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所理解的金融本质,如何评估GDP,如何评价英国 -- 金口玉言

共:💬53 🌺10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赞同楼主看问题的观点和方法,送花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非洲受影响还要小
家园 顶!!!没经验送花,先欠着。
家园 可是印度一直增长快啊,可与中国比肩
家园 俺国正在开始玩同样的游戏!

起百姓苦,落百姓苦...

百姓却说:“劳资现在就是要抄世纪大底,苦个屁!乌鸦嘴,滚蛋!”

家园 金融是创价值还是破坏价值要看这个东西怎么玩了

太阳底下无新事。

现在米国炒房地产最后玩爆和300年前荷兰人炒郁金香我看也没啥区别。

米国的金融体系,当它以风险投资、二板市场为新技术、新发明注入资金的时候那就在创造价值--虽然都说米国的网络泡沫破了,但是半导体、信息、网络难道不是实实在在并改变了人类生活面貌?

难道米国的半导体、生物制药等行业都是虚的?

当金融体系去玩爆炒房地产这种“老”东西的时候,那就是仅仅是价值再分配甚至是破坏价值。

补充一个 本次金融危机我的看法很重要的是米国的技术创新步伐放慢,信息技术发展似乎到了一个瓶颈。没有20世纪后50年那种半导体和信息技术的爆发式增长。无法开拓蓝海,只好挤在红海里竞争,高端实体产业发展放慢,中低端只好外包到成本低的地方。为了掩饰太平,格林斯潘2001年就开始减息炒房地产了。

家园 金融为制造业服务

才是正途。适当的消费扩张未必不可,但是应该坚持生产第一的原则。

家园 不是老板吧,充其量相当于总会计师的角色

是会计还差不多。

家园 金融必须和实体经济结合

英国现在可卖的东西应该还是很多的

纯正英式英语,抢掠200年的的无数古董,部分还算先进的科学技术

然而,从长远来看,它需要一个实体经济做支持,否则不远的将来咱就等着看第二次英阿马岛之战

现实可供选择的只有中国和印度了

家园 【原创】幸福感不是GDP,及金融和英国

幸福感不是GDP,不然的话阿三的自我催眠大法就该全球推广了.所有的主观感受,在马克思主义中,都只是使用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在西方庸俗经济学中,则是效用.使用价值不等于价值,效用也不等于利润.把两者等同,就相当于"好好吃=100元"一样,在日常用语中可以用,但是在学术上,两者不能直接相等.

GDP是建立在资本的基础上的,所以不能资本化的东西是不能计入的,而只要能资本化,不论多么第三产业,多么虚拟存在,都应计入.所以和是否实物实体经济是无关的.

金融和物流是使资源有效配置,使适当的生产要素出现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这一点,和生产经理,以及工程师没有差别.金融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产业,对于信息进行处理,如同一个经济体运作的神经中枢.

楼主的论述过程,把马克思的价值创造和要素论的GDP混为一谈.

价值是创造出使用价值的一般人类劳动,代表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非绝对值.社会财富,是一个绝对值,而价值,只代表了你在社会财福中可以分到多大的份额,而不论这一份额的绝对值有多少.

把价值和财富等同,就相当于"1%=100元"一样,只在某一时点上成立,事实上社会总的财富和总的价值,时刻在变,而昨天的单位一般人类劳动,也不等同于今天的单位一般人类劳动.所以价值是一个相对的,且时刻在变的概念,与绝对值不可以直接等同.

GDP,则是资本化的任何对象.象月球上的地皮,太空中的墓地,荷兰的郁金香,美国一平方英尺的所有权,以及宗教上的心理需求,本质上和好莱坞没有区别,只要有人承认,有人愿意付钱,就构成GDP.GDP不是万能且唯一准确的标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会追求这个),它只是一把度量社会经济体的尺子,而这把尺子在大多数情况下非常有效.

用GDP去描述社会,就象用重量去描述苹果一样(你在超市买苹果时).客观世界是复杂的,苹果还有颜色香气味道品种营养等等,一切描述都是有限集,都不足以完整描述身为无限集的客观现实.我们的要求就是,够用.就象用利润去描述企业的运作,如果利润是唯一正确的标准,政府就不需要执行补贴政策了.只是利润这个标准用起来比较有效而已.

马克思主义中的政治经济学部分变成了非主流,原因就是不够用,这把尺子在某些程度上说是正确的,但是不够用,不能指导TG的经济运作.

因为TG在转向时故意含糊其词,所以大部分人都会有把老马的价值论和要素论的GDP混为一谈的倾向,不足为奇,亦不必惭愧.1%=100元,许多人的思维方式都是这样的.

关于英国缺少制造业这种实体经济,我们来看一下保险业,这是英国的优势产业.卫星上天,你该开多少的保费?其中多少部分需要再保险出去?伦敦的食利阶层,又要买多少的再保险?多少部分的再保险要转销到美国日本?这些的背后,就是对于自然,对于人类社会的运作,有着数量化的深刻认识.如果中国有这个认识水平,就不需要在伦敦买保单了.保险业是一个很典型的,以金融为表现形式,而背后实际上是信息产业.如果你的信息处理能力不足,那你就要承受极大的风险集中.经常有一些新的保险业务出来,比如腿模的腿,名模的胸,这些也是金融创新的一部分.如果你缺乏相关信息收集和分析处理的能力,你对这种风险/收益的资本表现形式就是一团雾水,更不用说确定合理的保费费率了.

另一个英国的优势产业是拍卖业/收藏业.从日本人在80年代的疯狂收购来看,英国在寻找合适的买家,并且发现合适的价格上面,是极其优秀的.这不仅仅是忽悠的能力,而包括了整个收藏市场的概念形成,养成,以至于收割利润.这个行业和普通老百姓的关系比较远,可能感受不深,但这个行业其实算半个金融业,因为和金融业的牵扯很深.小日本买向日葵,好象大半是动用的贷款.

现在河里有一种轻视金融业的倾向,而事实上金融业是一个国民经济中最要害的部分.

关键词(Tags): #银行#金融#GDP#经济
家园 印度的增长相当一部分是内在性的,这点和中国相同

中国的农民工,收入由种地的$500升为打工的$2000.印度也相类似,光是手机的用户就增长飞速.

可能的一个原因是,这种增长不那么显眼,比如收入由$200升为$400.孟买的贫民窟,担负着城市垃圾处理的重任.孟买产出的垃圾增加了,贫民窟的处理能力也相应增长,这不就是GDP的增加么?

出口对印度GDP的带动不那么明显,也不那么直接.这个是客观事实.所以出口下降的影响也就不那么大.事实上非洲确实受危机的影响很少.

家园 恩,说清楚金融的本质了

del

家园 如此计划经济+信息技术便未必效率低下?
家园 一个国家到也不一定要有实体经济

因为全球化以后,各国只能在自己有专长的领域才有竞争优势。良好的制度、优秀的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稀缺的资源,通过这些资源去为全球提供服务,这样的经济方式也未尝不可。

只是说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讲,没有实体经济在战争时期是非常危险的。

家园 对,计划经济的规模取决于信息技术的能力边界

现代大型企业,无一不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计划经济.

如果你超越了这个边界,那就是规模不经济,在资本的表现上,就是市值不如分拆了再卖掉的市值高.所以才有垃圾债券和主动自我分拆出现.

另一种方法,则是形成竞争性的内部市场.我记得松下就是这样的,如果集团内的兄弟企业的零部件不够好,是可以向外采购的.

计划经济失败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本位利益的处理之外,主要就是信息收集,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上,过于低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