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四面楚歌之欧洲篇 东欧经济之大悲欢 -- 井底望天

共:💬124 🌺122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苏联的例子很特殊

同时期的美国也在疯狂扩军。苏联是被僵化的体制忽视民生搞垮的。中国现在面临最根源的问题是分配不公,物质供应本身不存在问题。

所以呢,中国在扩军的同时要走美国的路子,把扩充出来的力量投放到保障我们的资源和能源供应的方向上去。这些钱大量投入军备不是用来阅兵好看的,是要有产出的,比方说:缅甸那谁谁不听话,那就换个听话的上来,顺便建个港口,把石油管道铺过去。东海南海琉球嘛,也就没什么争议了,都归我们,石油可劲儿采。哪儿有排华倾向了(这个倾向是我们说了算),航母编队就开过去了,换个政府顺便签个自由贸易协定,货币互换协定什么的。我们需要的铁矿和其他资源,你不卖我们就在当地搞搞独立运动,然后换中国人去开采。

天方夜谭吗,60年前看现在的中国恐怕也觉得是天方夜谭。

家园 不错

国家利益是要军事力量支持的

现在起码中国的实力已经让我们看见了希望。

家园 这种分析比简单地否定扩军深入多了

扩充军事力量当然也是服务于一定目的的。

毕竟有太多的利益不可能只通过贸易与合作来取得,那么大棒就与胡萝卜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至于是不是要在某个时刻更侧重于发展军备要看国家战略的需要,如果扩军备战能够换取更大的利益,而这种收益从长远上远大于军备支出,那这种资源倾斜就是值得的。

扩充军备是不是能对经济发展有益很大程度由决策者的水平决定,有那些远见卓识的战略家,当然也有寅吃卯粮的败家子。

家园 和苏联是不同的

井大说的军事凯恩斯,是在萧条下的经济刺激方案,是提振就业保障民生为目的的。

苏联时期的国家大力发展军事,是罔顾民生的军事至上主义。

所以是不同的

家园 美国的底子也被军备淘空得差不多了。

艾森豪威尔卸任总统时就在演说中警告军工产业的膨胀(想不通为什么在任时不敢吱声)。果然不如其所料,美国的经济后来真的被军工产业绑上了战车。这些用于开动战争的资源用于国家建设,用于发展经济,不更好么?

其实冷战的结果是美苏两败俱伤,要是苏联能再顶上10年,垮台的也许就是美国了。

不是说,对一个国家发动战争就不好,对英国来说,发动鸦片战争就是一本万利,对美国来说发动美西战争也划算。可是你要看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对手又是谁?战争的结果是不是可以预料?利弊如何?中国参战之前美国会知道韩战以停战协议告终?越战以失败告终?你又看看美国在伊拉克这么大的投入得到了什么?所付出的跟得到的相比有什么效益?虽然有廉价的石油,但这部分的收益相当一部分是为他国做嫁衣,还有一部分是给国防支出付利息。

今天的世界不在是60年前的世界了,当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理论传遍世界,当每一个国家背后都可能有其他大国的隐蔽支持来消耗竞争对手的实力,假如还有人觉得依靠军事力量可以让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的国民俯首贴耳,随意欺辱,而自身不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或者象美国一样得罪全世界的战略可以持久,我是觉得是天方夜谭。

家园 超过需求的供给就是浪费
家园 再多说一句。同样是凯恩斯的促进就业保障民生。

可为什么要把劳力和资源耗费在不停地挖沟-填沟式的无效劳动中呢?为什么不能让这些劳力和资源的消耗结果变成惠及子孙后代的“优质资产”呢?同样在优质资产中,也有更优和次优的选择。中国是个穷国,经不起浪费和奢侈。

只为推动经济数字增长的方案我们应该推荐给美国,人家大款,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家园 军工科技最终很多是转为民用的

更何况中国的军工科技是被封锁的,要想追赶只有加大投入啊

家园 大家都在说战争需求加快了科技发展。

其中一个神话就是阿波罗计划的很多发明转为民用,所以社会的大规模创新离不开军工。从计算机、通信等行业相对于传统产业的飞速创新看,社会需要对科技研发的推动作用并不亚于军事需求。可见,要是把开发阿波罗的研发经费分摊到各民用产业,同样也能取得类似的成就。

在现代产业中,很多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界限已经很模糊了,只要有足够的技术储备,生产卡车发动机的马上可以转产坦克发动机,生产化肥的原料可以用于生产炸药,用于汽车导航的芯片同样可以用在巡航导弹上。但还是有相当部分是军工特有的,我不反对补上我们国家对国防工业的欠账(以高筑墙提法为证),所以献花赞同,只是我不认同把发展军工产业作为刺激经济发展的手段。我们需要提升的是军工的研发能力、潜在的生产能力,而不是囤积弹药。

