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红六军团一不留神创造了高原山地徒步机动的非常纪录 -- 双石

共:💬71 🌺22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感谢双石兄的好文!送花得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感谢双石兄的好文!送花得宝啦~~~

家园 最近看见一篇文章介绍在62年打印度,部队在西藏穿插的速度

在高原山区的小路,基本是1小时才能走1KM。

家园 在62年打印度时部队在西藏穿插的速度

最近看见一篇文章介绍在62年打印度,部队在西藏穿插的速度,在高原山区的小路,基本是1小时才能走1KM。

家园 要看具体情况

非机械化时代,平原地带一天行军只能走几公里也是出现过的,我现在查的战争资料里面就有。

我讲的只是体力上是可能的。具体在当地能否实现,要看具体的道路情况,装备情况,补给情况等等各种原因。

不能单纯地用某个例子去套用其他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吧。

家园 这是因为有密林,而且两处的山也不一样。

藏南的山要陡得多。

  相反的打印度的地方已经不是高原了,是高原的南坡。

家园 呵呵?什么叫做“基本上”?

这跟那个“非常纪录”一样,也是个“非常纪录”嘛?怎么就成了“基本”上了——极端的还有每小时仅前进了200米滴哩?这咋能拿来说事儿哩?先生这样跟人讨论问题,在逻辑链上是十分不利的哟!因为先生要推翻上文的“非常纪录”,那是需要穷举滴嘛!而人家只需要有一个反例,先生的逻辑架构,就是坍塌哟!

而这种“反例”,在当年那场战事上,可是很普遍了,否则,1小时前进一公里,这仗咋打哩?咋玩儿“远距离大纵深”哩,又是咋打胜滴哩?

这场战事的最高海拔是西线——那可比康藏高原的高度高多了,平均就是5000多米,空气含氧量更低,作战条件更困难(好处时车辆机动的距离长),人家那儿也没有“基本上”嘛!

家园 人家那儿也没有“基本上”嘛!

语气词,无实际意义

家园 俺和你差不多,15岁一个人背着背包13小时走了60KM。

大腿和屁股痛的不能沾床,只好用后背跃上床睡觉,第二天就恢复正常了。

家园 看TG的历史,很多时候觉得是神迹。
家园 百年之后会被人写成史诗
家园 就如同摩西分红海,约书亚喊塌耶利哥城一样

本来都是真实的战例,因为太不可思议,被代代流传,变成了神化般的传说。

家园 约书亚不是喊,是绕着城吹喇叭……

我一直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坑道作业

家园 这应该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声波武器
家园 我认为约书亚是从南非过去的

城上那些人是被他烦死的。

请参见今年的联合会杯。

家园 连战棋爱好者都视中国战场为雷区

因为只要实际战力与纸面有五成符合,共军就不该赢。所以他们只能用种种令人郁闷到死的规则去拟合史实。比如有一款《四渡赤水》,设计是共军有一个小棋盘自己摆,国军在大棋盘上只有碰上共军才能发现共军……共军玩家可以随便看大棋盘上国军的位置……这还算好的,《淮海战役》甚至被认为是要么规则让人崩溃,要么人工智能部分需要用深蓝来完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