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话题】09-06-01 出租车司机问题 -- 老马丁

共:💬67 🌺4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教授,俺有问题请教.

如果在国内,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几乎确定是要继续做下去的,那么您说的下面的内容是否只是针对美国有效呢?如果不是,那是针对什么类型的经济体有效呢?与中国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

..........................................

第一题实际上说的是劳动力的供给问题。结论是,在美国,某些自雇型,费用支出固定,但收入不确定的行业(还有销售),考虑到劳动的负效应(疲劳等),劳动力的供给是以天为单位的

家园 中国不够富

完不成任务要饿肚子,所以超额劳动的成本低,大家愿意猛干。在美国哪怕完不成指标,少赚点钱,还是可以有吃有喝的。

家园 教授,我就是因为看了村长的回复才觉得

不光是跟贫富有关系啊,是不是跟价值取向也有关系呢?

家园 确实是小问题大道理啊。

原本实在觉得大家说的够全面的了。

不过关于第一个劳动力的供给问题,这个还是应该考虑文化背景的不同吧?

中国即使足够富裕,可以保障所有人都不会饿肚子,我觉得也还是会继续干的出租车司机多。

中国人太勤劳了,出人头地的思想太根深蒂固了。

即使告诉这些司机他们一辈子就是个司机,但基本不会饿肚子,相信也还是会有很大一本分会继续干,因为他们还有下一代,他们不会想自己的下一代继续当司机,这个问题大概也只有中华文化圈里的人会担心。

家园 我来试试看

第一个问题.做到300我想收工了.纽约可不是个太平的地方.万一晚上遇到打劫的.这3○○也没了.万一遇到交通事故,不是又要坏分了.所以我认为那里的司机不会继续干下去.

第二个问题.我觉的要看这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的.在犯罪率高的地方.司机肯定不肯等老王或者下车的,也不会把车钥匙交给老王的.司机想:这丫的同伙不定在拿猫着呢.肯定是收了了老王的单程车钱一走了之的.即使在上海.我想多数司机也不肯等的.

我对这2个问题的看法都是基于出租车司机是个比较危险的职业的说.还望各位包涵.哈哈

家园 价值文化也有关,

不过如果真的切身处于那个位子,做法和想法又不一样吧。

家园 呵呵,第二题试用博弈论玩玩

不过用博弈论的时候假设双方都是冷酷的理智人,而且两人间没有什么默契可言。分析结果稍有不同。(我博弈论不是很熟,如果分析错了莫怪)

老王两个选择:回来(H),不回来(N)

司机两个选择:等(W),不等(N)

设计收益惩罚机制,希望纳什均衡点落在(H,W)上。

W N

王 H A1B1 A2B2

N A3B3 A4B4

只要B1>B2 & B3>B4

而且A1>A3 & A2>A4即可。

用大白话说:老王回来的时候司机等比较有利而且老王不回来的时候司机等也比较有利;

司机等的时候老王回来比较有利而且司机不等的时候老王回来也比较有利。

再来看方案,如果两者交换只对各自有价值的东西,却并不能够达成上述效果,因为老王不回来的时候司机等相对不等不利(浪费时间),司机不等的时候老王回来相对不回来也不利。这个时候系统里没有纳什均衡点(应改为“有两个纳什均衡点HW和NN”),只能寄希望于双方的默契,即老王相信司机会选择等,反之亦然。交换东西其实只是在强化这种默契。

问题:有没有方案是能够使HW成为均衡点的呢?(应改为使HW成为唯一均衡点

谢谢leqian的回帖指出错误。

家园 同意

老王/司机

-------------------

| 等待 | 不等

----|-------|------

回来| A1,B1 | A2,B2

----|-------|------

不回| A3,B3 | A4,B4

-------------------

不采取任何措施的话, (W,H)和(N,N)都是均衡点.

而想要(N,N)不是均衡点, 互相交换东西起不了这样的作用. 因为这样的话A2/A3/A4以同样幅度减少, B2/B3/B4也是如此. 除非, 当A2/A3/A4和B2/B3/B4减少到双方无法承受的地步, (N,N)变为完全不切实际的选择. 在此之前, 这个方法仍然只不过是加强双方的默契而已.

不过, 凭什么素不相识的两个人, 要以给自己强加风险的代价达成合作? 司机不做这笔生意, 老王重新叫一辆车, 损失都有限. 若双方互相交换身份证/护照, 结果被对方拿去做不法勾当, 这才麻烦大了. 所以我还是坚持我的想法, 事先给点钱, 方便易行, 损失不大. 考虑夜深人静, 荒郊野外, 司机似乎更有negotiation power, 所以得老王掏. 表表姿态, 少点也成, 例如四分之一的车钱. 晚上揽客不易, 有人坐比开价还重要. 司机如果觉得老王这人说话靠谱, 又盘算剩下的车钱仍然是一笔好生意, 这事就成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个payoff

没有加入我说的私人价值的东西的交换。

最简单的做法,双方互换手机和身份证和住址,并付清单程车费,你是司机你等不等?你要是一个规矩的乘客你回不回来?

同意
家园 你说的对

是有两个均衡点,原文已改,多谢!

家园 老王的手机不是丢了吗?

忘了吧?考虑换个别的,钥匙。

家园 加入后感觉是一样的阿

加入这个私人价值是100,如果老王不回司机等的代价是2,司机跑了老王回的代价也是2,那么就是

0,0 -102,-100

-100,-102, -100,-100

两个点0,0和-100,-100都是pure Nash equilibria。

不过好像用mixed Nash equilibria能算出两个均衡点的概率,不太懂,那个懂给讲讲?

家园 请教

请看此处

我觉得最关键一点, 互换物品使得合约反而更复杂--手机号/身份证/住址都可以做手脚, 都可以被不法分子利用. 这样带来的风险远双方直接违约带来的损失(或遵守合约能带来的收益).

给钱虽然也不能消除另一个均衡点, 它只能保证老王单方面遵守合约(因为这是他的最优), 但这样就足够了.

实际生活中恐怕这也是正解吧?

家园 工科的人继续较劲中...

我拿这个问题在坐出租的时候做了一个实际调查,发现即使是中国的司机分歧也挺大,跟我的实际想象有差距,很多人的答案是看当时的身体情况和情绪,北京的一个师傅还补充了一个情况,08奥运的时候因为限行,活好拉,通常半天就能挣出平时一天的钱,很多人选择了拉半天就休息.有一个认识起到重要的作用,即靠延长时间来发财是不可能的,这是以健康为代价的.

所以教授说的中国不够富还是有道理的.

请教
家园 如果考虑到这些

手机号/身份证/住址都可以做手脚, 都可以被不法分子利用.

问题讨论是互信问题,如果想法非要扩展到犯罪以及不良使用不可,问题的性质就变了。

那就顺着这个思路想,

假设双方都同意拿着对方的身份证互质,那么可能的不良后果是什么?

第一,可能有一方(或者双方)早就预计到这种情况,特意随时随地带着个假的身份证准备蒙人。这种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第二,如果双方都是交换真的身份证,那么不法的利用对方的身份证到底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利益?有多大的后果?而且对方有自己的身份证,自己利用对方身份证做坏事会有多大的可能性不被抓?

你的payoff,不考虑车费,只考虑抵押,任何导致双方见不了面的情况都给双方带来损失,只有(等,回)才是最优。而一旦双方见面,车费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另,我在国内时在公园用身份证给个体户抵押租过自行车。双方各自互质,我的抵押是身份证,个体户的抵押是自己在公园的以后的生意。都是对自己有价值对他人没用处的东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