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的家史 -- 深夜腌的萝卜丝

共:💬221 🌺1018 🌵2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关于七十年代初高中毕业。

  文革开始后,66年快放暑假时开始“停课闹革命”,中小学的停课至少持续到68年俺下乡时,因为直到68年10月俺下乡时还没回过课堂,但我们还是算66、67、68年的毕业生(所谓老三届)。这其中高中的还学了不少东西,初中的就少多了,象俺初二只学了物理的开头,化学课还没上过,但是俺觉得只要愿意,初二就可以打下自学的基础,当然化学除外,俺就这初二差一两个月可以自学到大学基础物理,自学考试还考了八十七分。文革后对工人基础文化教育的补课刚好就从初二前划起,老初一的要初,俺初二的就不需要补,也许就是这个原因。

  在俺们轰轰烈烈下乡时已经开始要“复课闹革命”了,南京老三届初中生不是全部下乡,每个班有十几个升学(升到高中)名额,大概是俺们走后没几个月他们就开始上课了。应该是69年上半年,同时小学生们也开始升初中了,俺弟弟文革开始时是小学六年级,这时也上了初中,当然中间空的几年也算是上学了,所以69年复课时他就算初二的学生了。那段时间课本也“改革”了,好象是叫《工农业基础知识,把各学科都合到一起,我看过我弟弟的一本课本,比俺学的浅得多,只是比较“结合实际”。另外因停课和闹革命的影响,课堂纪律根本没法管,还有就是学制改成初高中都是两年,可见那时教学质量怎么样。这个问题TG也很清楚,我前面说过,文革后对工人的基础文化教育补课俺这个老初二的不用补,俺弟弟这个七一年的高中毕业生被列入要补课范围内。

家园 但是

“而毛泽东奋斗的时期不同,那时,中华文化已经全面落后,中国真的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但是结果是到了老人家去世的时候,中国穷到了快到被开除球籍了。

民族自豪感?那时候谁能够出国,哪怕在国内赚点美金都是光荣得不得了的事。偶亲见给老外带孩子的保姆都不带正眼看普通中国人的。

家园 初高中都是两年教学质量并不差

你看扩招之后,本科生和研究生,甚至博士生,都可以称作垃圾学生了。

但是
家园 你光盯着最有钱有势的比才会这样

要是那时中国都快到被开除球籍的地步,世界国家得开除一半;老毛接手之前才真是快被开除球籍了呢,总算1978年那会离这个所谓的“降级区”还是远了不少。你说的那种情况是封闭太久了晕的,仔细看看就知道家里底子还是有点,落后是落后但可以追,1949年那会才是衰到家了,人家都不拿正眼看你。

家园 送花

再详细一点、自己的议论再少一点就更好了。

家园 我母亲本来姓X,后来姓J,最后姓Y。

我们乡(公社)文革时期中学很大,有高中,教师是县城和市里里下来的,后来都回去了,高中也撤了。文革时期小学也有城里来的教师。后来也回去了。

我老家地区那三年没怎么死人,可能有少数人胃有所损坏,我知道有几个老人后来死于胃病,也不知道是否因为那三年没吃饱。

家园 唉,口头叙述都有这毛病,哪国都一样,倒不干国民性的事

好比美国有个笑话:老兵的杀敌数是和他的年纪增长成正比的.

家园 这两件事不同。

  扩招学生人数大大增加,有相当一部分成了平民教育,大量原本上不了大学的人上了大学,平均水平肯定会下降。对于少部分“精英”(不是指JY)学习条件差一样可以学成人才,所以那段时间教育水平差一样可以出些人才。

  相对来说,那段时间农村的中小学教育反而有所提高,因为那时各地农村基本上都是知青在当老师。象我所在的大队小学,原来的汉文老师是初小毕业生,自己才上到小学四年级,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我们队上一位高三知青,被以炊事员身份招到旗中学当老师,后来当了教导处主任。

家园 传闻也就是一时一事,大家很快就会学乖了。

最后,还是事实胜于雄辩。

谎言多了,反而会促使人们认真地寻求事实,这也是好事啊。

还有一点,不好意思啊。

这萝卜丝深夜腌的,有什么讲究吗?

有点好奇呢,请原谅俺的孤陋寡闻啊。

家园 呵呵,原因很简单

这个深夜腌的嘛,事关个人隐私,我发信息给你吧。

家园 实事求是好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但是
家园 中国可没有穷到要被开除球籍

用光外汇的是“洋跃进”,可别攀到毛泽东身上去。那时候是穷,但基本生活绝对过的下去,饿不死人的,可不像现在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那样。

家园 花!

特别是对于楼主对待口述历史的态度,深表赞成

家园 好文章

俺的感觉是农村最苦的就是从办大食堂,深耕密植,大炼钢铁,大饿饭那一段。强行推广公社,受到了武力抗社后,退回到了小队结算。那之后,农村的折腾就比较少。文革还是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搞得厉害。

家园 请问您老家哪里?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