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季羡林的自传想起的 -- aokrayd

共:💬54 🌺111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天

所有的人都有所谓的良心和道德,不仅仅限于知识分子。

家园 我到认为那堆政策恰好是城乡对立的产物

不过鸡生了蛋,蛋也有孵成鸡的。所以二者都要考虑到。

家园 城乡对立是那只鸡

那堆政策可是计划经济这只鸭子生的,

同鸡可没有直接关系,一码是一码。

当然你要非说那只鸭子也是鸡生出来的,

家园 “知识青年去农村接受再教育”我觉得挺好的呀!

以前毛主席的时候,农村还有赤脚医生,现在不行了吧?

中国知识分子的毛病,俺以为:逆境时,忍气吞声;顺境时,自我感觉良好而且缺少人文关怀。中国现在尊重知识分子,我觉得更多的是尊重工程师,技术人员,而不是人文方面的。

对于人文方面的知识分子,官方只喜欢御用文人的那一部分,老百姓对他们还没有认同感,所以那些不愿意被招安的在中国活得不仅堵气,而且尴尬。

家园 问两个问题?

1、城乡对立的根源是什么?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根源,当时是不是有更好的选择?

家园 俺当然认为有更好的选择

城乡的经济差别49年以前也存在,

但这种差别并没有象后来有城乡户口之分那样,

把一个国家的公民硬性地分成两个不同的等级。

家园 好在哪里?

青年浪费时间,农民浪费资源。

我不是说农村不需要有知识的人去服务,

但要尊重自愿的原则,或者靠经济杠杆调剂,

而不是靠政策强制。

家园 我觉得你好像没有回答我刚才的第二个问题

你认为城乡的差别的根源在于户籍制度。

当年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户籍制度呢?共产党当年可,一个农民党啊,他们有什么样的考虑呢?

家园 我没有说城乡差别的根源在于户籍制度

而是说这种等级分明的境况来自于户籍制度,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制度,当然来自于中共管理的需要,

和计划经济的特点。别说农民无法流动,城市里面各个企业之间的流动不是也很难么。

中共夺取政权以前是农民党,之后恐怕就很难讲了,很简单,他很少为农民的利益考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为了‘国家利益’牺牲农民利益,当然不能称之为农民党。

我这里并不是想在总体上评价这个政策的成败利弊,但是城乡之等级森严的壁垒,直接来源于户籍制度。

家园 那么更好的选择是什么呢?什么时候可以选择这个“更好的选择呢?”
家园 更好的选择就是不要搞户籍制度啊

也不要搞什么人民公社那一套阿。

至于现在,当然也可以改回来啊,而且也正在改不是么?

不是步伐还不够快而已。比如取消/改革暂住证制度什么的,应该让所有中国公民可以在任何地方从事任何能胜任的工作。

家园 好象美国有人文关怀的知识分子也不多。

大部分都是挣钱养家。

家园 同意。我读《牛棚杂忆》也有同样的感觉。

另外觉得他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立论太不严谨,不象出自学者之口。

家园 说得真好。
家园 季先生到后来一套中山装每会必到,每到必鞠躬

颇有赶场助威作秀之嫌。

我不想对他说的太苛刻。只是比他更硬骨头的,更像个知识分子的好像还不少。

咳,怪不得有人说:寿命短是成不了气候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