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和双石中校——也发一份有点意思的档案(上) -- 老拙

共:💬74 🌺394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就是啊,连常凯申也没有汪精卫聪明

虽然常常当凯子,也申诉无门,可至少没当汉奸嘛。

家园 汪算什么聪明

一年后日本人自己在本土开始闹经济危机,引用德国驻日本大使奥托1939年12月31日给柏林的电报,

政府意识上的乐观导致的初期对政府方面的期望,随着美国态度变化已经转变为失望。......民心受到通商政策,以及由在中国战争引起的粮食以及其他物资供应状况恶化,尤其是物价上涨和政府配给制度失败的影响。一般预计,内阁将在1月中旬议会召开前总辞职。

这一段的整体状况,见

电子赵括:【原创】太平洋战争前日本经济状况简介 五

每次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都会想,汪精卫再挺一年也不会犯傻去投靠这样的国家了。

家园 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苏联援华是苏联一贯来的国策,

从大革命以来都这样.而中国的抗战决心很大程度上是斯大林给的.

没有斯大林,蒋介石不可能在西安事变后有善终.而苏联对中国军事援助(指抗日

援助)是七七之前开始的。

不过我和你理解的不同,美援的第一个条件是交出政府和军队,有他们处理和日

本的问题,这是第一次的和中国政府谈判。

而苏联对中国的抗战,在台湾的国民党人都不敢说什么不是。反正,没有苏联的

背后支持,蒋介石在南京之后就彻底没信心了。因为南京之后可用之兵不多。物

资也极端困难了。

抗战几个阶段,一是三九年衡山会议前,这段时间是全民抵抗的时期。关键的时

期是欧战爆发后,这段时间蒋介石是彻底失望的时期。但毛泽东的来信使的他有

一点勇气打下去,于是三九年的冬季攻势是这样的环境下开打的。这是真实意义

上的民族绝地反击。

四零年,西方对中国的无理要求和颠缅路的彻底封锁时期到百团大战后的撤退,

这段时间蒋还是有骨气打下去的。

中条山之战是最关键的一役。百团之战过后,中国还是拒绝美国的建议的,因为

至少有民心和勇气在。后来的中条山之战,这才使中国接受美国人的要求。

国民党之所以离心也是这个时候开始的。

我们想一想,为什么明知道搭上英美战车就一定能胜利。但这个时候很多军队开

始投敌。实际上,这些军队对蒋介石失望。因为当时的处境是有条件地对日本妥

协还是无条件接受英美的管治间,没有愿意接受后者。

中共和延安对重庆的失望也是这个时候。实际上,共产党军队里绝大多数是民族

主义者。对英美和蒋介石的那些东西极端不满。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中共抛弃和

重庆的联合。

这段时间,从四零年百团之后到胜利前,这段时期是中国最黑暗的时代。

实际上的这个时候中国已经只剩下人民心中不灭的火。

而四五年初,美国人希望在中国本土决战,于是开始装备中国的军队。这时候,

蒋介石比什么时候都消极。因为他也不知道日本投降后美国对中国干什么。在最

后的雪蜂山之战,中国军队已经从技战术上完全胜日本了。而此时的中国,重庆

方面的暗淡比什么时候都严重。各军政官员都觉得不再是为国为民,而是为人家

服务。也就在最后的时期,贪污成了最高意志。其实,到了抗战前夕这段时间。

毛泽东也看清楚国民党的必败。

但雅尔塔会议后,苏联给了中国的支持。这是最后的支持,苏联答应对日胜利后

帮助中国驱逐美国势力。于是蒋介石就象癌病者打了鸡血一样,竟昏了头命令十

八集团军不准受降。

但本心地说一句,在四二年到抗战胜利这段时间,也只有中共在真实地抗战。虽

然国军也在打,但是极端消极了。所以中共没理由不去受降。

战后,国民党政府面临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光复区的土地和战时的财产问题。片

面地恢复战前的土地和财产的权利问题。这首先就造成光复区的那些既得土地者

的反对,这一变已经大失民心。

国民党有这个胜利政策,就已经把自己整死了。于是中共上是必然的事情。

当然,美国和中国在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对中国的影响是很深的。但绝对不是今

天的宣传美国支持蒋介石政府。而是让他来给中国民主。

台湾经济学者研究对四五年法币的总崩溃,经济崩溃的原因最重要的是货币的过

度发行。而过度发行货币的原因之一是战争开支。第二个就是所谓的美圆贷款。

实际上,美圆贷款到四七年才结算。战时到中国的极少。象所谓的贷款给中国建

立几十个机场就根本没现金而是一张支票。但中国政府为此就只有通过发行货币

去支付机场建设的费用。

而且更通过发行货币来获得更多的经济资源来支付军费。

回头看,四零年之前,中国抗战打的苦,但民生还没崩溃。而远征军开始,我们

就不行了。那是因为支付巨大的远征军,和中美联合空军的费用。这是抗战经济

失败的根之一。

