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胡锦涛温家宝该做些事了 -- 语迟

共:💬65 🌺15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还是不折腾好。

胡温能把前几代留下的窟窿补补,给后两代打个底子就好,不折腾啊不折腾,中庸就中庸吧。

家园 楼主是一激进派!

楼主所说的老毛,邓小平的功绩那是历史赋予他们的机会,现在国家需要的就是和平发展,没事硬找点,你是唯恐国家不乱啊!胡温上台前的国内环境,各种矛盾已经积累到爆发冲突的地步,经过胡温几年的施政,各种社会矛盾已趋缓和,这正是民心所向的事情!这些已经足够了!老子云:治大国入烹小鲜。

家园 “治大国如烹小鲜”就能回答你的

切忌频繁翻动呀

家园 说明地方上有钱的很强大啊

居然敢这么玩,搞好了是政绩,搞砸了上面来收摊.算盘打得啪啪响.

家园 不赞同您的说法

胡温上台前的国内环境,各种矛盾已经积累到爆发冲突的地步,经过胡温几年的施政,各种社会矛盾已趋缓和,

经济欠发达地区,国土是很大的,,人数是很多的,矛盾是非常激烈的。

家园 不要随口乱说

“去年奥运火炬传递的时候,传递到吉林市,原本也想搞现场直播来着,后来愣是没搞成,知道为啥不?整个长长的传递线路前天晚上愣是被轮子洒满了出殡的纸钱,结果只好先扫出一小块,录个像得了,哪感直播啊。”

吉林市的火炬传递是在下午进行的,前一天晚上撒的纸钱难道一上午还扫不干净,夏天环卫工一般凌晨2-3点就开始清扫了,就是上午传递也完全有时间扫干净。据我所知,火炬传递线路警方都是多次排查过的,开始前几天就已经开始布控了。

还有你那个朱把国有企业搞破产的说法也不符合事实,东北的很多国有企业当时已经是积重难返了,一个上千人的企业一年的产量、产值还没有江浙一带几十人的民营企业多,不破产才奇怪呢!

家园 单纯对这一句有点儿不同看法

或者博士硕士什么的,文化层次很高的。

文化层次能决定一切的话,就不会有在读女大学生或者女研究生被目不识丁的大妈大伯给骗走买卖当媳妇了……

家园 贴一段我以前在那个胡温的黄昏后面的回复

俗话说盖棺定论,现在就评价胡温恐怕还为时过早,再过十年也许能更恰当些。就大家没有争议的免除农业税来说,表面上是胡温的政绩,其实功劳更应该记到上一代身上。农村税费改革的最早提出应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历经将近十年才经胡温的手最后完成。税费改革的第一步是要摸清底数,原来农村是税费并行,除农业税外还有统称“三提五统”的各项费,即国家规定的村提留(包括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五统筹(包括教育附加、计划生育费、优抚费、民兵训练费、乡村道路费),简称“三提五统”。这些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能一免了之。要减轻农民负担,这部分钱就要国家来出。但这笔钱到底是多少,中央又不知道,所以国家就先搞了费改税,把这部分费按照一定的基数全部纳入到农业税里,这样就基本上搞清了维持乡村两级机构和各项社会事业正常运转到底需要多少钱。费改税后又运转了一、两年,发现没什么大问题之后,中央才正式开始免除农业税,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保证乡村两级机构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正常运转。进而根据原来缴税额核定对农民的粮食补贴数额,真正实现了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当然,实际操作比我说的要复杂得多,还包括从98年安徽开始,后来推广到吉林等省的试点的等一系列过程。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现在评价胡温有多不靠谱,一代领导人的政绩可能是上一代打下的基础,他们现在做到工作,可能要到下一代领导人时才会出成果。胡温这几年实际干得不错,我觉得最大的成绩就是社保体系的建设初步成型了,这才是和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大事。政治体制改革之类的是个慢活,不可一蹴而就,胡温这几年在党内做了不少工作,现在是打基础的时候,成果可能还要等上十年、二十年。

以上是我以前写的,我一直觉得胡温还是干事的。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接触一些社保方面的问题,这几年的社保比以前要完善多了。养老保险已经实现社会化了。现在医保也在积极的搞,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再加上大病救助,整个架子已经搭起来了。教育上,义务教育已经免费了,中等职业教育不但不要学费,每年学生还可以得到生活补助,这也都是最近几年的事。舆论监督也越来越放开了,新华网、人民网上批评政府、官员的声音甚至超过了很多非官方网站。

中国现在需要胡温去做文景,而不是做汉武。

家园 再有5年就该不惑了,应该学会淡定了

我觉得你光写胡温不行啊不行啊,可你到底期望胡温做出来些什么呢?

反正我看到胡温这两年经济是又好又快,经济危机袭来我们不像98那么悲壮了,我们开始讨论什么时候超过美国了;反正我看到实实在在的促进中西部的发展措施好多条,除了上中下三个城市带,西南华中山东等许多后起之秀都欣欣向荣;反正我看到社会越来越进步,低收入群体最起码一年能有几百块钱买药,社保也覆盖了一大片,政府长官开始在报纸上公布今年办多少件实事,市政交通的引导牌也越来越人性化……更不要说汶川重建。

我觉得现阶段的中国领导人,能把吏治整顿得逐步向文明社会靠拢,能带着中华民族抓住历史机遇,能抵御各种未知的挑战,这就足够了。

如果你确实觉得胡温昏庸误国,不妨把你的目标列出来,分析一下国内国际局势,证明胡温确实能做到但是没有做,如果做了今天会有什么个结果……

我等洗耳恭听。

家园 火炬的事我是听人说的

没有亲眼目睹,算我胡说八道吧,不过吉林市传递原本大张旗鼓要直播,后来根本没搞,电视上放几秒钟录像拉到,原因不明,算是领导干部们另有安排吧。

东北的国有企业积重难返是因为什么?主要因为东北人组织涣散没劳动积极性?江浙民企挣钱,你咋不说他享受的是什么税率,他享受的是什么土地政策,他用不用负担国企几十年老职工的退休金以及福利?东北那些国企里为国家抛家舍业奋战几十年的老职工,他们奋战的劳动果实难道是留在这些国有企业里了?搞改革开放补贴那些外资和民企的钱哪里收上来的啊?

国企积重难返的解决之道就是把国有资产一卖让领导干部先富起来,职工下岗这条路?那奥斑马还给三大汽车贷什么款吊什么气?还要三大搞什么重组?直接工人下岗,“减员增效”不就完了对吧?所以说奥斑马现在缺的就是我们前国相爷朱老爷子,加上战无不胜城市巷战先行者的城管队伍。

家园 够一针见血的,国家确实对不起许多老国企的下岗工人。

许多老国企六七十年代甚至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效益都是非常好的,如果按现在的分配制度,他们会是先富起来的人,但按当时的情况,大多数人都只能拿每月几十块的工资,产生的大部分效益都被国家拿走了。

他们把青春热血献给了国家,但到老了,却让人家下岗,国家不管了,连病都看不起,子女上学的钱也花不起,这算什么。

前几年我记得有一篇文章就介绍了一个上海老工人的情况,他们厂在70年代人均产值就在10万左右了,但平均工资只有几十块钱,到90年代,效益不行了,让人家下岗,生活很困难。不过上海还算好,本身地理位置好,底子厚,邓小平南巡以后又玩命给政策,靠卖地皮之类发起来了,比东北强多了。

家园 国企改革是个很好话题

过两天我专写一文讨论一下。

家园 强烈赞同!
家园 上天若怜小民苦,莫叫时时生伟人
家园 花等好文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