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奇袭老钱柜战斗几个 -- 小兴安岭装装

共:💬181 🌺41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靶纸大

那是革命传统,一直就这样的,当年,是用M-1伽蓝德用铁瞄打的。

现在打那么密,那可不是用铁瞄打的,你咋没有看到那位仁兄的枪是什么枪,瞄是什么瞄。也有用专门的竞赛瞄具的,一套瞄具600多美元,这可不是那种步兵用的战斗铁瞄,跟千分尺似的。

而且,那个是死靶子,距离是固定的,那帮专门打长程的家伙,一年都在练这个。

弹也是他们自己装的,臭讲究巨多无比。。。

家园 散布说明那枪在千米距离上能干上

硬件没有问题

至于说软件上的前提条件是有没有镜子,或者是普通镜子还是竞赛瞄具,嘿嘿,嘿嘿嘿...

家园 伙计,枪弹瞄人是四位一体

一个完整系统,缺一不可!枪管必须是“国家竞赛级”的,否则没有这样的精度。那些仁兄的枪管寿命才2000发,过了对他们就没有用了,他们会便宜一点卖掉,对不打1000码的人,那精度还是蛮好的;

然后造子弹的精度,那可不是普通的军用弹,弹头火药都是用精密天平称量的;

瞄具,别说了,瞄具不好,其他都是白瞎了,浪费;

射手,更重要了,以上的设备再好,没有一个好射手,那就是彻底浪费了。

家园 wk,真的吗?晚上试试
家园 东湖爱枪,说个想法供参考

中国当时那个时代的这些玩枪的有些人

人彻底的进去啦

他的时间身心都只有枪啦

出奇迹的该是这些人多些

西方的这些人都是高手没问题的

但这些人有生活,是玩枪

而过去中国物质奇缺生存艰难,枪就是自己的命

我个人感觉如果会出奇迹,问题是不是在这个点上

家园 不太同意

无论中外,都有一些人是爱枪如命的。米国人的这个江山,也可以说是开拓西部的人用枪打出来的,他们要是枪法不好,可能会被印第安人给剁了,也可能被其他的人给灭了。

枪这个东西,首先是个机器,是个投射器,把人的因素完全抛开,把枪固定在架子上打,不同的枪弹的组合打出的精度也是不一样的。更别说还有气温,气压,风速的影响。

中国历来禁枪,普通人对枪是怎么回事,弹道是怎么回事,并没有什么了解。就连普通的士兵一年都打不了几枪,能打个10环就是很了不起了。就在不久前,我还看到某记者写的文章,说解放军某狙击手500米打牙签。我们都希望中国队军队强大,士兵神武,但是,你要有射击术的常识的话,就知道这记者在胡扯。

看来河里不少兄弟还是受“甩手枪”的“流毒”不浅。看电影听故事搞点“革命的浪漫主义”不妨,如果你真要自己上场,还是PASS吧。近距离枪弹的误差并不显得太重要,甩甩无妨;距离一大,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有的小问题都成了大问题。以后我来做一点破除迷信的工作吧,有空的话多写写帖子。

天才不是没有,奇迹也总是有的。但是有些不过真的是“概率为零的事情发生了”,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其实人都是一样,无论中外,正因为这些事情比较神,所以记忆深刻。

大家能否想像,在长程射击的时候,不要说距离,风速这样常规的参数,就是一朵云彩在射击的“通道”上呆久了一点,造成地表的温度有些变化,你的枪瞄就要修正?同样的距离,早上10点归零的枪,下午2点打,也必须修正。

我们是在空气这样一种粘滞的气体中高速的投射弹丸,所以,弹丸重量,弹道系数,推进火药量,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等,无一不会影响到最终的弹着点。这还是完全没有人的因素掺和在里面,有了人这么个巨大的变量,结果就更不一样了。优秀的射手,能做到也只能是认识到这些客观的规律,尽力的去修正误差,而已。

家园 我真的没说错

你爱枪

你的思路偏向西方

我来把你的分分类

1.有天才嘛?

2.有奇迹嘛?

3.你讲的这些打枪的原理对不?

4.500能打到牙签嘛?

(这个你没明确的说,但倾向于不认同,我来替你说)

?

到底能还是不能?

