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作者授权】他们怎样成为勇士的——一段历史的辩证 -- 双石

共:💬158 🌺1091 🌵6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有分化,才有“草根”

台湾喜欢用“草根”这个词,大陆一般不,但开始学了。因为,在大陆早期而言,大家都是“草根”也都是“主人翁”,“人民群众”才是正确称谓。而台湾,“才子佳人”多了,才有“草根”。不管电视、小说里写的有多么慈悲,才子终究是才子,草根毕竟是草根。

现时代,主人翁好久不提鸟!

家园 据说保留的还有 励我士气 的军中茶室
家园 直接转给观望着让他继续吹
家园 不来八三一,白到金门走一遭

那是金门阿兵哥的甜蜜青春回忆呢……不管怎么说,总算是避免了阿兵哥们去糟害地方良家妇女,保持了金门军民关系的和谐Orz……

ps: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不知共军是怎么解决这问题的?宅男们基本是靠AV了,呵呵……

ps2:据说“打炮”这个词儿就是来自金门阿兵哥的发明创造……看来我看《团长》的时候看到克虏伯老是追着死啦死啦叫“团长,打一炮哦,就打一炮哦”的时候不由自主淫笑是想多了……

家园 这些人的pussy价值无非就是打不还手的奴才哲学罢了

只不过,打不还手只是用来要求被压迫者的,对于另一方面有另外的一套pussy价值

家园 这段文字以前也看过。

列宁说得没错,忘记过去就是背叛。更多的人看到,就可以让更多人明白历史的残酷。

家园 贴一段共军带兵法

摘自朱苏进的小说《炮群》

春天里的兵,要紧之处是管住他们的情欲,防止猪八戒思想泛滥。三营那里,营房和老百姓住房门对门,夜里拍大腿都听得见,战士也跟着拍自己的大腿,像一池青蛙,不要命吗?这一带风俗也不大好,镇上和村里有几个文明卖淫的,即是以谈情说爱的方式卖淫。女中学生也开放到家,身上的衣服比外地普遍小一号,腋毛都敢露外头展览。短裤上束一条宽腰带,腰带扣上镶着说不清什么东西,勾人往那里看。她们特别能刺激当兵的,不是勾引而是刺激着玩,带点雏儿练腿脚的意思。所以,我特别主张春天强化训练,把一天时间全部占满,狠狠地唬!有多少邪念统统唬倒它,把欲火转化成练兵劲头,健康地排泄掉。接着是夏天了,白天小咬晚上蚊子。老兄,这地方的小咬品种丰富,纱窗纱门全挡不住它们。咬你不知道,飞走了吓一跳。像我这只手背,顶多只能搁下它咬的三个庖,再多就得疮上叠庖。你的前任一一吴团长,在野地里撒尿,鸡巴挨咬了。他不明白,怎么訇訇乱动的东西它也敢咬?肿得才叫惨重,当天就住院了,被人当笑话说,领导威望也受损。还有蚊子,昼夜都有,白天钻透军装晚上钻透蚊帐,据说水牛也怕它。吧卿一巴掌,跟打个水庖似的,溅满手血,它还不死,粘在你手心上还想飞,还会叫呢!另外还有太阳,局部地区的气温从来没人预报,反正弹药库里的温度一般是摄氏五十度,阳光下的炮身六十多度,炮轱辘都要晒化掉。战士们都跟蛇那样蜕皮,半死半活,叫不动。你就发狠吧,就只管粗暴吧,不然无法带兵。到了秋天,稍好一点,能吃能喝了,膘肥体壮了,妈的干部又开始探家了……

家园 英雄所见略同啊

看他的回忆录,当年鲍威尔在德国带兵也是这么对付那帮刺儿头的。

家园 当年共产党的宣传之所以厉害

是因为找到了与最大多数的劳苦大众的共鸣

说出了最大多数的劳苦大众想说 而没有说出来的话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 就是来自于人民 提高于人民

