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聊聊行政管理费和吃皇粮 -1 -- 老广

共:💬337 🌺1072 🌵2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家园 公务员考试难度还不能和司考和注会比吧

公务员大概是最后的铁饭碗了,事实上在全球都是一样的受追捧,并不独独中国这样。

家园 早看开了,那气是生不完的

全世界都一样,公众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来选择媒体信息,反过来再强化自己的主观认识。

当民众质疑社会治安的时候,生割肾脏的谣言也有人信;

当民众质疑社会公平的时候,志愿军讨饭也有人传。

比起来,质疑行政开支还不算太离谱的。

网络也是媒体,其实事实是怎么样的已经不重要了,如果公众要把ZF定成反派,你说破大天也没用,除非学朝鲜,把信息彻底过滤定制了,那就是传说中的洗脑了。

看看去年西媒和那帮傻老外的表演,其他全世界人民都差不多,对待公共信息的习惯上谁也不比谁聪明多少。归根到底,不是公众无知,实在是真理部太愚蠢,舆论阵地败得一塌糊涂。

所以懒得生闲气了,反正闹大了,总会砸到某些人的饭碗。

家园 xyz熊 说得不无道理

不过我等愚民,不明真相的围观多了,实在不堪真相党们胡说八道污染视听,写几个字出来泄泄火气罢了。虽说我等愚民为口奔驰,比不得那些似乎专职挖掘真相的生物清闲,但总归求个心安理得,无愧于心,图个清楚明白而已。

家园 呵呵,jy已经发明了一个新的指标

呵呵,jy已经发明了一个新的指标,叫做百万元GDP供养公务员人数,证明tg万恶。

这个指标的大概意思就是穷人不需要公众服务。

另外,这个数字有点问题,不知道这个public servant怎么定义的,米国的government employee和这个数字很接近,怀疑是这个书的作者混用了这两个概念。外链出处

家园 再请教老广,关于你文中政府收入的定义

政府收入=财政收入+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制度外收入。

你说的说的财政收入,只包括政府收入第一部分,后面的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等等都没有谈。后面的部分数额非常巨大,而且管理混乱。比如其中的制度外收入究竟有多少,没有人知道。32.3%也只是这些收入中可以统计的部分。这些收入开支非常混乱,根本做不到“收支两条线”。中央三令五申严禁小金库和坐收坐支,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屡禁不止。公务员的补贴,各种挥霍浪费,绝大多数来自于此。

此外,这仅仅是收入。还有债务,虽然不是收入,但是也被支出了。这些有多少呢?中央也不知道。比如青岛的200亿,沈阳的500亿债务,只有青岛、沈阳市财政局才知道,对外根本不讲。这部分支出,迟早也要通过收入偿还。但是目前看不到。

所以,可不可以这么说,你文章里的数据,收和支都仅仅是真正收支的一部分。如果把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统计出来的话,整个收支结构必然会完全不同。

目前我国财政统计中的“财政收入”,属于预算内收入,它的特征是统一纳入国家预算,按国家预算立法程序实行规范管理,由各级政府统筹使用。应当指出,各国的财政收入,从国家预算的同一性和完整性的原则要求来看,理应是政府收入,而我国的财政收入按其统计口径来看并非全部政府收入,实际上是与预算相对应的预算内收入,其中包括税收和收费。具体收入项目包括:(1)各种税收: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农业牧业税(2000年农业税还存在)和耕地占用税。(2)专项收入:征收排污费、征收城市水资源费、教育附加收入等。(3)其他收入:基建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4)国有企业亏损补贴:这项为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

我国财政收入及预算内收入之外还存在预算外收入,主要有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和预算外资金收入。预算外收入是指各级政府依据有法律效力的法规采取收费形式而形成的专项资金或专项基金,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在使用上有收费各部门安排使用,在统计上未纳入“财政收入”统计,不同的是预算外资金专项统计,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已乃入预算管理,其数额在预算报告中专门列明。

中央性基金收入包括:电力建设基金、三峡工程建设基金、车辆购置附加费、铁路建设基金、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邮电附加费、港口建设费、市话初装费基金、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水利建设基金、外贸发展基金、育林基金、文化事业费等。目前预算外资金收入项目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收入、乡镇自筹统收收入、国有企业和主观部门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此外,在分析财政收入是还经常使用“制度外收入”一词,制度外收入是同预算外收入对应而言的,如果将预算外收入视为制度内收入,那么制度外收入就是预算外收入之外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制度外收入目前没有政府公布的统计数字,政府正菜加强对制度外收入的清理整顿。

归纳起来,各种收入的形式关系是:政府收入=财政收入+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制度外收入。

——陈共,《财政学》,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00,p183

家园 公务员主要是稳定,收入高那是一定级别以后了

现在其他性质单位都不够稳定,这才是公务员热的主要原因,低级公务员收入高不到哪里去

家园 司考去年通过率23%还多,公务员才1%多...

