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卑鄙是高贵者的墓志铭(纪录片观后感) -- 暗香疏影月黄昏

共:💬66 🌺37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能提醒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办就好了,恨是恨不过来的
家园 未必是那个日本人故意胡说,口述史的问题就在这里

没有日记档案做依据,几十年后回忆录基本和说书接近了,大人物的回忆录基本可靠那是因为有专门班子去查资料的,要是没有这个那就基本完蛋了,比如文强晚年的那个回忆录简直错误百出了,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很多卷回忆部分序言大多都写着基本史实专门对照过档案。为什么60年代那批将领国内的回忆文章比现在很多价值高多了,一是当时这些人正当年,还在位置上,记忆力好,都活着能互相对照。

家园 土屋芳雄是中国特赦日本战犯之一

del

家园 不太可信,东条、土肥原如此重视的一个案件,对于亲历者

的土屋对结局不太想记不清了,何况译者对他的书史实性评价相当高,可见他不是真糊涂,装糊涂吧,为什么大家拿出证据后,他又是道歉又是下跪呢,还是心虚。

家园 这个案子很大,记错这个案子

基本上就和记错自己上了哪个大学差不多了。

家园 感谢大黄回复!

家园 比喻很好

花之

家园 why not gift me a flower?
家园 花过了
家园 很难想象这么重要的案子会记错

而且反驳的证据一清二楚,没有存疑的地方,用“记错了”来搪塞,实在是很没诚意

那回忆录据说史料价值还挺高,不免让我有种大处放实料细节带私货的感觉

家园 张若叛变,那他为什么会被处决?

那集纪录片我也看了,土屋说法最让人奇怪的就是:张若叛变,那他为什么会被处决?

家园 土屋芳雄应该是被抚顺所改造好的战犯

抚顺战犯管理所金源所长回忆录

然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给我国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的历史事实是不可否定的。我们第二天采访了一位对侵略战争进行了深刻反省的老人。他住在日本山形县上山市高松282—999—31号,现年85岁的土屋芳雄。他干1911年10月1日生,自从1931年应征入伍来到“满洲”,编入满洲独立守备队,1934年成为宪兵,而后直到日本战败的1945年的15年里,在齐齐哈尔市充当侵略中国的急先锋。他在宪兵队里历任伍长、军曹、特高班长、少尉副官等职,共逮捕了3000余人,亲自参与杀害350余名爱国志士,对我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是一名日本侵华战争中的犯罪分子。

土屋芳雄由苏联移交我国初期,畏罪怕死,抗拒改造,不肯认罪。我从1950年7月抚顺战犯管理所成立起,到该所撤销为止,一直在那里从事教育改造战犯工作。我一开始就注意观察土屋芳雄,对于他改造期间的思想转变,我是比较熟悉的。土屋芳雄于1956年8月被我国政府宽大释放回国曾先后给我来了50多封信,1987年他还写了一本《我的忏悔》一书,我把它翻译成中文在群众出版社出版。他在书中无情地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和他个人在侵华战争中所犯下的罪恶事实。同时客观地叙述了他在我国关押期间的亲身感受以及他从不认罪到心说诚服地认罪的转变过程,反映了我国教育改造战犯工作的巨大成功。他回国后继续反省,把在中国关押期间漏掉的罪行写成补充坦白书寄给管理所,还专程到中国向被害者的遗属谢罪。

土屋芳雄回国当初,被人称之为“洗脑子”,饱受社会的冷遇,然而他积极参加了上百次的和平座谈会、现身说法的演讲会,用举办反战和平展览会、画展会、自编自演的独幕剧的演出等形式进行了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和日中友好的宣传活动,据统计,听众、观众达两万多人次。

另外使人深受感动的一件事,是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时候。原辽宁文艺出版社总编刘丹华与土屋芳雄两人合著的《人鬼角逐》一书的出版问世。59年前刘丹华是中国东北沦陷时期的爱国诗人和从事抗日活动的革命青年;土屋芳雄是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侵华日本宪兵。刘丹华当年就是由土屋芳雄亲自逮捕、刑讯、投入监狱的。土屋芳雄在中国政府的改造政策的感召下,恢复了人的良知,忏悔了自己的罪行,已是衷心维护中日友好、坚决反对侵略战争的宣传者、躬行者。他偶然在《从地球的一个角落》上发现了刘丹华撰写的一篇文章,方知刘丹华就是他在59年前逮捕入狱的被害者。他千辛万苦地积极寻找到刘丹华的通信地址后开始了通信。就这样昔日一对年轻的异国仇敌,而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两位老人,竟成为反对侵略战争和保卫世界和平的好朋友。

他们以切身经历翔实地写了这一部书,是为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中日友好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拍摄组在土屋芳雄家整整逗留了一天时间,拍摄了刘丹华、土屋芳雄两位老人的历史资料、交流的信函、纪念品和书中的内容。这些内容真实生动,感情强烈,形象鲜明,充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并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表明,正义能战胜邪恶,真理能战胜强权,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应该只是记忆错误,不会是故意乱说污蔑,毕竟那么大年纪了,杀的抗日志士又那么多,回忆张冠李戴很正常。后来的谢罪也是认真的,他不只一次来中国谢罪,是中归联的骨干。

家园 想起一句话

导致一个行为的动机可能不止一个。

平静点也可以认为,或许并不只有“记忆错误”和“乱说污蔑”两种可能。

家园 叹息一声

从理性到感性到我都反对这个声音,然而墨入水中,就很难清澄

同感,一些声音的存在,常常竟然只是为了这一点。

XX,多少罪恶假你的名义而行。

然而,有时候写东西查资料都比较辛苦,看到一些东西产生的这种感觉,反而会执拗地要求自己做下去,去做把水和墨分开的事情。

子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也许,中国人都是有点儿犟。

家园 其他记错了也就罢了,这个记错了纯属故意

一般所谓记错了,那是因为人的记忆并不是简单的硬盘记录一样的机械,而是根据事情的逻辑和脉络进行记忆。

因此经常会有某些人的记忆,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在自己的观点看来比较顺畅的逻辑,而发生扭曲的情况。

这种事情其实不足为奇。

但是老兄你要记住,这个所谓的记忆扭曲,完全是因为事件本身的某些情节和某些方面,在记忆者这个角度来看,是有某种程度的“反常”,而在记忆中会将这些“反常”的部分“更改”过来。

在这个日本老鬼子的回忆中,明显不存在这个情节,投降了还被枪毙,是最大的悖论。

如果是某人投降以后,结果被枪毙,后来被人回忆成为不投降被枪毙,这是可以用记错了来解释的,如果是反过来的话,不是故意才怪~~~~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