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董仁棠是不是《林海雪原》“董中松”的原型 上 -- 萨苏

共:💬49 🌺23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看了你那篇文章。

跟随步兵出动了三十多个,因为协同不好,就活下来一个,

  这个说法可能不确,只能说冲上去后只剩一个,其他的肯定有战死的,但受伤的应该占多数,也不能排除有不敢爬起来的。

家园 这是我不严谨了
家园 TG的海军陆战队。
家园 咦,又一个

今天2花2宝,成功率100%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萨宝

花没坑?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俺没看过这个电视剧,只看过电影。

  不知道剧里是不是给配了个茶炊。

  但电视剧照有这么高的清晰度?长宽比也不对,是工作照吧?

 看了照片的网址是新华网的,不会是你自己上传的吧?怎么找到的?俺经常为在网上找需用的照片头痛。

家园 他们的军衔是谁授的?

  要是民国政府可以不算数滴,否则朱德、彭德怀、刘伯承、叶挺的衔在抗战前了。

家园 胶东公学当年很有名

胶东公学当年很有名,校址在烟台。当年八千学生集体加入国军,活下来的大部分在台湾。我以前单位有个老人就是那批的,当年国军强制入伍。可能因为有文化,他们那批兵曾驻过日本,香港,新加坡,菲律宾等地。后来在东北战场直接登陆,他自豪的说三大战役他参加了两大。然后语气一低,说不过是在那边(国军)参加的。淮海战役被俘加入共军,主要是兵荒马乱的,不知道外面情况,没办法加入的,参加过大西南剿匪。

家园
家园 这个剧我看过,剧情是这样滴......

为了更好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剿匪任务,为了让小分队的队员们都成为林海雪原中插上双翅的猛虎,于是乎203首长从“老大哥”哪里借调了一位侦察兵部队的滑雪教员......

小说原著当中,小分队似乎是跟夹皮沟的猎户学的滑雪。

家园 先送花。

这帮海军人员向群众调查?呵呵,一看就是共军坯子!

家园 可能是两个学校

TG的胶东公学是1938年成立的,8月在黄县开课,属于中级学校,教育水准大约等于现在的中专(若是按照人员素质来说,和今天山大有一拼)

基本上是一边上课一边打仗的,抗战中先后伤亡数十人,但毕业学生六千。比较有名的教师包括赵野民,李健吾,罗竹风,王慕韩,李飞,迟健敏(1942年在反扫荡中遇害)等。

这批学生后来在27集团军,38集团军,海军的很多。中共中央组织部规定,胶公学生入伍时间从入校算起。

家园 土匪也有很怪异的

董老他们打谢文东,谢手下居然有部队是全套苏式装备。事后才知道他们是抢了苏军的运输队,仗着熟悉地形,苏联人居然奈何不得他们!

不过,正经打起仗来还是不灵,武器虽好,人不行。

家园 是国军的驻扎部队?

他们那批兵曾驻过日本,香港,新加坡,菲律宾等地。

家园 那个应该不是胶东公学

而是烟台联中,全称山东流亡学校烟台联合中学。应该是由山东各地跟随国民政府的学生组成的,后来集体撤退到澎湖后,成为与“二·二八”齐名的“澎湖七一三惨案”的受害者。

台灣的白色恐怖第一大案:澎湖案(管仁健/著)

  1949年12月12日(星期一)早上,在國共內戰下潰敗而遷台的國民黨【中央日報】第四版,與台灣省政府經營的【新生報】第四版,都印著斗大的震撼標題與驚悚的集體槍決照片:「台灣豈容奸黨潛匿,七匪諜昨伏法。」及「你們逃不掉的,昨續槍決匪諜七名。」副標題則配以:「保安部破獲匪兵運機構,黨羽百餘人均一網打盡。」及「對叛徒不寬容」等,這是老蔣在台灣施行的白色恐怖首宗,也是牽連人數最多的第一大案,史稱「澎湖案」。

  當時中國有一百萬殘軍與一百萬難民,在一年內先後湧進台灣,原本就地狹人稠的海島怎堪負荷?而在廣州的山東煙台聯中校長張敏之,率8000名流亡師生追隨投奔,原盼遷台繼續學業,但因入台管制而暫轉澎湖,不意軍方因內戰兵員漸耗,強要接收這群中學生為兵,送回中國充當砲灰。張校長為維護學生受教權,挺身抗爭,軍方竟以莫須有的「匪諜」入罪,他和一百多名師生被槍決,數千名學生被充軍後受盡凌虐,另有不知人數、不詳姓名學生被投入海中溺斃。根據報載.......

匪諜 是怎樣做成的◎王鼎鈞

我在一九四九年五月踏上台灣寶島,七月,澎湖即發生「山東流亡學校煙台聯合中學匪諜」冤案,那是對我的當頭棒喝,也是對所有的外省人一個下馬威。當年中共席捲大陸,人心浮動,蔣介石總統自稱「我無死所」,國民政府能在台灣立定腳跟,靠兩件大案殺開一條血路,

一件「二二八」事件懾伏了本省人,另一件煙台聯合中學冤案懾伏了外省人,就這個意義來說,兩案可以相提並論。

煙台聯中冤案尤其使山東人痛苦,歷經五○年代、六○年代進入七○年代,山東人一律「失語」,和本省人之於「二二八」相同。我的弟弟和妹妹都是那「八千子弟」中的一個分子,我們也從不忍拿這段歷史做談話的材料。有一位山東籍的小說家對我說過,他幾次想把冤案經過寫成小說,只是念及「身家性命」無法落筆,「每一次想起來就覺得自己很無恥。」他的心情也是我的心情。

此事件受害人数至今没有查清,受害者到1997年才得以平反。

某亲历者的回忆:

歷史的烙痕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