自然 感染力强 说服力强

至于现在的宣传 嘿嘿 我都不惜说他们了

家园 高戈里还原了一段历史

去年还是前年看到他的博客,一气读完了所有的文章后,觉得豁然开朗。

很长时间对解放战争中的摧枯拉朽般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战局变化感到困惑,用数量的转变、简单的政治思想工作根本解释不了这种现象。高先生的文章,从另一个角度解开了这个谜。正是由于这种因素,才会有抗美援朝战争中,解放战士和老八路一起,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用血肉筑成了一道长城。没有超常的精神支柱,是无法支撑下去的;更不用说主动出击了。而这种精神力量的来源,绝不是靠政治思想灌输能解决的。

送花一朵,略表敬意。不过,对后文中花园口的说法,不敢苟同,就算是“主观的、学究的或脱离实际的”,俺依然要保留自己的看法。辩论就免了吧,这种事永远也争论不清楚。

家园 这当官的就不怕当兵的打黑枪?

这几个史实在旧军队中普遍么?

事先申明我不是国粉也不是捣乱的。

家园 当然很普遍,否则无法解释“控诉运动”为什么会激励……

如此众多的国军士兵。

至于“打黑枪”,当然也有。但据时任国军182师副师长的李佐将军言(离休前为成都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副兵团级),当时国军士兵的主要构成其实与共军一样,大多数都是在封建宗法观念统治下的农村中非常朴实本份的农民群众,“认命”,也“认主子”,还是“主流”。另外,国军军官团统辖队伍也不仅仅只是“打人”一面,还有“恩威并重”加“护犊子”的一面:我的兵我可以打,别人打就是对自己权威的挑战,那也是要自己罩住的……

关于这些问题,高戈里先生的著作中其实已有比较详尽的解答,据悉该书可能要再版,可能会补齐原解放军出版社出版时删掉的那数十万字的内容。

说实话,兄弟原以为国军嫡系在吃空额和打人方面可能会好些,但写作《开》书时接触过一些原国军嫡系的士兵,其实情况差不多。比如兄弟曾写过的一位要更正战史错讹的叫陈金福的老兵,就是原胡宗南部的士兵,在读初中时被抓了兵,因为有些文化,给长官当勤务兵,挨打要稍微少些,但其他状况……

成都战役一被俘虏,没几天就被共军“赤化”了,“赤化”起因其实也很简单:在炊事班忙活时来了一位中年共军,一起忙活,忙活完了晚上开会,才知道这位中年共军就是本师师长李德生,靠,他在国军给一位营长当勤务兵,那位的架子和威风也比这位师长强了太多出头啊……

呵呵……

家园 坑王早慢熊在《克里姆林宫的狼人》中如下描写:

苏联顾问报告的并非是这一类事情:他们在火车站看到一个年轻的连长为他的因为长途行军而疲劳不堪的部下购买了几只西瓜,然后看到这一切的团长跑过来,当着全体士兵的面大骂这名连长,打他的耳光,并踢他,而原因仅仅在这个年轻人竟然打算善待自己的士兵。同样,也有讲着熟练英语的高级军官,因为勤务兵没能为他找到纸牌而对其大打出手,而比这种行为更令人感到绝望的是这名受过良好教育的军官对他行为的解释是“这些哑巴畜牲就吃打。”苏联顾问对中国军队的评价是封建专制与法西斯主义的混合物,格外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其中前者占主要地位、也就是那些更落后、军阀习气较深的部队里,军官与士兵之间有时候倒还有一种近似于土匪头目与喽罗之间情谊的关系,而重庆政权的主力部队,更多经过国民党思想灌输的中央军中,军官对于士兵,则完全是一种农奴主对于农奴的态度。

  那么究竟是什么维系着这支军队?因为——很可能仅仅是因为——日军这一边的情况更为糟糕。

引注:本文对国民党军队的描述,并非出自30年代苏军顾问的观察……而是出自40年代美国记者的观察。

家园 得为高戈里先生上花。

再问下:

社科院这次是什么会议吗?

家园 不是,专门请他去开了一次讲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