最后,借井大宝地为自己 认证会员 拉票。谢了先,鞠躬。

家园 也回花赞同
家园 赞同,军事需求对科技的拉动不是民用需求可以相比的

所以楼下的辉汗如雨等人的观点是错误的

为什么呢?因为军用需求可以着眼于长远,而民用需求则往往只考虑近前利益

比方说计算机,就是在军用需求的带动下产生的,因为美国军方要计算弹道,而弹道计算的运算量是非常海量的,所以催生了计算机的发明

比方说互联网,来源于美军的军队的数字互联计划

比如说飞机技术的发展,也来源于一战二战之间对制空权的各国的追求

导弹,来源于德国军队对远程打击火力的追求

砷化镓等等半导体技术,来源于军方需求

---完全的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军事需求的带动,人类的科技进步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苏联的倒台不是因为军备竞赛,而是因为文化战领域或者说意识形态领域被对方攻陷---这个只要想想89年的时候中国只要稍微不小心的话,那么中国就成为被对方攻陷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好在中国领导人足够警惕,而苏东领导人不够警惕,所以,军队再强大,国民福利再好,也没有用

鼓吹苏联因为军备竞赛而倒台,其实也是西方传媒的一个阴谋,目的就是欺骗发展中国家放松对军备的发展

对于中国来说,从军事凯恩斯的角度,如果军方明确的宣布需要更多的大飞机作为运输机,加油机,那么中国的大飞机产业就可以快马加鞭----从而催动相关产业的技术变革的加速,反过来,如果你在这个产业方面总是认为自己水平不够,不敢放手发展,那么时间就会越拖越长

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其实也有经济凯恩斯的味道,毛泽东作的那个发展两弹一星的果断的战略决策,其实也是提前的促进了相关的中国的科技的起飞---涉及到光学、材料、电子,发动机、测控等等等等太多的高精尖行业,催动了那些行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实行跨越式发展---反过来,后来由于战略环境的相对松动,决策者放松了对高精尖武器平台的追求,也就相当程度的延缓了中国的高精尖行业的发展,导致中国的产业主要的在中低端的徘徊

美国现在之所以被人认为是高科技的国家,主要就是那个与苏联进行军备竞赛的时候打下的底子,否则,美国的民用科技在与日本德国等等国家的竞争中会完全的丧失竞争力,而彻底的败北、崩溃

家园 强制兑换。。。

你如果不让这个情况出现,那就得强制兑换,就是俺们大家都知道的国民党金融劵强行兑换法币的故事了。这个估计没有那个欧元区国家敢这么干,这样做导致的社会动荡,那可不是玩了。

不曾想倒是让二胖同学先玩了

家园 精辟

其实大家心里都比较清楚,光是一个统一的货币政策,是不可能解决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你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财政政策才可以做到。

而统一的财政政策,就是说欧元区必须有一个对应的政府结构,可以从现在的“地区性”的各国政府手里,拿过来足够的权力,可以解决整体的财政政策问题,比如说税收,财政支付等等手段,用来解决内部的不平衡发展。

说白了,就是欧元区里需要政治统一

家园 军事凯恩斯跟穷兵黩武是不同的

军事凯恩斯跟穷兵黩武是不同的。后者是立足早打大打,开发生产大批量军事装备,武装军队准备战斗,前苏联的军事理念就是如此。前者是通过加大对军事科技的研究开发,扩大内需,带动科技发展,中国的“多研制少装备”、“小步快走”即是。中国并不大量装备(这是真正花大钱且占用巨额资源劳民伤财的)尖端装备,只是少量装备便于骨干部队试用与评估(也便于一旦有战时可以由这些种子迅速扩军),但是维持较高水准的研发队伍和连续项目。而且也补了大量以前缺课。

象材料科学、发动机、精密机床这些基础科技,对民用产业的意义更大于军用。

家园 呵呵,那是你自个下的“军事凯恩斯”定义。

军事凯恩斯就是穷兵黩武。当然,您硬要理解成:拥有能力,但不使用。我也没办法。

军事凯恩斯主义,是西方国家关于军费支出与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派别,产生于20世纪40~50年代,以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的"需求理论"为基础而得名.军事凯恩斯主义的主要思想是国防消费不仅不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并用数量经济学的方法证明,国防消费与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关系,军费花费越大,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越快,反之,亦然.

外链出处

[url=http://www.globalview.cn/ReadNews.asp?NewsID=6630]美国的军事凯恩斯主义

[/url]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