不能说没有,但请你说说他打多少枪才打到一次牙签

或者说,多少打枪的人里有一个能做到打到牙签

我能不能说有,偶然有

如果他能很稳定的打出来这个结果,有实际意义

很偶然的,只能当故事来听

5.打枪放在一边,谈装枪卸枪

也是有很神奇的事情的

还有个细节,我觉的该总结出来,这个是要点

就是对结果的具体描述

我支持你的说法

6.过去讲枪打的准

没把具体的目标,具体的距离,具体的多少枪打中多少个说出来

说法比较模糊

而你说的太具体啦,得支持

没这些很具体的数据,无法比较

7.有个你不同意,我也不能同意你的要点

西方的这些爱枪的人是爱枪,但带西方的一些思考,比如你,你也有一些

中国的一些神人,脑子里什么都没有,就是打枪

比如国内现在的一些较枪员

家园 东湖兄,不知道怎么回答你,这么说吧

有些枪法好的同志,用八一杠看到目标心里说要打掉,上手开枪就绝对会打掉,是不考虑测距、瞄准问题的,如果刻意测距、瞄准,反而会脱靶(我就属于那种人,一瞄准绝对会脱靶,认识的一些参加过大比武的侦察兵也都是这样)不知道原因,只是开枪就得了,呵呵

也许手和心的作用比较大吧……

家园 我不是偏向西方

而是偏向弹道学、枪支弹药的生产技术和自己这些年积攒的那一点常识和经验。

弹道是个实实在在的东西,是可以认识的,可以掌握的。也是无法逾越的。

回到打牙签的问题,我直接回答:想用88狙有效命中500米外的牙签是不可能的。不要说用9倍的枪瞄看500米外的牙签,我用8厘米口径40倍、60倍的观瞄镜看200米外的靶纸上的弹孔都费力。枪瞄是个光学仪器,有技术和成本的限制,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解像力。这枪和瞄是设计来打800米内的人的,不可能搞得跟哈勃一样。

家园 还有个得支持你就是大规模的低成本的培养军队得你的法子
家园 这个我得说区别就是这里,东方讲究用心
家园 一把抓住!

好了,有位军警人员站出来了

现在我提问:这种用81自动步枪凭感觉就打的距离是多少?100米?200米?不会再远了吧???

打什么目标?多大?胸靶?铁靶?

家园 大部分时间200米,但也有500米开外的情况,以增加对

枪的感觉

一般情况下,200米范围是趴着打,500米开外,则是站着或蹲着打的

国内打的都是胸靶,一般不会有难度再高的

不过,我2003年的时候去和驻军的几名班长去打猎(领导让他们陪我玩),玩过更刺激的,我用自动步枪,如果打不中,几名班长用班用机枪补枪(两发或三发点射),本来想打野猪的,结果打了一群兔子(耗弹400余发,打掉兔子200余支,有点浪费),呵呵

有许多东西,我们自己也搞不清楚,也许科学只能解释科学能解释的东西吧

不过,也可能存在熟能生巧的原因,大约是2006年大比武训练吧,我记不住了,20多名队员两天耗弹12000发,把团长的脸都打绿了,问带队参谋是不是子弹把当饭吃了(我没事去玩,喝了口汤),呵呵

家园 竞赛级重枪管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何谈“必须”...

难道说竞赛级重枪管发明之前,人们就从来都打不准么?

火药装填压根就没有那么神秘,即便普通机制弹药,只要批次编号相同,仍然可以保证相当的弹道一致性...

瞄具?没有发明镜子之前,大家不用打枪了,打也是瞎打,白费?

对于机械要使用,而不是“依赖”,否则就容易滑入机械唯物论...

家园 就是在这种认识下,清朝末年浩浩荡荡装备了大批秘密武器

抬枪。在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成果基础上大批后膛来复枪装备后的形势下,清军糟糕的训练使枪械变成了鞭炮。有枪在右边用左眼瞄准的,有只看准星不看缺口的,更多干脆不瞄准;很多的情况下离目标1,2000米就枪炮齐发一阵乱打。光响打不着人。某位维新大人以他小时候打兔子的经验就此得出了洋枪无用唯抬枪有效,可以及远的结论。在中国人民智慧以及江宁制造局洋工程师的帮助下后膛来复枪的工艺被吸收移植到中世纪的抬枪上。一大批放大版的洋枪成为了新一代的抬枪。两个,三个,苦力般的清军。抬着这么个巨人国步枪一分钟放那么一大响。声势惊人。洋顾问看到这东西惊恐的问,这堆废铁大玩具有什么用。他的射程倒是可以达到一,两千米甚至更远,威力也是不错。当然前提是打着。但是糟糕的枪膛,超远的射击距离使这玩意儿根本没办法瞄准。弹道惊人的不规则。坚持要这玩意儿的大人们根本也没觉得瞄准有什么重要。据和这种武器交过手的外国军队介绍。这玩意儿发射的子弹只是在他们头上很高的距离很响的掠过,从来也没听说打中谁。可是这种神经病武器却吞吃了江宁制造局三分之一以上的制造能力和无数进口原料民脂民膏。装备出了一只吹号打鼓,旌旗飞扬,破衣烂衫面黄肌瘦的苦力们扛着这些废物吹吹打打,遇洋大败的大清军队。人家打几炮,一个冲锋苦力们立刻鸟兽散。扔一地废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