝基,一个就是土生土长的工人运动地下运动起家的祖马。这两个人也就代表了曼德拉对于两条路线的选择。最终曼德拉选择了姆贝基,打下了现在南非的经济结构,即使祖马今年上台,也很难改变了。

当然这两派的斗争到现在仍然在持续。仍然很热闹。左还是右的问题,在南非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家园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对比一下中印建国之后的路就知道了

要摆脱大资本的控制,走独立自主的路,是要付出代价的. 中国付出的代价就是建国后被封锁; 和90年代的曼德拉一样, 印度的甘地(又一个被西方捧成圣人的)选择了短期利益最大化,和西方妥协合作. 读一下司徒雷登回忆录, 他当年认为类似的中美合作是有空间的, 可是, 一方面是以毛为首的中国政府不愿意象甘地以及后来的曼德拉那样妥协,一方面美国国内麦卡锡主义日上,司徒雷登被两面夹攻,最终不得不承认失败怏怏不乐的回国.

冷战时期的印度可是比中国风光多了,东西方阵营左右通吃. 可是,对比一下今天的中国和印度, 哪一条路更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利益呢?

印度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Amartya Sen 都承认, “中国相对于印度的优势是由其改革以前(1979年以前)的基础所产生的,而不是由其改革之后的改弦易辙带来的。”(China’s relative advantage over India is a product of its pre-reform (pre-1979) groundwork rather than its post-reform redirection.)

家园 现在中国能发展起来还不是走资走的

南非那个大小(人口)的国家,混出头的

不也是走资。

家园 这个问题, 引用一下印度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的话

这个问题, 引用一下印度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Amartya Sen的话吧

Amartya Sen, “China’s relative advantage over India is a product of its pre-reform (pre-1979) groundwork rather than its post-reform redirection”.

“中国相对于印度的优势是由其改革以前(1979年以前)的基础所产生的,而不是由其改革之后的改弦易辙带来的。”

家园 南非的经济基础还是白人统治期间搞起来的呢

基础基础,这不知要推哪去呢。

问题是在在基础上,往那边走。

往左走不是找死?

家园 南非和中印都比不了

国家相对小,产业不齐全。尽管白人政府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工业化,但是南非的产业仍然依赖的是矿业,其主要市场是西方,无法分开;而南非本身的工业和民用品都严重依赖进口,并不能自给自足。这么小的经济规模,本来也不可能在存在工业的基础上自给自足。到了九十年代,全球化已经进行到了一定的程度,南非不可能摆脱西方的。所以留给南非的选择并不多,或者说只有一条路。

不同的国情,政策肯定是不同的。大国和小国,考虑的东西差距更远,不好放在一起比较的。比如现在欧美要拉动经济,可以选择降息。南非就不能轻易降息。降息就意味着刺激消费,而所刺激的消费,几乎都是进口产品,这样南非的外汇需求增大,就会面临货币贬值。由于基础生活物品的价格受国际影响,很多需要进口,货币贬值就意味着通货膨胀,损害穷人的利益。所以南非即使在目前大萧条的时候,也是不能刺激消费的。只能等待国际市场消费旺起来,等待美国欧洲中国花钱多了,带动南非的产品出口,来恢复经济。你看,思路完全不同。

家园 这一段说得很好,看来南非共的处境有些尴尬
家园 中肯!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