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现在实体经济领域为何不会发生通胀? -- 思想的行者

共:💬82 🌺5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俄罗斯的休克--紧缩货币政策导致的严重通货膨胀

1992年俄罗斯实施“休克疗法”式的激进改革之后,俄罗斯经济遇到了连续的高通货膨胀和持续的负经济增长:

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单位:%)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年份

通货膨胀率 144 2508 840 204 131 21 11 10

经济增长率 -13 -14.5 -8.7 -12.6 -4.0 -4.9 +0.4 -0.4

与此相反的是,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克服了实质上颇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并同时实现了经济从高速增长向常规增长的转变,走向经济稳定发展的轨道:

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1) (单位:%)

年份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通货膨胀率 6.0 7.3 18.5 17.8 2.1 2.9 5.4 13.2

经济增长率 8.8 11.6 11.3 10.1 3.8 9.2 14.2 13.45

注: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主流经济学家为转轨经济国家开出了转向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的政策建议,这些政策同时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和世界银行的认可和推荐,它们的主要内容是:

(1) 迅速实行价格自由化和迅速取消政府补贴;

(2) 实现预算平衡并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

(3) 实行国际贸易自由化,解除国家对资本流入的管制,迅速降低关税;

(4) 致力于进一步的制度改革,包括私有化运动,以使经济走向自由化市场经济(张军,1997)。

这些政策就是现在被称为“大爆炸”(big bang)或“休克疗法”(shock therapy)的改革理论。

萨克斯对“休克疗法”内容的解释包括:

1.采取严格的货币紧缩政策,严格控制全社会的货币和信货规模,削减财政补贴,减少财政赤字,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强制消除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缺口,并以此遏制通货膨胀的继续发展;

2.放开价格,取消价格补贴,形成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体系;

3.实现货币自由兑换,取消对外贸易的限制,建立自由贸易体制,从国外“进口”一个真实的价格体系;

4.取消经济控制,尽快打破某些行业垄断,放弃对私有部门的各种限制;

5.尽快实行私有化,改造国有企业,建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混合经济。

俄罗斯经济遇到了连续的高通货膨胀和持续的负经济增长

家园 从你给出的数据来看,货币发行量和通货膨胀就不是正相关的

从84年到89年突飞猛进,每年平均新增货币1500多亿元,89年货币存量达到12000亿元,第四次通货膨胀可以称为奔驰的通货膨胀。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324944

从90年到93年,货币增长量每年都还控制在数千亿元之内,没有超过万亿元:90年与89年相比,新增5253亿元,91年比90年新增4100亿元,92年比91年新增6100亿元,93年比92年新增9400亿元,环比增长速度39%!93年货币存量达到34879亿元。

作者说到84年和89年的货币增长的时候用了一个词语---突飞猛进,但是实际上与90年后相比,货币增长量不到90后的1/3,如果说8-89是突飞猛进的话,那以后该怎么说

90后货币发行量增大了两倍,通货膨胀率却更低,这就说明在那几个历史阶段中货币发行量与通货膨胀率成负相关关系

弗里德曼说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来自印刷厂,每次通货膨胀都与货币增加有关,只要货币数量的增加快于产量的增长,通货膨胀就会如期而至,两者的时滞约为15—24个月。

弗里德曼在装傻在骗人,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很多,我在主贴中已经做了一些分析了

昨晚我发的那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俄罗斯搞货币紧缩导致的极高的通货膨胀率和中国搞货币宽松导致的低的通货膨胀率,就说明了弗里德曼完全是在胡说八道

