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简说双器械 -- 胡亦庄

共:💬40 🌺15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简说双器械

第一个坑本来挖得是大枪,但是内容太深填起来比较慢。看到武术版有人问“双手器械的用法”,决定先写写我了解的双器械。

顺序是:双刀、双剑、双鞭、双锏、双锤、双钺、双枪、双钩、双戟。

自己练得东西有限,有的是看资料,有的就只好根据单兵器揣测廖~

胡亦庄:双刀

胡亦庄:双剑

胡亦庄:双鞭和双锏

胡亦庄:双锤和双钺

胡亦庄:双枪,双钩和双戟

元宝推荐:MacArthur,
家园 送花,鼓励
家园 双刀

影视剧里最常见的就是双刀,当年香港一部《大刀王五》里的少年,刀花一起,吸引无数眼球,大有抢戏混淆主角之势。

实际上双刀也是现实中技术最实用成熟的双兵器。在明朝的战场上双刀算是正经规矩的兵器。甚至女将可用,所以我估计当时的双刀是轻快兵器。

明朝史载的倭寇也善用左右不对称的双刀,日本浪人左手持长刀诱人耳目,右手持短刀伺机伤人。

更不对称的双刀配置是:长刀+匕首。匕首的功能相当于飞刀。

实用双刀技法比较简单,毕竟是阵上武夫杀人的手段,而武夫们大多思维直接简单。马战步战各不相同,下面说两条步战对步战的。

进攻就是一刀刺或砍,另一刀跟随。防守反击的技术主要是一刀格架对方兵器,另一刀刺砍。面对重兵器,比如铁棍或者大锤,能走轻灵躲开是最好,因为对方扑空就破绽大露,不然只好双刀齐挡。步战双刀的步伐十分重要,身随刀走,以刀护身。

双刀的用法即使朴素,也能让人眩目,大概因为刀身反光面大并且上下翻滚。大概因为这个先天优势,后世双刀有舞蹈化的趋势,出现了很多刀花,比如撩腕花剪腕花之类的,甚至还有地躺双刀,双刀夹跟斗之类的,这些动作并不适合佩戴甲胄的战阵环境。

更具体的动作有空再说,提一句:现在武术里不少单刀动作其实是双刀动作简化的结果。

通宝推:晨池,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双剑

刚才看了一眼自己写的双刀,简化的可以...但是既然是网上论武,又没打算上传视频讲解,所以咱文章里面就没法比划太多技术,尽力而为吧。

双剑,属于比双刀更轻灵的兵器。多见于戏剧舞台和小说里,比如梅兰芳演虞姬,比如刘备,而且这都是秦汉年间的事情。因为冶金技术的发展,三国开始,就是刀主导战场短兵,单剑技术都在衰落,何况双剑呢?

在不穿盔甲的江湖打斗中,单剑生命力比双剑要强。原因在于剑的优势在于轻灵,寻隙致命。增加一把剑只能降低一分灵活,并不增加杀伤力。不信的朋友可以拿两把剑去参加击剑比赛实践一下。

如果仅比较双剑和双刀,剑由于没有便于切割的刀身弧线,只好加强点刺的功能。于是双剑用的时候要保持合适的攻击距离,加上剑身轻而长,攻击半径比双刀大。但是实用性很有限。

现在梅兰芳舞台上的双剑花很难看出与双刀花有多大的区别,也有可能是双方互相借鉴舞蹈动作共同发展的。当年陈氏太极拳传人陈照丕在1930年间结合陈氏单剑和双刀技法发明了一个双剑套路流传至今,算是这种趋势的一个佐证吧。

但双剑的舞蹈化最终还是超过了双刀。精神上讲,中国文人,或者说知识分子对剑有种特殊情节,我猜是对秦汉历史的一种爱屋及乌。技术上讲,剑的装饰物——剑穗可以延长很多,搞成大名鼎鼎的“长穗双剑”。而双刀的刀绸搞大了只能变成双桌布...这算是双刀的幸运还是不幸呢?

不过刚才说的是现代狭义上的“剑”。广义上讲,剑包括匕首,双匕首还算花法少实用性强的,但是恐怕因为实用性实在太强...流传范围也有限。

曾经看到有菲律宾流传出来的双匕首教学视频,只有基本的杀伤技术,最长的“套路”也没有超过5下,算是动作组合,让我看了很能感受到古代武艺的杀气。他们还有双短棍的对打比赛,搞得有模有样,但是那种棍子速度挺快看上去没什么杀伤力,估计还是匕首训练的延伸。李小龙电影里用过这个元素,叫什么菲律宾魔杖啊。

越扯越远了,李小龙都登场了...再写下去难道要引伸到双手双节棍不成?先打住啦。

通宝推:晨池,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都花啦,有机会说说短辊
家园 短棍种类可多了,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
家园 就你喜欢的说说,我自己觉的这个蛮实用的
家园 待我填完这个坑先,看看新兵营的帖子能不能自动转过去
双刀
家园 送宝等下文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双鞭和双锏

两天不浇水连通宝都长出来了,看来挖坑浇水真是个赚钱买卖!

