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王小棉的故事(一) -- 王小棉她妈

共:💬302 🌺216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家园 小棉一家都是中国人阿,所以才会说错的

谢谢您给更正,花一个

家园 王小棉的故事(六)--忍耐力训练

带孩子到小广场上玩,大人们总习惯手里拎点儿给孩子吃的零食,喝的饮料,外加需要临时替换的衣服等等。我理解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在户外多完一会儿,或者防备孩子看人家小朋友吃东西喝饮料眼馋。我家棉最开始到户外活动的时候,我们也有时给她带这些东西来着,不过经过一个四川大地震,我们的想法改变了。

这次四川大地震,除黄金的72小时救援以外而活下来的人数以千计,其中一个人被困长达近200小时被救以后还能存活,这说明了忍耐力在非常情况下对人的活命是非常重要的。忍耐力越强的人,活下来的概率也越大。因此,我觉得培养一个人的忍耐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以个人可能一辈子也碰不上一次大地震,但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忍耐力的人,干别的事情也一定差不到哪里。

忍耐力,包括生理上的忍耐力,比如说耐渴,耐饿,耐困,还有精神上的忍耐力,需要忍受孤独和恐惧以及绝望的情绪。人不是生来就能忍受这些的,小孩子饿了渴了就会哭,孤独害怕也会哭,所以说忍耐力,都是后天培养的。

大地震以后,我突然意识到忍耐力培养的重要性,在和家里人讨论之后,我们决定以后带孩子出门坚决不给她带吃的喝的,也不给她带替换的衣服。除了夏天要防备她中暑以外,不再满足她其他的要求。刚开始,孩子也有些不适应,看别人眼莫眼望的,我们忍着,装没看见,要不然就耐心地引导她转移她的注意力,后来渐渐的也就习惯了,别的小朋友喝水吃零食她也不要了。

我们最开始不给孩子带零食和饮料,就是为了培养她的耐受能力,没想到这样做还有其他许多好处。比如说,孩子玩起来注意力集中多了。以前她总惦记大人手里的吃的喝的,玩着玩着就往大人怀里蹭,现在因为没有了,她能自己玩上老半天。此外以前孩子在户外玩到时间了不好往家带,现在只要说咱们回家喝水去,她高高兴兴地就跟大人往回走,有时候甚至积极地走在大人前头,有的小朋友妈妈抱怨说孩子不喝白水,非要喝饮料不可。我们家棉棉每次回家不管是啥都咕嘟咕嘟往下喝,才不会挑三拣四的。棉老姨说,看棉棉喝水那个幸福啊,不给带水简直太英明了。

忍受孤独的能力目前还没开始培养,实在是孩子太小了。不过在不远的将来也会开始。正因为爱孩子,才更应当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耐受能力。

最近看哈佛女孩刘亦婷,里面有让她锻炼意志力--握冰--的故事细节,于我心有戚戚焉!

家园 这个,感觉有点极端了

偶觉得,这个和所谓的忍耐力扯不上关系,关键是培养小孩不吃零食不喝饮料(包括各种碳酸饮料、含糖饮料等等,不包括水)的好习惯。偶就没有培养偶儿子的忍耐力,但是他一样喜欢喝水,不要小朋友的东西。

至于刘亦婷,没啥参考性,当看戏看看就可以了。

家园 花,棉妈,对你这个训练有点意见

我有点觉的你没把一些事情的因果理顺

看着小美女受罪,说句

家园 那你讲讲你的道理

我觉得效果不错呀

家园 您老是聪明一辈子,怎么在这个点上就迷糊啦呢

等一会我说说我的想法

一会

家园 看过一个儿童教育节目

一个孩子(3-5岁的样子)在超市里老往购物车里放自己喜欢的东西,妈妈不给买就哭闹。最后儿童教育专家来纠正,就是让妈妈不管孩子哭闹得多厉害都不能让步,但是如果孩子改正了缺点就要及时表扬,最后把孩子的毛病改好了。那个节目里说,要纠正孩子的习惯,初步时间是一周,巩固时间是一月,此后就会养成新的习惯了。

我小时候,因为胖,不爱走路,老爸带我出去就先讲好要自己走。结果我耍赖,老爸就把我扔在半路上,结果,只好自己走。结果,我到现在都喜欢走路不喜欢坐车。

家园 给小棉妈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教育孩子我不敢多说

因为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说到记忆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提醒几句。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真正懂了,不是提了上句,马上会接下句。现在的网络信息这么多,只要会检索,我有台电脑,便顶得上半个钱钟书。而是能够变换着法子来应用。就好像数学公式得变形应用。你会背没啥了不起的,但是能够到用的时候随心所欲的应用,才是目的。

所以,那种超级记忆法,说实话,除了应付考试,作用并不大。你可以短时间记住,但是理解不了,过后忘掉,对于自己的成长并没有任何的帮助。

妖道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我也学习过那种记忆法。当然名字不一样,但是实质上差不多。大学的时候,可以用一天的时间,背诵路遥的《活着》的上册,可以几天就背诵下来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是一字不错的那种。但是你今天让我回想起哪怕是一个字,也是不可能的。

我的父母也是曾经望子成龙的那种,唐诗三百首,宋词选,俺也背过。这些在中学毕业那年还能记住一半,现在是只剩几首了。

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

家园 我觉得你这么做有些忒左了点

你拿正常情况下的孩子和在那些危难时刻的孩子比。这么比首先就可以说没有啥可比性。

还有,你家棉棉也就两岁吧?那么一个小小孩儿的正当生理要求不过就是渴了要喝,饿了要吃。你拿这种培养孩子所谓忍耐力为借口,该喝不给水,该饿不给吃的,这么做是不是有些忒过呢?

孩子外出为什么会比在家里口渴的快,饿得快呢?那是因为活动量加大的原因。这就好比正常的人在运动以后,也会叫水叫吃的一样。

你的别的育儿理论都是相当的出色,相当的科学的,相当的充满爱心的,就是这个,实在叫人无法苟同阿。

家园 推荐你看看鲁宾逊漂流记

现代社会其实就是“鲁宾逊式”的荒岛。父母就像是那条给鲁宾逊提供工具和基本材料的破船。老师其实就像是那本《圣经》,朋友就像是那个“星期五”。如果我们不像鲁宾逊那样努力“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其结果只有灭亡。现实是即使你努力地去生活、去发现,如果努力地不够,还是会灭亡,逆水行舟嘛。

另外,按照棉妈的指点,我家香香已经改掉了一些毛病,并且有了新的进步,她已经可以背两段三字经了,在世界地图上也认识了很多新的国家。我想将来给她讲历史、地理的时候应该能省些口舌吧。

棉妈给我推荐的那本《卡尔威特的教育》,我看了以后,立即推荐给全家,现在我们全家都在那本书的指导下继续教育我们的香香。

家园 凡事都有个度

人家绵绵也是棉妈身上掉下来的肉,我想棉妈自然不会陷绵绵于水深火热之中。

家园 对啊,凡事都得有个度

小孩子在长身体的时候,外头口渴了,需要点水,都不给的话。。。怎么说都不是度里头的吧?

家园 花,晕;我的教育方式你也表扬下呵

棉妈的是好

我的也不错呵

我,我要买醋去

家园 真的呀,谢谢您的现身说法。

看来教育的方法需要随时修正。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