谁难谁易,一眼可见

家园 还有就是隐形福利比较好

许多小屁公务员也开车不花油钱,住房不花物业取暖钱,经常发点购物卡什么等等。这么乱七八糟一合起来,日常开销也省掉不少。

不少公务员,军人之类挣得工资基本都是纯工资了,白领挣点钱还要日常开销出去不少。

家园 你指的通过率是笔试通过率?

你指的通过率是笔试通过率?还是职位数与报名人数比率?1%是国家公务员还是地方公务员还是两者平均比率?

公务员考试毕竟不像司考或注会是国家统一考试,有时候很难拿来比较吧。08司考创历史记录的高通过率也不是最好的参照物。02、03年司考通过率都远低于10%,这几年培训上去了才高起来,但A证的通过率还是比较低。注会也是差不多的情况,而08注会单科平均合格率14%,全科合格率仍然低得可怜。

家园 这个我试着回答一下

1、你的那个划分是以前的做法,按09年的收支分类科目:收入类分为: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土地出让都在这块)、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支出按功能分类: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文化体育传媒、社会保障事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服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采掘电力信息事务、粮油物资储备及金融监管事务、国债事务、其他支出(预备费等)、转移性支出。

2、收入基本上都统起来了,收费基本上都纳入了非税收入管理,进财政专户,行政事业性收入一般都要从预算笼子转一圈再下拨给执收单位,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其服务性收费一般都通过专户返还(各地按管理方式不同,返还比率不一)。通过非税收入管理,应该说小金库之类的比以前要少很多。

3、债务方面,地方来说一般都会表现为隐形债务,主要有几类:一是因历史原因的企业改制、普九工程等形成了负债,涉及到各方面配套资金不到位的问题,一般都是以挂账的形式在财政表现;二是地方各种投资公司(负担城市建设开发)、工业园区的负债,都在这些直属单位体现,但财政需要兜底,三是其他行政事业单位负债,迟早也是需要财政兜底的;

在负债管理方面的问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债务管理机构,债务缺乏评估和控制机制(政府投资重点工程缺乏可行性论证,没有严格统一的政府工程审批制,偿债准备金制度尚未展开等),存在寅吃卯粮、多头举债、拆东墙补西墙、“穷庙富和尚”一些现象。

4、老广的数字是统计年鉴上来的,我也不知道其统计口径是什么?如果是政府预算执行结果上的数字,这个行政管理费就不会很完备(个人认为没有预算从上至下的细化,这个数字谁也算不清)。

家园 我说的是录取率.换句话说..是笔试+面试的合格率

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数据.

我觉得比较合格率是最有效的评价考试难易的办法.

事实上GMAT,LSAT这样成功的考试都是通过控制合格率,而非分数的方式来调控难度的.

具体说,不设通过线,而是通过划分分数段所在考生比例来提示招生,用人单位考生的相对水平. 我觉得这个会好很多.

司考则是一个好的反例,恐怕过不几年,就谁都能过了.最开始所讲的控制在1.8%(记忆数字,不确)以下通过率的目标宣布失败.

事实上我觉得凡是划线通过的考试都比免不了这问题.

家园 广兄,别忘了去这儿放行啊:

链接出处

家园 竟为揭露了官员泛滥官用无度这样明摆的事"气愤"

是真傻还是装傻?

记得以前有个不知真傻装傻的家伙还说"官员养活了老百姓"

家园 我刚看到,接纳你这个回复

我是气愤,也无奈,我现在坚持

我对贪污腐败有自己的判断,这个楼主前面讲过道理,我不赘述了。

你这个帖子我没什么特别好回复的,天涯适合你。。

以后别理我了,再看我实在烦就屏蔽我

家园 事情最糟糕的不是这个

汉弗来曰:最糟糕的是大家知道了.

现在的问题是ZF里大家利益均沾,搞得基层官员也在捞,吃相难看,而老百姓又都看在眼里.理想的政府形态应该象银行保险公司,所有的利益由5%的顶层拿走,而草民们能接触到的柜面销售全都市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他们薪酬微薄,任劳任怨.而顶层的利益交换底层老白姓根本不晓得,晓得了也看不懂.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