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每个人都可以伸伸腿——从“清末之GDP”谈起 -- 黑岛人

共:💬100 🌺38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清末增税的确是清廷覆亡导火索之一

当然并非8000万 -> 3亿 的直接因素

链接出处

家园 分析得很不错

我说怎么搞的,中国人口一下子有4亿到5亿多呢,原来是民国的统计出的问题

学风问题啊,现在流传的那么多的数据排名啊什么的很多很多都是不可信的

家园 四川保路运动把这个导火索点燃了
家园 花一个,葡萄老大这个两种范式解读近代史这一段很好
家园

del

家园 实际劳动生产率还要受制于原材料的投入

技术发挥不出来也是转变不成的

家园 黑岛人的看法分两个部分

黑岛人认为二战前的GDP无法横向比较,理由分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没有基准价值单位。这个部分你的解释是甲午战争时期各国的货币比值基本都可以得到,就是说你认为基准价值单位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暂且不提。

第二个部分是,统计。

生产最基本的两大因素,人口和土地,数据全都不知道,我不认为谁能有本事算出一个即使是大概准确的GDP估计值来。

恐怕这个比较无解。你的文章里提到的那些,都是跟财政收入相关,也就是说在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上有比较准确的数据。但是到地方财政上大概又是一笔烂账,更不用说整个GDP了。

其实也简单,单把国家财政收入问题拿出来讲就行。GDP估值准不准和要讨论的问题也没多大关系。

家园 送花,送花

我老早就觉得,甭管这个数字出处有多么权威,都是扯淡的居多,根本就不可比。

家园 确实是这样

这种估算的前提就是人均GDP相似。我觉得这就很扯淡,西北农民和江南农民能一样吗。老老实实说人口比例就完了,非得加个假设,变成另一个数到处传。

家园 葡萄可以研究一下公司治理,希望听您多扯扯这方面

葡萄您的着眼点之一是社会各个阶层及组成部分如何逐渐异化为利益集团,以至于到了互相阻碍难以调和的地步。其实,可能我在这里说多余的话了,公司就是小社会。公司平衡大小股东之间的办法,是设计并改进投票机制。公司对应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所谓agency cost)的办法,是把管理人利益与公司挂钩。商学院及其MBA教育不仅要提高他们的水平和觉悟,另一大作用是保证这些人有共同的语言基础,能够对话。公司对整合员工,部门之间的向心力,是通过公司文化,合理薪酬制度,公司培训,合理架构(如部门扁平化)。更重要的,还有外部对公司的审计机制。最关键的是,各种办法似乎都没有一定之规,必须审时度势。例如更严厉的信息透明性法规,既有可能导致信息披露成本的上升,也会让投资者更相信公司而增加其市场价值。大小股东,管理人,内外监护人,公司员工,市场法规设计,这些都可能成为阻碍整体利益的小集团,您的兴趣完全可以在这些话题的探讨找到对应点。当然了,中国人更喜欢关注历史,天性使然,您写的历史也很好看。无论如何,支持一把。

家园 看了你的帖子和葡萄的回帖,倾向赞成葡萄。。。

这个世界是很大的,知识和方法呢,也是无穷丰富的。你指出的问题是有的,但葡萄从百度引来的这段话也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本书使用了大约一半的篇幅详细报告数据处理工作和计算结果以支持作者的新发现和新观点。

对于数据的挖掘和处理来说,在茫茫的数据海洋里找出一个比较接近真实情况的描述往往是困难的,非常困难的,所以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拟合方法 —— 这些方法会带来各种不同的缺陷,然而,在此同时,人们又会研究新的也许更好的拟合方法或者是统计方法来克服这些缺陷。

回到你的帖子,你提到的这中间的缺陷,但对于那本书里,进行的数据处理和计算的方法,是否已经成功的克服了这一缺陷呢?这应该算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吧 —— 葡萄既然采用这样的数据,大概他是相信这些数据分析方法的正确性的。

在测量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极其巧妙地手段测量出普通人看起来根本不可企及的测量量,因为人类的智慧是无穷尽的。若因为普通人觉得不可思议,就因此指责实验测量结果是不可能的,这是不是有些武断?同理,许许多多的数据挖掘和分析也是一样的。

家园 知不易,行亦难。
家园 从人性和组织入手,这样做的人并不少。问题是有些人的理想不

仅仅是屈服于人性。

家园 看历史常让人无奈,总是要矫枉过正才能解决问题。
家园 基因 + 理性 + 认知偏差

除了改造基因(纳粹优生学),或者制造狂热气氛利用认知偏差(例如李大师),也只有理性站在设计者一边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