只不过是因为中国学术界一帮人跟洋人跟惯了,不习惯于说洋人的不对罢了

发现弗里德曼的阴谋的中国学者名字叫做何新,你可以去搜索一下何新对决弗里德曼这篇文章

家园 呵呵,我说你烦不烦啊,猥琐没有羞耻也不能到这种地步。

别老是像牛皮糖似,你所有的回帖都完全是一个病人在展现我说的那些症状。“不会就事论事”而只会扯无关紧要的东西,没有办法理性的讨论而只会吐口水一般的文人相轻。。。再就是大句子讲一大堆,都是些不沾皮毛的空话,想展现自己自我感觉良好的样子,却遮不住猥琐的阿Q像。。。呵呵,你这没不顾形象的配合,也真是难为你了。

要知道,骂你,是因为你根本就没有理性讨论的素养,而不是你说的对不对。我前面都说过了,讨论问题欢迎,支持要谢,反对更要欢迎,理不辩不明。我们大家反对的是你这种酸腐文人臭老九的表现,摇头摆脑的自说自话,自以为什么都懂却讲不出个所以然,偶尔有点说对了的就兴奋地结结巴巴的不停绕舌头。这就是为什么古代中国那么富庶却没有发明出科学法则,因为这类迂腐文人太多了,他们的面子永远比讨论的主题重要,骂人、俏皮话、东扯西拉永远比研究问题的规律要过瘾。

如果我真的是“闭美国的门造中国的车”,任何人稍微认真点,就可以写出东西指出哪里闭门了,哪里的车又造的不对了,很简单的事情。结果你非要毫无人品上窜下跳阴阳怪气的搞成这个样子,还让大家都看到了,之后还一点自省都没有,真是亏大了啊。

家园 貌似90年代东南亚和韩国也是被IMF开的同一个药方。

紧缩货币+资本市场开放,作为提供IMF援助的条件。当年的东南亚危机,在韩国被称为“IMF”危机,就是因为事后的处理“任其自然发展”,导致了很多中小企业破产,加重了危机的破坏。

结果这次美国出事了,拿到的药方却是完全相反的,搞得韩国人一愣一愣的。

家园 是的,那就是一个阴谋
家园 80年代末的事情我有印象

如果说货币投放量增加,体现在哪呢?可能是涨工资了,记不清是不是那个时候涨的工资。但这绝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物价改革,商品价格要放开了!以前是控制供应和购买的,一旦放开控制,东西又有限,物价必然飞涨。当时的飞涨既有物价放开的因素,也有人们对涨价预期的恐惧,这个恐惧更刺激了人们购买的欲望。于是从个人到单位,大家都疯狂采购,从冰箱到手纸,基本上是有多少钱就买多少,取了存款也要买。尤其是企事业单位比个人有钱,买的更多。故乡商场、街头挂的“限制集团购买力”的横幅现在仍有印象,你说这通货能不膨胀吗?即使不增加货币投放量,物价仍然会涨,因为人们会把存款取出来买,或者把准备以后花的钱提前花了。另外话说回来,当时物价上涨那么厉害,谁还敢把钱存起来呀,存两天,一半贬值掉了。“保值储蓄”也是我从那时才听到的一个名词。

家园 谢谢您的回顾,我比较清楚了些

当时很多人就高喊价格改革一步到位,最后一步到位还是改成了渐进式改革

一步到位的建议确实是最愚蠢的建议之一,价格体制由计划体制一下子转变到市场体制,不乱都不可能

船厂焊接的时候,遇到一些比较厚的难以焊接的焊缝,都需要预热,焊完以后还要保温,让焊缝慢慢的冷却,就是为了避免温度的突然升高或者降低导致结构被拉裂掉

经济体系也是一样的,价格体制一下子转变,造成的紊乱会由商品领域传导到金融领域,金融领域又传导到商品领域造成恶性循环,甚至导致政治危机,局部的危机引发全局性的危机。

后来政治危机也确实是发生了

后来中共果断的扭转了价格改革一步到位的做法,走渐进改革道路,而东欧、俄罗斯人则完全的听从萨克斯等人的话,倒霉极了,还哑巴吃黄连---是你自己自愿那么搞的,美国人又没有逼你,你怪谁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