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再谈信访 -- 常识主义者

共:💬119 🌺32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8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人家是在认真的说事

——不管他看问题的角度和观点你是否赞同,总不能用这一套刀笔吏的把戏来对待人家吧?

——换个角度讲,如果你认为这是对他的驳斥,请问这种“驳斥”有力量么?

家园 嗯,他是在很认真的说事

很认真的态度下,掩盖了什么?他既然在说,我为何不能对他的帖子进行分析?如果只需要一种声音,这好像不是我熟悉的西西河。

——换个角度讲,如果你认为这是对他的驳斥,请问这种“驳斥”有力量么?

这种是不是驳斥,需要看他的本意,如果他本意中没有我指明的,这不是一种驳斥,是误解

而如果他的本意中有我指明的,那才是驳斥。

顺便说一下我刚才给你发的短信吧,省得一些河友误会

发件人 suisui

接收人 Alarm:您第一次浏览此消息,请仔细处理!!

信息标题 不得不动用私下的力量,有些郁闷

发出时间 2009-05-06 23:24:24

内容 微微笑,叹息,你需要跟您的母亲大人,好好的学习,就这样。也实不相瞒,我拉人,不过是因为你的那位善良的母亲,而已。

本来不想公开,但是我想,有些线,还是说明一点,比较好。

家园 有人听说过议员抱怨本选区选民都是精神偏执狂的吗?

信访的本质,就是民众对政府行政行为不满的监督和投诉。在国外,主要通过议员在议会对政府的质询来实现。

请问,我们的人大代表在哪里?都在干什么?

家园

社会是复杂的~

理想主义是办不成事情的

多角度有利于大家思考

家园 这个不得不吱一声了。

楼主和那个什么鉴定精神疾病的什么教授(不好意思,记不住名字了)

本质上都是拿个例当典型,

以偏概全。

他们的言论的后果是对绝大多数的正当上访群众的侮辱,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你的欢迎方式太让我感动了,送花,谢宝,谢你花出来的宝
家园 闹钟兄,我也很支持suisui的说法

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LZ总结的非常之不好。

lz的总结我再给简单总结一下:

(1)政府失责而群众利益受损。

(2)政府不失责而群众利益受损。

(3)由于社会发展和制度变革而群众利益受损。

(4)由民间冲突而引发的群众利益受损。

(5)无理取闹的上访。

(6)别有用心的上访。

(7)报复性的上访。

(8)说不清原因的上访。

请看:

(1)(2)(3)(4)实际就是一类,由于政府的所作所为引起的群众利益受损,比如春寒料峭兄所说的三类情形:征地拆迁、下岗救济、司法不公,实际上这些都是有政府的干预而引起的群众利益受损,而这类的上访要求大多数是合理的。

(5)(6)(7)(8)实际也可以归为一类,就是所谓的老上访户上访,这类的上访要求有相当比例的不合理成分。

最后,比较一下这两大类的比例,我没有数据(LZ也没有给出数据),但我认为第一类上访户的比例绝对远远大于第二类上访户,这个观点不知你是否认同 —— 而lz的文章用占上访户中极少部分的人的作为(比如举出很多人来了就要见书记、市长,不见就不走。之类的极端例子)来代替大部分上访者,这种描述本身就不是客观的,LZ所描述的只是信访工作的一个侧面,虽然这个侧面是真实的。

上访的绝大部分都是有着合理诉求而没有找到适当解决途径(或者无法通过正常解决途径)的普通人,或者称弱势群体 —— 而官僚们以少数老上访者的不合理要求来以偏概全,这就是这个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极大地不公平 —— 而普通上访户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又有绝大部分是因为政府的不作为和乱作为而引发的。

家园 说三个问题

1 上访:应该承认绝大部分的的上方要求是合理的吧?所谓“精神病”,哪来那么多的“老上访户”?

2 截访:这个是错误的,无论暴力不暴力 —— 如果是暴力就更错误的了。至于政府对于越级上访的无奈 —— 如果第一条成立,那么越级上访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 你基层政府不解决问题甚至欺负老百姓,那叫无权无势的老百姓怎么办呢?

3 接访:如果每一个上访者都只相信“书记、市长”才能解决问题的话,那说明这些人对政府机关失望到何种程度,也可以说明这些政府机关已经烂到了何等程度。

最后,而这些人民对政府的失望,究竟是谁的问题?

政府的不作为,把老百姓的诉求都积压于一个没有什么权力的信访系统里,究竟是谁的责任?

政府是很难,可是老百姓更难,如果政府不主动的改变来适应人民的话,那么所有矛盾的最后积累,就是人民主动的来改变政府 —— 谁也不像看到这么一天吧?

现在的官僚系统,说句不客气的,是“崽卖爷田心不痛”!老一辈共产党员建立的崇高威信和党的光荣传统,都在一点点的败坏之中!

