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味精 -- 燕人

共:💬192 🌺24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知下回是不是该去威海和烟台玩玩

去胶东其实就是为了吃海鲜,渤海黄海的海鲜,的确好过东海,东海当然比南海又要好,冷水海鲜好是有道理的,呵呵。

当然沙滩什么的,北方自然不如南方。

鲅鱼这次没吃,因为都集中在贝类上面了,呵呵

其实我觉得青岛海鲜真便宜啊,住宿也便宜,淡季尤其好的好,呵呵

这样看,还是下次去胶东的海边小城好了,老兄推荐几个?

扇贝这次吃的也很爽,螳螂虾就是皮皮虾吧?这次好像不是季节,有点一般,呵呵。

鲍鱼海参和对虾都很棒,呵呵,我是轻重不忌的

啤酒我是认准登州路啤酒博物馆边上那个青啤之家了,那家服务真差,做菜死咸,可是啤酒超级棒~~~

家园 做菜死咸

哈哈,那是让你多喝啤酒呀。

螳螂虾,就是皮皮虾,还叫琵琶虾,虾趴(这个音,但不确定是不是本字),虾猴子。比虾肉少,但比虾鲜,冬天是季节。

北方的沙滩也有很好的,当然没办法再配上棕榈,椰子那样入画;海水养殖对沙滩也有破坏,更不必说浴场的人山人海了。

提前警告:喝完啤酒不要入水;风天小心椰子。

家园 以前没有味精的时候好像是用高汤调味

特别是鲁菜, 高汤师傅的手段决定饭馆的兴衰. "汤水不行" 对厨师而言可是致命缺陷. 现在, 基本就是味精代劳, 味道也越来越"统一"了...

谢谢您给的通宝, ^_^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送上第100朵

据说中国出口非洲的一些味精是冰糖形状,有人喜欢含化着吃

家园 真没注意冰糖是什么形状

不知道那传说中的味精大小是多少...

家园 夸张了,味精也有块状的?

再说空口含化大块味精,这得有多强的忍受能力啊。

家园 插嘴说一下

前贴中没有说那个传说中的味精有多大,只是说了形状大概是块状的。

形状和大小还不是一回事。

在晶体解析的时候,0.5mm x 0.5mm x 0.5mm 尺寸的晶体都算是很大的"block"了,嘻嘻

家园 恩,非常喜欢苏南四镇的菜式
家园 大有大的好呀,比如洗一两颗就可以吃一顿了,省事
家园 从理论上说,不难

味精纯度高,结晶可以很大的。而且领导大学毕业时在味精厂实习,车间主任就说国外有瓜子儿大的味精颗粒。

家园 厨房内,可行

把味精结晶成更大些也没有什么问题。

步骤如下:

买上100g味精,放入250ml碗中。加入少量农夫山泉师味精恰好溶解。碗口敷一晚报,放在北方干燥的空气中。同时准备盐咸鸭蛋。

当咸鸭蛋出油的时候,打开晚报就会得到很大的味精结晶体。

不做成那么大块的味精大致是为了使用方便。莫不成像Kebab那样把一块味精吊起来,用的时候砂纸搓两下?

家园 当饭吃啊?

家园 对于最后那段实在不敢苟同

总体而言,味精的存在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增进菜肴质量的做法。而中国人抛弃了文化内涵,单纯追求味道,使得餐饮业对味精的滥用成为可能。这种滥用,实际上会最终损害食客的味觉以及行业本身。因为味精的增鲜作用把各种菜肴的味道平均化,只有使用强烈的麻辣或者香料才能使菜肴脱颖而出。我认为这是传统的鲁菜和苏菜影响力下降,而川菜和粤菜得以大行的原因之一。

感情用高汤就是有文化内涵,用味精就是没文化内涵?老兄如果看看美国出的罐装鸡汤的成分表就知道老外也一样用味精。而老外的高级西餐馆里可以不备味精,但绝对备罐装鸡汤。这不就是用了味精。

老外烤牛排要放调料的。主料之一就是味精或更鲜的鸡精。这也算是放弃文化内涵?

其实啥叫饮食文化的文化内涵?用真材实料?那么老外吃面包抹麦淇淋,喝咖啡加糖精算不算抛弃了文化内涵?

另外,味精固然是一种鲜味增进剂,其实食盐也同样增进鲜味。烧菜可以不放味精,但不放盐试试?而根据研究味精的鲜味会被食盐放大。所以不少味精中含5%左右的盐。而一个人每天吃的盐远远超出身体真正需要的食盐量。那么为了不“抛弃文化内涵”,我们是不是应当不吃盐?

至于麻辣之类的食物流行,并不是由于味精让所有的菜系的味道平均化,而是因为吃麻辣会上瘾。辣椒和其他香料会促使人体产生内啡肽来抑制辣椒香料对人体的刺激。内啡肽这玩意儿其实类似毒品,用多了会产生快感的。而辣椒素也是会让人上瘾的东西。楼主与其批评味精还不如批评会让人上瘾的辣椒才是。

家园 感谢任老师的意见

文化两个字有点大,几句话说不清。

简而言之,我认为单纯追求味道,特别是所谓的鲜味,是不正确的。

待我们有空再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家园 加高汤其实就是在加味精

高汤里面就有的东西,做菜只要可以放高汤的地方放点味精是应当的,但要青炒蔬菜也放就有点过了。

我到觉得市场上销售的零食里面的鲜味剂才是大问题。不提对人体是否有害的问题,但小朋友吃惯了非常“鲜”的零食后,味觉全被破坏了,就不爱吃不够“鲜”的饭菜了。

按中国规定添加这类鲜味剂必须在包装上标明,各位在买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前段时间买酱油发现酱油里面不添加鲜味剂的已经很少见了,

鲜味剂或者增味剂主要的品种就这几种

谷氨酸钠——味精

肌苷酸钠——"鸡精"

鸟苷酸钠——"蘑菇精"

琥珀酸钠——"干贝素"

然后就是各种各样的蛋白水解提取物。

这后面三个打引号的原因是因为市场上销售的鸡精、蘑菇精、干贝素并不是纯的这些物质,而是混合物。但所谓鸡、蘑菇、干贝的鲜味的来源是这几种物质。比如国内的鸡精标准必须要求掺入鸡粉,所谓鸡精必须有鸡(好像也有掺鸡骨粉的),但这主要是销售上的原因了。就鲜味而言,掺鸡粉只能是降低鸡精的鲜味。不过也有技术上的原因,几种鲜味剂的混合有协同效应,导致鲜味更好。

买零食或者各类调味品的时候,对味精有反感的只要看见前面4种物质都要注意了,另外肌苷酸钠+鸟苷酸钠很多时候是标成呈味核苷酸。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