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为什么有西方经济学而没有西方物理学? -- 没名字

共:💬75 🌺16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哈哈,高!
家园 小虎,你知道我一贯是挺你的

不过,这回。。。

要是敢附和说,“物理学是骗人的东东”,估计俺家LD会叫停俺的饭菜,勒令俺空腹反省咯。

家园 中国人高储蓄率的问题

与传统习惯固然有关,但是估计更重要的因素,是中国的福利制度远远不完善。不存钱,将来老了没收入了怎么活?

家园 这回答太妙了

哈哈,这回答太妙了!不过你说的大多是假说,离科学还有距离,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中奇思妙想更多。

家园 今天正好在看上帝投骰子那本CAPO写的

基本上要疯了。

家园 就是有马克思物理学

那也是西方物理学一个分支啊.

资社两支也都是从西方思想里面分出来的,中共只不过是投靠了中间一个,老蒋投靠另一个但没在大陆成功.

家园 经济学就是经济学

哪还分什么西方经济学东方经济学,咱京城哪个大学教东方经济学?

家园 以前的传统,是子女赡养父母

而且在大多数时候,长辈的地位远高于后辈。只要后辈有东西,长辈是不需要担心的。

也是因为这样的社会制度,所以才会让父母可以全力付出来支持子女。

现在的社会福利制度,已经是不伦不类了:一方面,子女还希望父母的支持,另外一方面,子女又不想赡养父母。

美国的制度,有美国的好处,因为大家都早就习惯了。中国古代的制度,也有中国古代制度的好处,因为大家都习惯了。现在在中国的中西方式的结合,好处未必能够都兼容,坏处却都有。

家园 我也挺你

我只是和郭山水同学开开玩笑,没人会认为物理学是骗人的. 因为它的法则处处都规定着这个世界.但是,在中世纪,相信这些法则很可能会让一个人上火刑柱.我想那时候的主流社会也在相互告诫, 地球是圆的这件事是骗人的,人是猿猴进化来的是骗人的等等.那时候,可能所有的现在公认的科学都被认为是骗人的,因为主流社会不了解.

经济学家这个职业在中国大陆出现不到30年,大家见到了很多歪瓜斜枣的经济学家,很多人受骗上当,这本身就是一种知识. 可是中国大陆的经济学家其中真正受过经济学的系统训练,具备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不会超过1000人,其他人确实是不合格的.

前几天遇到北大副校长海闻(在我的学生时代他是一个国际经济学家),他做演讲时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很惭愧,我已经不能算是个经济学家了,好长时间没搞过研究了.我在北大是主管财务的......老实人才会这么说,换了别人已经开始做报告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经济学家(和其他的科学家)变成骗子.

家园 问题不是训练

可是中国大陆的经济学家其中真正受过经济学的系统训练,……不会超过1000人

在中国,这些能力是没法指望靠“训练”得来的。

家园 虎大,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过论文的人算不算

具备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呢?

我理解的做研究基本过程就是根据前人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提出自己的假设,然后收集数据选择合适的方法分析处理数据,验证假设。不知道经济学是否也是这样做研究,会有什么实际的困难?

家园 【原创】如此揶揄不太妥当吧

虽说有同他人死磕的成分,可是帖子里所引的近代物理学的话基本都是断章取义,比如Schrodinger猫只是对宏观量子纠缠态的一个比喻,在科普的时候用的也是没有办法不然如何让普通民众明白呢?真在物理学界里没有人会说那只可怜的猫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而且可以理论的逻辑框架里严格推导出那只猫不是处于活的状态就一定处于死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高度退相干。举个极端的例子来说,比如老虎今天出门可能被车撞到,也可能不被车撞到,这纯粹就是一个经典概率问题与量子力学中的或然是两回事,尽管量子力学的或然也包含了这样概率计算,比如特定力学量的宏观期望,但是量子力学中奇妙的却不仅仅是这个,还有相干,还有测量,等。。

量子力学一百年了,等效原理也一百年了,一百年所有的物理实验全部支持量子力学,目前给出的理论如果有误差的实验上限是10^(-18)(基于量子电动力学的实验),而广义相对论中的等效原理则是另一个物理原理,说的是所有物理规律在任何一个局域惯性系里等价,那么作为狭义相对论的基础的一个数学结构Lorentz协变是不是也遵守等效原理呢?在电动力学的框架里,最新的实验的上限精度是到了10^(-37)(对遥远宇宙空间过来的gamma射线的累积三十年的测量来提高精度的,这时每一次可以认为是在平坦的时空里测量,考虑到如此庞大的宇宙及如此漫长时间的积累。。。。这样的实验物理学家总是让人敬佩),而在引力场环境下的实验的上限精度是到了10^(-12)(2009年的最新的物理实验,在引力场环境下的实验很难做),当然你仍然可以较真他们仍然是不完备的,因为他们确实没到0破坏,但是你绝然不能说他们是骗人的,如果你说他们是骗人的,你就否定所有的实验事实,否定了所有你正在用的东西。如果说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学科只是处于原始的时期,而牛顿力学确实可能只是一个粗糙的体系,那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已经不能再说是一个粗糙的体系了。

我想问一下,经济学的“实验”是否能到10^(-20)的精度?如果有是什么实际的“实验”?这个“实验”能否推广到一般的环境里呢,是否具有普适性呢?如果任何一个经济学原理都只能在很严格的边界条件下才适用以至于只能在很特殊的环境下才是严格成立的,而并不具有推广到全局的普适性,那经济学做为一门学科是不是差不多还只是物理学的牛顿时代,或者比牛顿时代还要差一些呢?

上面只是一通感慨而已,老虎何必为了郭同学民科式的回答而如此揶揄呢?而且揶揄的也是你自己完全不懂的东西,何必呢?

觉的有必要再多写两句,接下文:

witten1:【原创】关于粒子性和波动性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中国人高储蓄率是因为

税交的少,年轻人没孩子,或者只有一个孩子。要都跟老外一样生3,4个孩子,交30%的个人所得税,哪里还有钱存

家园 诚实是需要资本积累的

前几天遇到北大副校长海闻(在我的学生时代他是一个国际经济学家),他做演讲时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很惭愧,我已经不能算是个经济学家了,好长时间没搞过研究了.我在北大是主管财务的。

只有当一个人拥有足够雄厚的资历和声望以后,才会有自信去坦坦荡荡。譬如Bill Gates,开的车是Civic,吃的食物是热狗,而不会有人会觉得他穷。反过来,小康的人急于炫耀,买名车,着名牌,深怕别人不知道他已经阔了。

家园 写的好,上花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