双鞭和双锏我就一篇写掉廖,因为它们的技术很相似。这里双鞭是呼延家的双鞭,不是武术套路比赛里流行的双九节鞭。

双鞭和双锏本质上都是双铁棒,现在玩家可以搞个双甩棍。鞭,就是在金属棍的表面加上一些疙瘩,或者叫“节”。锏就是把铁棍圆形的横截面变成多边形,成为有棱的棍子。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目的——增加杀伤力。因为棱这形状可以有效增加压强,连古人自杀都知道撞桌角成功率高呢。

既然形制类似,为什么名字不一样呢?我个人猜想,“锏”这个名字应该最初指那种短而重的骑兵辅助兵器,是正经的兵器名称。是不是因为形状类似卷起来的竹简而通“简”呢?在这里我斗胆就提出假说了,以后谁要能考证出来实乃功德一件。

而“鞭”是生活常见字,软的也可以叫鞭,硬的也可以叫鞭,金属的,木头的,皮的,连肉的...都可以。

武器谱里还有一件宝贝,和鞭的命运正好相反——棍。同样是一根木头,就能分出棍,棒,鞭,条子,排子,串子等各种昵称...真是有趣的文化现象。

从发展趋势上讲,两者略有不同:单铁鞭分量很重,要用双铁鞭的话,长度分量都要相应减一些。单锏最初是辅助兵器,发展到双手使用,长度份量都得增加才行。

这两样兵器的使用都是靠份量(物理上叫“动量”)伤人,毕竟相比刀剑来说没有利刃。没有刃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有个优点,就是省心。话说当年俺和朋友们串艺,初学水平,又想动作眩目,拿着刀剑连舞就几个花——结果刀刃就快朝着自己了,拿着刀就像拍蒜一样。这手上一旦要是松了劲,就算单刀的弯把也捏不稳。而鞭和锏就没有这个问题,手里出汗转了也没事,轴对称么,反正轮上了能就算数。而且刀在防守的时候要尽量用刀背,鞭锏所到之处都可防守。

缺点也比较明显,就是这两样兵器较为沉重,舞起来要充分利用惯性,于是停顿动作就比刀剑少。许多双刀还可以做的转换过渡动作在双鞭和双锏上就不能用;双剑那种转头望月的动作就更别提了,非得闪了咱的老腰。最常用的门户和衔接是一个类似长拳打虎式或者叫太极白鹤亮翅的动作,护头护膝,当然同时也瞄着对方手和膝。总的说这兵器更适合混战。

双鞭和双锏的技艺基本在衰退的末期,原因不外乎三个:第一,是演练套路动作单调。按说这其实是战场上的优点,但是每朝每代都有那么一批舞蹈家从习武者里面涌现出来,社会需要嘛。第二,是分量重,难度大。有那一把子力气的不一定就练这个,何况凑一对熟铜双锏是很便宜的东西么。于是现代流传面就比较窄,以至于有人提倡用木鞭木锏演练,估计这位根本光练套路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人类那颗追求极致的心啊:毕竟还有技术更单调,分量更重的兵器,对不?众看官,且看下集:《双锤和双钺》。

通宝推:晨池,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猜想:鞭和锏的区别在于重心位置不一样

锏的重心在末端,鞭的重心更靠近护手。

家园 你的意思是锏的重心里手更远一些?
双剑
家园 好象南非有一种耍双棍的民族"功夫"

今天积攒的经验都献花给您了,这贴要是下面没有了可就是您对不起老弟我了.

双刀
家园 有趣

难道是说二天一流在宫本武藏之前的倭寇已经在大量使用了...

家园 当年认识一个小伙子

人不聪明,可他老爹好象有一大家子,练武是个家风。这个儿子从小就练,可好象那个也没练好。一家子比老是输。最后老爹想了个主意,给哥们打了一条好像有七十多斤的铁棒(熟铜?),专门练一套非常简单的棍法。结果是家里再比武的时候,不再输了,因为没人和他打了。拿着那条棒子抡了几下,第一个感觉是真滑。第二个感觉就是真沉。可看他练也没觉得很重。不知道是不是专门有棍法是用这种很重的棒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