家园 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了

1、上访。这是我上一篇和这一篇原文中的三段话,如果你联系上下文看的话,你自然就可以明白我对有理访和无理访比例的判断了。

“老上访专业户”只是上访者中很小的一部分,全国估计也就几万人,无论与全国人口还是与全国登记上访者相比,都是非常小的比例。

从我的工作经验看,一般群体访大多有一定道理,群体访一般也不会变成三年以上的积案,大多会在一段时间内解决。个体访有理的一般三年内也都会解决,三年以上的大部分是无理或过高要求了。

在我上一个谈信访的帖子后面,有人质疑我为什么举的都是负面的例子,要求我举正面的例子。我仔细想想,正面的例子其实也不少,但是让我举具体的还是有点儿困难。原因是我所在的部门不是直接管信访的,新发生的信访问题一般都是归口办理了,我能接触到的基本都是一段时间之后各部门办理不了的积案。我这个地方可能有几千个上访案件,但最后可能只剩下几十个案件没解决。剩下的那些除了上访人主动息访的,自然就是解决了。

2、截访。我在原文中也做了解释,越级访大部分都是上访老户,没几个人第一次上访就去北京的。

其实,无论是暴力截访还是普通截访,主要针对的都是上访老户。信访部门的人也不是坏蛋,对于一些有理访,信访部门的工作人员有时甚至会暗中帮助上访人越级访。

3、接访。我在原文中也解释了。

为什么有时候上访人来了很久没人接待,原因可能是相关部门来的不及时。也可能是相关部门来了,但是上访人对解答不满意,要求见更高层领导。

我就不明白了,我写了几千字,你看到仿佛就是几百字,我的一些话你完全视而不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许我写的不准确,但我的确是有过实践的。如果你认为我写的不是事实,那么你就把你知道的事实写出来。这种不举实例,高来高走、帽子横飞的讨论有意义吗?

家园 老兄不必介意,总有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花你的第一手资料
家园 你要保持沉默,继续继续,只是我的疑问,却是你的疑问的最好

的答案

我就不明白了,我写了几千字,你看到仿佛就是几百字,我的一些话你完全视而不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许我写的不准确,但我的确是有过实践的。如果你认为我写的不是事实,那么你就把你知道的事实写出来。这种不举实例,高来高走、帽子横飞的讨论有意义吗?

下面的连接,也许是对你的问题的最好的答复

/article/2175020

这被你列为第一条的,在信访中占的比例是多少?在信访工作中占的地位如何?对普通人意义如何?你没有说,短短几十个字掠过,之后你的所有篇幅,都是在大量的讲述一般人看起来很可笑的事情。

以偏盖全,却来指责别人不理解,无语啊无语

知道别人都会同情你,没关系,我有心理准备

家园 你所描述的事实是不全面而有倾向的

【1】上访:你写的是事实,但你对于这个事实的描述是有倾向性的 —— 你希望写出整个上访的全貌,但你所采取的分类,描述的重点,所举的例子,将给看你文章的人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呢?

你花了大篇笔墨来描述负面例子,而大量的正面的上访群体被一笔掠过,这是客观描述事物的方法吗?这是真实的,但也只是真实的侧面。

【2】截访:越级上访,并不是到北京才叫越级 —— 县里到省里的人,老上访户的比例并不是那么多。同样,到省里截访的也并不是少数。

【3】接访:我不知道在你那个地方要求直接见“书记、市长”的人比例是多是少 —— 如果不多,那么你举这个例子是没有普遍意义的;如果很多,那么不能说明该地的政府出了问题吗?

【4】最后,你还漏了一点很重要的——消访,在中央或者省一级登记信访的部门将来访者登录销毁,以维护地方政府的政绩。这种腐败的蔓延将导致更严重的后果,而你却将其忽略 —— 那么能说这篇文章对于上访的描述全面吗?

我并不怀疑你的真诚,而确实应该指出,你写的不够全面准确 —— 虽然你是经过实践的。你确实举有实例,但那些是有倾向性的实例,而不能代表整个上访群体。

家园 人品咋这么好涅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下面游侠总结的很好

链接出处

这个不得不吱一声了。 [ 游侠 ] 于:2009-05-06 23:48:40

楼主和那个什么鉴定精神疾病的什么教授(不好意思,记不住名字了)

本质上都是拿个例当典型,

以偏概全。

他们的言论的后果是对绝大多数的正当上访群众的侮辱,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家园 如果没有这个,连最后的希望,其实也没有了

这是最大的悲哀

家园 写东西,不争论

这是我给老兄的忠告。

当辩论进入到了纯逻辑推理阶段,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你不必纠缠于这样的辩论,继续写你的、不要受干扰。

你写的东西有没有道理、是不是事实,只要有一定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的人都能判断出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8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