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杂谈】战车、长戟、连环马 -- 任爱杰

共:💬21 🌺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有人以为此段完全是某个人的臆测

首作者(忘了叫什么名字了)在开战前逃之夭夭,胜利之

后跑回来写了篇奏折。。。

一人挑起兜鍪,一人碎其首,当真如喝凉水一般容易,可

敌人难道都是泥塑木雕么。

家园 据BBC拍的记录片说可达300磅。

应该是人与盔甲吧,那里也说骑士落了马基本就是被轻骑兵屠杀的了。

家园 任兄,小弟以为铁浮屠还是重骑兵,而拐子马,

从"敌又以铁骑分左右翼,号“拐子马”这一句来看,似乎应该是阵势,以前看过一篇文摘解释的很详细,不过现在只记得观点,不记得名字和作者了,(即铁浮屠是重骑兵,而拐子马为两翼铁骑),在<<宋辽金西夏军事史>>中有如此描述,“金骑兵在战争中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战术。当时、常见的战术是分左、右两翼迂回侧击。金辽护步答冈决战,金太祖“使右翼先战,兵数交,左翼合攻之,辽兵大溃”。采用的就是这种战术。这种战术被宋人称为“拐子马”,“东西拐子马阵”,在宋金战争中金军也多次采用。“虏人(金兵)遇中国(宋朝)之兵,往往以铁骑张两翼前来围掩。”另外,金兵还常用一种“更进迭却”的锐阵。“虏用兵多用锐阵,一阵退,复一阵来,每一阵重如一阵。”

从<<宋史刘??列传>>来看,因为“铁骑”所以不会是战车,而拐子马会不会也用革索相联呢? 窃以为不会,(事实上对铁浮屠是否用革索相联,用拒马隔断,小弟也表示些怀疑,宗弼虽是武力95,谋略70的人物,但还不至于笨到此地步,根本就是战斗中逐次增兵,兵家大)

金人与蒙古人一样,长与骑射,每战骑兵带箭多达几百支,宗弼军,铁浮屠已然连起来了,拐子马再连,又如何发挥骑射的长处呢?

从金辽宋野战的战例来看,似乎是用重骑兵,铁浮图正面冲击对方,(铁浮屠的头盔只露双眼,极不利射箭),劈开拒马,木栅,打乱敌方阵形,主力杀敌的则是由弓骑兵,两翼包抄的拐子马完成。也有后面的情况,弓骑兵先进行扰射,然后,迅速退回,如敌人追击,重骑兵应战,如敌人始终不进,弓骑兵则不断出击,退回,待敌人阵不整时,重骑兵攻击薄弱,或重心之处,彻底摧垮敌人的战阵。

金兵所用的弓一般弓力不超过五斗,大者也不过七斗。非50步不射,(大概是80米)而他们的弓弱,对可以快速进击,快速后退机动要求更高,故不可能都打包穿起来了。

至於<<宋史>>是元末仓促编辑的,错误很多,而此时的蒙古人是否还记得宗弼的阵势,也是个疑问,更何况<<宋史>>根本就是以宋“国史”删剪而成的,有不实之处也是难免。

家园 是不是拖着扫?这样,受力就不多。战国三戈戟看来能拖,不能突。是那样么?
家园 用革索相连,以拒马隔断也并非不可能

宋金作战,金国使用大量的“签军”,也就是在原来宋朝地区征发的汉人。还往往要他们打头阵。这种军队是否心甘情愿的为女真卖命是相当值得怀疑的,在阵上倒戈也不一定。用革索相连,然后用拒马隔断使之只能向前,也许也是有的。

家园 邓广铭老头儿可是死硬的“岳飞原创论”的支持者呢~~~

这个问题上,我跟你站一头,嘿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