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李锅(25)>:铁案(一) -- 本嘉明

共:💬184 🌺912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问个问题,土改有那么大威力?

3.无论是在日本与韩国,他们的经济在战后腾飞都有一个很现实的基础:土改。完成土改后的日本,即使在今天他们的社会依旧没有摆脱财阀控制的影子。但是,那种服务于大财团极力对外扩张,积极对内镇压的军国主义政府在日本才算暂离舞台。很现实的说,日本的政治正确,第一步就是从美国在日本的强制土改开始的。

日本明治维新到1945,经济实力迅速上升,初步实现工业化,建立你前面所说的工业基础,也是“土改”的结果么?

工业化需要的是充足的、能脱离土地自由流动的劳动力,还是只要“土改”就万事ok?

如果“土改”而劳动依然无法自由流动,就象我们历朝“土改”那般,工业化能成事么?

如果工业化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是劳动力脱离土地自由流动,那么除“土改”之外就没有其它办法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么?

家园 明治维新财政改革关键两步是

del

家园 想想昨天的摊牌,斗争是必然的
家园 人类脱离地球生存之前,

立脚之地才是生存的根本。。这个也是葡萄以前说过的。。

想想身边的例子,纵使再有钱,企业办的再好,把房子拆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家园 不是很懂地租改正和版籍奉还意思是什么,能详细说说么?

地租改正后日本维新政府采用纸币作为通行货币,大大减轻了新政府贵金属储备不足的负担。而版籍奉还,不仅使新政府获得了土地改革的基础。而且,也通过对华族等一大批原来的权贵阶层用货币补偿、政策补贴以及税收优惠(甚至是免税)完成了社会改造。

在你的描述里面,地租改正大概是从实物地租改成(纸币)货币地租之类的,具有某种货币改革的意思。

版籍奉还,大体是鼓励劳动力流动,为了劳动力的流动权,政府要给原领主一些好处。

如果没有理解错,以上这两个你看重的措施跟历史上各种各样的“土改”都没多大类同吧。如果日本不经过“土改”而有初步工业化化的结果,并使其成为地区强国,世界强国,有这么一个例外存在,土改对工业化一定是必不可少么?

家园 版籍奉还

del

家园 那么战后美国在日本的二次土改是做了什么样的变革呢?

与地租改正和版籍奉还相比,二次土改更适应资本主义生产?还是更适应跟随美国分工的资本主义生产?

家园 你的意思是说版籍奉还是某种程度上的土改?

版籍奉还本意就是,实行日本明治维新政府中央集权。各藩交出土地,而在币制改革后,不再通过过去土地所产生的实物:大米计量单位的石来支付各藩及其僚属的俸禄。。。。而作为货币发行的基础,恰恰就是版籍奉还后的土地。这些土地的价值但是恰恰以其说产大米石数来衡量的。

既然明治维新已经涉及了“土改”,“各藩交出土地”了,那么美国老50年代搞的“土改”又是什么东西?前面的土改不彻底,后面接着来?

日本“各藩交出土地”跟历史上各种各样的“土改”有多大的类同呢?秦始皇帝搞的郡县制度和中央集权,跟“版籍奉还”更相同一些吧。秦始皇帝几千年前就“土改”过?

如果只经过秦始皇这种程度的“土改”,就足够使得封建的日本建立初步的工业化体系,进入资本主义,并成为强国,我们国家2000来年不是原地踏步么?

我们2000多年前就搞过某种程度的土改,并且这种程度的土改就是进入资本主义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但你在说我们以前搞不了工业化的时候,老说是因为我们(满清和民国)没有“土改”。。。是满清和民国又走回封建了么?

家园 如果你真想解读明治维新或者好好读读那段历史

del

家园 没收垄断财阀资产并没收垄断财阀的土地

del

家园 花谢,前天跟朋友聊天时还提到,堤义明被灭了之后

日本的经济活力就消失殆尽。从此不会再有所谓创业英雄的存在,年轻人只能在大集团中论资排辈的消耗青春。

如今的中国,虽然有着种种的不好,但至少充满活力

家园 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是随着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的
家园 ....

del

家园 请教一个小白问题

何以德日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英国就是完全资本主义的呢?这个分野何在?

家园 不是我混淆。

但是,你在描述封建制度下的土地所有关系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土地所有关系的时候,把奴隶制度下向封建制度转化时候的土改加以混淆。你在阐述重又想当然的把你符合你需要的理解加于你的论述。秦的土改,始于商鞅是战国初期的秦孝公年代。

不是我混淆。而是周王朝本身就是个封建王朝,尤其是东周战国年代,更是西方和日本意义上的那种封建时期。周朝800年这种以宗室分封土地为中心的“封土建国”制度——封建制度,跟秦始皇帝建立起来的郡县制度相对立。汉王朝承秦制,也一直存在封建和郡县、集权制度的对立。是我混淆奴隶到封建的土改还是你把封建和郡县制度下的土改相混淆?

具体到日本的国家制度和政改模式,德国的土地改革给日本提供的范例。施泰因改革,两个重点是1.解除了传统行业工会对技术工人的人身限制2.解除了德国地主对德国农民的限制=》解放农奴。同时是施泰因的改革有着当时拿破仑主导的莱茵同盟在资本主义改格的竞争。积极促进积极引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制度。

原来土改的模式还有一个德国模式,日本学的就是德国这类温和土改,只需要解除工人和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让其自由流动和出卖自己的劳动就足以成就工业化和资本主义。(换句话说劳动力自由流动才是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问题是日本和德国的温和土改就已经把人家变成地区强国,世界强国,美国后来在日本搞的激进土改对人家的工业化又是怎么的不可缺少呢?没有美国老自相情愿,别人德国日本搞搞温和土改不照样工业化?

别说你推荐和赞同的土改其实是包括德国和日本那种温和土改的模式,我把“土改”打引号,意思是我觉得人类历史上的土改可不是只有一种。如果你的意思就是土改是可以温和进行的,那我是误解你了,无理取闹,向你道歉。

在说别人工业化不成事的时候,轻易说别人没“土改”是容易引起误会的。也许别人搞过“土改”的,就象秦始皇帝搞出的郡县制一般。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