也就是从,远征军开始,中国的格局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战场的抗日从政

府手里转到了中共手里。而政府因为也因为远征军为加大征敛。这就使得四四年

后方民不聊生,对敌一窥千里,敌后的中共地区人民基本能吃上点饭,战斗也多

有成效。这一个转变是多方面组成的。这个转变是后来中国格局的转变的开始。

但回头看中国的抗战,我们必须要清楚那些人做过什么。而不是什么党派政治。

因为他们也是中国人。

------------------------------------

在抗战的历史知识中,我肯定知道的没你多。你也讨厌我在这些问题上发言。但

我对您还是尊重的。您上面提到了苏联中国的援助我也多嘴说几句。至少我认为

您在抗战的认识上,正确的看到的东西比较多。关于我的认识,对也罢错也罢,

我还是先保留。

其实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同样流着一样颜色的血。在大敌当前的团结是需要的

。但现在也要用当时团结的眼光来给他们的个正确的评价,你说对不?

家园 可不是惊讶么

到了1944年还有人嚷嚷要投降,不惊讶才怪呢

别光列杀死多少日军,再列上提供多少伪军行不?

家园 知人知己

这个鬼子不枉是个对手。

家园 小赵呀,虽然人家是“老常”,但是的确是不可以“常”理

度之的。

常凯申没学过逻辑,写成这样很正常。

家园 花之~

其实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同样流着一样颜色的血。在大敌当前的团结是需要的。

说实话,老观的这些观点蛮新颖的;但是从道理上讲还是能够自圆其说的。。。不过,需要更多的证据支持。比如,美元贷款如何、为何没有到位,美援的第一个条件是交出政府和军队---证据何在?

家园 老兄评价如此平和,难得,对抗战后期国共作用部分同意,送花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家园 图呢?
家园 “不留墨迹”,常委员长真是太有才了
家园 早字头是信奉王阳明的

“吾心即是宇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家园 【文摘】和双石中校——也发一份有点意思的档案(中补)

有河友说:

历史是胜利者写的。

这话不对。

过去大陆出版的历史书籍里,关于“何梅协定”这一段,还真没有人摘录过1935年6月22日《蒋介石致何应钦电》。历史上“何梅协定”的帐,基本都记在了何应钦的头上。

然而,既然蒋介石发了这个电报,不论胜利者写还是不写,历史都存在了。

所以,历史是当事人自己写的

实际上,这份电报的名称,老拙漏了两个字,应该是——《蒋介石致南京何应钦电》(1935年6月22日)。

有没有搞错?应该是蒋委员长在南京,何应钦在北平嘛。

没错,确实是“南京何应钦”。

6月9日,梅津美治郎向何应钦提出备忘录。

6月10日,日军天津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大佐和北平日本使馆副武官高桥坦中佐与何应钦会面,要求答复。何拖延。高桥急为何代拟一函交给何手下的鲍文樾。其内容是:“6月9日酒井参谋长所提出之约定事项,以及有关履行此等事项之附带条款,吾人一概加以承认,并可望将此等事项及附带事项自动付诸实施,特此通告。”

但何应钦以文件措辞难以接受为由,拒绝接受。

酒井隆于是使出流氓无赖的手段。他把鞋子脱掉,放到谈判桌上,然后盘腿坐在椅子上,并不时地用佩刀敲打桌子,要求何应钦按照日方拟订的条约签字。何应钦没有应允,酒井隆大发脾气,骂骂咧咧地出了门,没走几步,即解开裤带,不避周围众人,当院小便起来。

据当时复兴社华北负责人曾扩情回忆,为了逼迫何应钦就范,日本浪人更不分昼夜硬闯中南海何应钦住处,甚至在卫兵的刺刀上划洋火,对着营门小便。

何应钦不堪日方纠缠,于1935年6月13日躲回南京。

这个时候,蒋委员长正在成都,督导各方大军围剿长征路上的红军。

所以,就是《蒋介石致南京何应钦电》。

蒋介石不但从思想上劝导何应钦“实无所谓,既天下后世亦能深谅”,而且教他具体办法“只要不遗点滴墨迹于对方之手”,问题就不大!

于是,何应钦又回到北平,把高桥写的那个条子改了改,改成:

敬启者,六月九日酒井参谋长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并自主的期其遂行,特此通知

此致梅津司令官阁下

7月1日,何应钦将之电告汪精卫请示。汪精卫认可了何的函件内容。何遂命人于7月9日将此函交与日方。

家园 嘿嘿嘿嘿,人常说“掩耳盗铃”,常凯申是“掩耳送铃”?

绝妙啊绝妙!

谢过拙兄!

家园 常凯申有时候也干点好事,哈哈

双石中校说他掩耳送铃,这次这个宝咱也算常凯申送的好了。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拙总别再说今年没宝啥的了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