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长篇原创】林彪事件始末 -- 温相

共:💬133 🌺3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在于自身的修为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研究历史的目的就在于此。治国、平天下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机遇,但是修身、齐家还是可以做到的。

修为到了,对世间万事就可以有比较透彻的理解,否则让人家卖了还给人数钱呢。

关键在于读到的应该是历史而不是刻意制造的“事实”,否则误人误己。

考虑到当代史部分还有很多的修改痕迹与需要,我觉得目前还不是研究它们的时候。

家园 你所说的这两点:

一个是毛泽东不允许军队干部插手党政,另一个林彪试探火力,我在《国家主席的政治涵义》和《林彪炮打张春桥》以及《林彪安于第二号人物的地位》中已经做了必要的交待,这里我就不重复了。不过还要感谢你的捧场和你的提纲挈领的总结,因为通过你的总结,使得大家更加朝着这件事的本来面目走进了一步。

谢谢。希望以后还能看到你如此深刻的评论。

家园 索中堂的文笔也是有名的:

你说的很对。

家园 我对周恩来的看法可能没有副将那么坚决:

原来摇摆过一段时间,主要是受了尼克松的回忆录的影响,那时候高中生不懂什么,也是喜欢言必称希腊的,呵呵。现在,你我观点之于周恩来的几乎相近。周不是完人,可是没有人比他更完整。这就像我以前开玩笑说的南拳我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一样。

家园 水镜啊:

我回头再回复你吧,要专门写一个东西呢。

家园 据说571有三个版本:

还有一个更加猛烈的,这是党史研究室郑谦说的。

家园 老道和我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我也是这么认为,不过副统帅不这么认为,他不这么认为是因为他自认最了解毛泽东。

家园 不能完全赞同你的说法

毛决不允许党务系统的人插足军队,亦不容忍军队系统的人干政。

其实温相的文章说得很明白,并不是毛不允许这两个系统相互渗透,他所不允许见到的是有人能威胁到他的君主地位。党,政,军几个系统相互渗透的多了去了,邓小平二野出身,军队里势力不弱,几起几落,也做过国务院副总理,毛也说过邓可以做政治局常委。就拿林彪本人来说,和老毛交恶之前在党务,政务中涉及的虽然不多,可大多是决定性的参与。更不用说叶剑英等人了。

2----林彪坚持要做国家主席,原因按主次有三:一是要试探毛是否真心要他做接班人,还是以他为过渡,最终交权给江青/小张之流。林显然不愿为他人做嫁衣,故而集中火力打张,以试探毛之用心;二是要从权力的结构和制度上巩固自己的接班人地位。68年以来,毛开始着手重建被打烂的国家机器。作为接班人,林如果不在新建的国家机构中体现自己的2号位置,接班人地位缺乏法统合法性。三是要以国家(副)主席地位合法参与政策制定过程,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军队系统。可惜试探毛过火(全力打张,忘记了张是毛的忠狗);要合法地位过急,完全忘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必要的韬晦;急于问政更是犯了毛的大忌。呜呼林彪!

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温相的文章已经说明了这几条。

4-----毛林之争,总的说来,非人之变。制度始然!政治学中有“囚徒悖论“,应是对毛林之争的最好解释。

囚徒悖论是个不错的解释,政治斗争大多都是囚徒悖论的结果。但把毛林之争归于制度,则是难以令人接受的。毛晚年大杀功臣良将,正如当年的朱元璋一样是不可理喻的事情,稍微理智一点的君主,都会选择宋太祖或汉光武的作法。悲剧是人为的,却不是制度决定的。

家园 十分同意你的意见:

对于林彪无所谓翻案。也不可能翻案,而且,也翻不了案,有的只能是逐步淡化这件事。用我们经常说的就是:不争论。

家园 研究历史还是很有意义的:

不过,高司令的这个题目太大,一下子说不清,等我缓过来的再和司令谈谈心好了,呵呵。

家园 最后这句话说的有意思:

比如我们都知道中国老百姓都喜欢青天,为啥?那就是在制度无法改变的前提之下只能希望出一个具有深度良知和能力的官了,这是现代民主人士讥讽的论点,然而却是无奈的选择。因为制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们现在之所以反思这段历史是痛感到制度建设的必要是在于假如当时有制度存在或者制度完善,那就可以约束毛泽东不让他那么激烈的“变法”。可是,这个假如却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老百姓的观点假如毛泽东晚年不那么糊涂的话,文革也可能避免的论证和民主人士的制度论证是同等平行的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后者的不可能因为并非绝对不可能,所以,存在就有一定的涵义,而前者的不可能却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完全没有出现过的。

家园 温相,在研究文革的文章中:

有两种倾向,一是把过分夸大了文革中林,江集团的作用;两是为林开脱,为他翻案,把什么问题都泼到毛泽东身上。我觉得这两个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和极端的。温相的文章在这方面把握的极好,该是毛的问题就是毛的问题,是林彪一伙的罪行也别给他翻案。我以为是比较客观公正的。

家园 水镜如此夸我:

我研究文革史的信心和动力乃至干劲都更足了,呵呵。

家园 那就等温相慢慢道来了。对于历史,我同意老兵的一个观点

看大模样。我喜欢站得很高来看历史,我觉得这样才容易看清脉络走向。

年轻的时候看过范文澜老先生的几本书,以及李泽厚先生的一些文章,可能那时候基本奠定了我的历史观。

当然了,理论上讲研究一门学问的态度是要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细节,大局是相互辅佐而不是相互对立的。但我想真正做到这样的,并不容易。

家园 俺倒不在乎翻不翻案

只想知道真相。不知道林彪事件中是不是还有很多东西没揭出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